新浪财经

清华经管学院改革开放三十年论坛在北京召开(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5日 10:01 新浪财经

  我们预测6.2%,比政府官方公布的4.8%多一些。政府提出来4.8%,并不是说这一个数字是4.8%,但是有一个意向性和方向性和信号性的指标。我们的6.2%离4.8%相差不是很远。

  出口的增速明显的下落,去年是25%,今年预计是21%。

  进口的速度是明显上升,去年是20%,今年到了27%。

  M2预计今年和去年基本上一样。这里面我做一个注释。经济学里学过基本经济学道理,M2在很大程度上是内生变量,中央银行通过各式各样办法控制,但是是一个内生变量。中央银行控制一部分,商业银行行为对它也有所影响。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我们预计今年是21%多一些,比去年明显的下降。尤其要注意,固定资产的增速是没有考虑CPI的。这是一个毛增率。预测里面除了GDP之外,全是毛的,全是非实际的,是现价的。以现价计算21%的增速,实际上比较低。因为今年CPI上升了。所以21%是比较低的数字。这和我们预测GDP下降是一致的。

清华经管学院改革开放三十年论坛在北京召开(2)

  清华经管学院改革开放三十年论坛现场。(来源:新浪财经 资料图片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最后总结几句话:

  第一,GDP呈现逐季放缓。

  第二,一年CPI大概是6.2%。从第一季度末开始往小走,逐步的回落。

  第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下降。如果考虑到物价的因素,这一个下降速度比较大。

  第四,出口增速下降,从去年25.7%下降到今年21%。

  第五,进口增速上升,从去年20.8%上升到今年27%。

  最后,货币供给增速稳定。

  下面请袁钢明做简短的解释。

  袁钢明:

  我们是分开的。

  第一,邹伟业和雷鼎鸣用模型严格的程序做的。

  第二,凭我们自己研究和感觉做的。

  最惊讶的是上一次,我自己分析认为,价格是下落的。他们做出来的模型是上升的。我就服从模型。证明模型是对的,我的分析是错的。

  这一次我又发生了跟它的差异。我有一点怀疑我们物价还会继续上升。但是模型算出来第一季度以后就会下落。我现在正在犹豫和摇摆当中。别的和模型基本都一样,就是CPI不一样。我认为,有可能今年会上升,还有可能高于现在。在座的一定都有研究。

  李稻葵:经常来我们论坛专家都知道,这一个模型出现了很难让我们解释的结果。最近搞了HP离波之后,开始有感觉了,开始很准了。请专家对宏观形势和经济波动做点评。然后逐步切入到制度变迁。

  袁钢明:今年问题不是很大,通货膨胀在目前的水平下,会继续加重,还是会继续保持住,或者会下落,达到4.8%左右?

  张立群:

  模型后面讲的指标,我个人感觉,模型做预测,也是很好定量分析方法,但是用过去变量解释未来,有一些新的变量能不能考虑进去?

  今年不确定因素不太好把握。中国经济回旋空间比较大。这里面,对宏观调控提出新的考验。如果调控进行得比较好,对外部不确定因素应对得比较得当,像模型预期的经济增长的指标的问题不大。像我个人感觉GDP在10.5%左右,问题不大。但是增长速度比去年下降一些。从出口速度来说,是20%左右。从我的感觉,如果今年出口能够保持这一个水平,是不错的水平。美国次贷危机后续影响还在变化当中。总而言之,外贸变化有很多不好把握的方向。

  投资全年按照现价增长21%,可能调控方面有新的应对措施。有可能投资增长速度比目前预期的要高一些。这一种可能性存在。有两个因素:第一,灾后重建。很多受灾省份,和新一届政府工作有关,提出来比较大的目标,要造中心、基地等等目标。政府对新开工管理很严。但是灾后重建和上新的项目,行政主导的投资出现反弹的可能性很大。

  第二,从中央政府来看,财力明显提高。如果需要增加国债,发行的利润空间比较大。

  如果政府搞一些大的投资项目,这一种潜力很大。投资是有弹性的。包括从市场引导的投资。现在的投资增长走稳可能有一些因素在影响,比如说房地产的情况,但是从1、2月份房地产投资来看,还是比较高水平的增长。增长速度还在加快。后期的变化还要再观察。像今年房地产的走势等。现在买卖双方出现在僵持状态,未来朝哪一个方向走,很难看得懂。如果开发商得到资金支持,这一个房子不急于出手,这样的僵持状态还会长一些。总之而言在变化当中。如果考虑向价格回落方向变,到今年下半年,房地产投资会有一些收缩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项目投资有可能在今年会做得更多一些。但是总的来说,投资回旋余地很大,国家资金潜力和技术和劳动力条件都不错,现在是严格控制的结果。

  从货币政策来看,我觉得货币政策区分两个方向。窗口指导等类似于政府指导,额度管理对货币供给控制是最严格的一条线。现在货币手段增宽存款准备金率等,把存款变成贷款潜在可能性缩小,但是离第一条线有一定空间。未来根据外部情况的变化,货币政策留有一定弹性,如果贷款政策有一些松动,其他方面贷款控制会出现一定的弹性。市场也有增长速度加快的余地。

  总的来说,在内部投资和外部投资需求此消彼涨之间把握一个度,这一个度还不能很好把握。今年能不能达到稳定增长的不确定性很快。这对宏观调控方面提出新的挑战。

  现在很难给出很准确的对全年的把握。

  关于价格,我个人感觉比较乐观。按照同比指数来看,涨幅比较高,主要是翘尾因素起作用。因为部分产品供给问题导致价格上涨,这一块价格降幅明显下来。三四季度出现价格绝对下降,这是有可能的。猪肉价格涨跟猪生产周期有关系。母猪大量被宰杀之后,回复猪生产能力,要把母猪培养起来,然后小猪再长大。今年下半年,猪肉供给会明显增加。在猪没有长大之后,无论价格怎么样涨和政策怎么样支持,供应还是很少。但是今年下半年供给会增加。因为部分产品供给问题导致食品价格上涨,今年会结束。

  成本上涨的因素, 还有支持成本下调的因素。主要是和竞争联系在一起。从食品等供求关系来看,向着供大于求发展。煤炭、发电装置等等生产能力向过剩方向发展。这会导致竞争更加激烈。在激烈竞争背景下,促进成本下降很多因素会被企业千方百计挖掘出来。比如说技术进步、劳动生产力提高、加强管理、减少消耗。因为在竞争当中,价格是很重要竞争手段。没有哪一个企业愿意被淘汰出局,所以不会贸然提价。劳动力、价格、资源、环境使用成本提高,和国际出口产品的价格上涨,有这一个因素。但是支持成本下降的因素,在今年会变得更加活跃。在两类因素相抵消当中,今年工业品价格不会因为成本原因出现很明显的上涨。

  翘尾因素是难以改变的。现在已经有计算是3.4%。去年新涨价因素是3.4%,今年是1.5%。全年在4.8%左右的可能性很大。

  张曙光:我就数字来看,增长10.8%,比去年没有慢多少。现在从三大需求来分析,今年出口和进口增长结果,出口比去年要减少,对经济拉动作用比去年少。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也要少,去年是25%,今年是21%。它的作用也很少。三个部分能不能达到10.8%?我有一点怀疑。你们能不能做一些解释?

  华如兴:投资额的增长是名义的,很显然今年建材价格会涨,我不信钢材价格会下跌。铜材价格都在猛涨。因为是跟去年同期相比。建材性质上涨速度是4%至5%,实际投资是16%至17%。回顾改革开放30年,这是非常低的。如果这一种局面出现,要赶快采取扩张的政策。绝对不是现在的紧缩货币政策。我觉得,这是矛盾的。其他指标差不多。这一个指标如果这样出现,这是比较差的情况。这是矛盾的。

  李稻葵:我讲一个技术问题。我们这一个模型缺少一些东西,我们也很头疼。我们没有横向的约束,我们没有一个方程说GDP增长是几部分,我们没有这一个东西,我们完全是统计的模型。你们说的问题,是这一个模型和方法论里面的问题。我们数据之间有可能会出现自身的不配套和前后不一致。因为它不是结构模型。

  再深层次一点,我感觉到华老师说的担忧可能会出现,第三季度出现比较大的投资规模下降,经济指标下滑有各式各样的压力,因而政府会采取一些措施。两年之内,财政政策由稳健转向积极的,会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内需和扩大消费。这是模型之外的解释,这不是模型的一部分。这是个人不科学的感觉而已。

  雷鼎鸣:

  关于技术上的问题,我在这儿补充一下。出口减去进口,增长率会有下降,总数可以是上升,但是增长率下降。非常主要的原因,进口增加了不少,进口大量增加。进口为什么会增加?进口增加,通常是内部消费增加,就是内需增加了。

  投资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还是不少的,是21%,这也不能说很少。跟去年相比,有一些低。但是理论上,进口增长这么快,是内部消费有增长。从数据反应的态势,GDP增长是放慢的。出口减进口的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消费增长率增快一些,增快多少,我们没有预计。

  陈兴动:

  我不对模型本身做评价。模型给出一个参照系是很有意义的。你们的模型预测跟实际、过去有一些理合,这有它合理的地方。

  我根据我自己的研究,有几个方面的问题在这里跟大家讨论。

  第一,价格。中央政府去年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的双防,我对双防有不同意见。当12月份双防提出来,可能中央政府对2008年宏观经济走势有一个错误判断。2008年不应该是经济过热,2008年应该讨论经济如何稳定增长。但是通货膨胀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个人认为,中国已经进入到了中度通货膨胀。从政府到老百姓需要准备中度通胀的水平。中度通胀是5%至7%。4%变成了一种期望。政府订的4.8%的目标,是意向性的,是政府想给老百姓一个信心。马凯关于通货膨胀说,他认为通货膨胀是结构性的。社会上对他批评比较多。我能够理解他为什么说结构性通胀。今天这一类产品涨多一点,那一类产品涨少一点。通货膨胀从来是结构性的。今天通货膨胀在现阶段主要是农产品、食品,去年食品对通货膨胀贡献率是83%。他的意思想告诉老百姓,我们把食品价格控制住,今年通货膨胀降下来了。通货膨胀高级的时候,害怕的不是通货膨胀本身,而是对通货膨胀的心理预期。

  从我判断因素来看,很有可能到后面价格会重新跳起来。有几个因素。通货膨胀从来是两个力量在推动。一个是需求,一个是成本。光有成本,没有需求,通货膨胀也是不可实现。把二者放在一起讨论,应该是成本推动大于需求拉动。成本推动是最主要的因素。在目前的阶段,两大因素,第一个农产品、食品供给的推动。这里面有我们自己生产过程当中的问题,比如说,我们的生猪供应导致后续所有价格上来。这也是成本问题。因为农民从过去时间没有成本,现在时间有成本了。以前农民农闲的时候进城打工,现在农忙的时候也不回了。留在农村的是老头老太太,60%农民不养猪了。以前60%的猪由农村提供,现在60%的农民不养猪了。

  今年美国粮食播种面积会出来了,今年会大幅度上涨。但是不会对全球粮食价格产生任何抑制作用,因为它根本原因在于能源政策。美国能源战略推到了美国粮食价格上涨。农业部今年有报告,到目前为止,今年钾肥出现大规模供应不足,而且价格大规模上涨。从这儿来看,今年中国粮食还不如去年。我对农业比较担忧。因为有结构性的影响。

  还有一个因素,成本推动。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越来越多的看到了。有很多成本没有放出来。都是通过政府价格管制。特别是政府对能源、基础原材料价格还在控制。现在已经控制不了了,你控制一个月时间,已经出现南方几个省市柴油供应严重短缺。铁矿石价格上涨、石油价格上涨,上一个礼拜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价格有所下降,原因是,大家觉得美元会触底。第三季度第四季度之后可能会升值。我们也采取买美元的态势。输入型的通货膨胀必然会表现出来。新的劳动法,劳动成本上升,节能减排使成本在上升,土地成本也在上升,所有成本没有不上升。过去5年时间,很多企业把成本上升因素吃掉。

  1、劳动生产力提高。去年几年,纺织品生产力有14%的上升。

  2、利润压缩。现在国际市场竞争很厉害,需要升级,需要投资。企业把成本上升吸收进来的能力下降。

  去年上市公每股利润50%、60%。成本一上升,可能是抛掉30、40%。今年价格,一季度最高,二季度降下来,三季度降下来,四季度再升上来。第四季度很有可能价格会上升。

  我今年预期通货膨胀是5.9%。我觉得是保守了,很有可能还会上升。但是比你们的水平会低。这是讲的第一点。

  第二点,今年最大不确定因素和最大风险性在于外部因素。美国房贷危机和次贷危机,从一个事实本身说明这一次次贷危机非常严重。去年3月22号当天,标志性次贷危机爆发。一年时间过去了,亚洲金融危机八九个月过去了,这一个事情本身是很严重的事情。

  美联储对美国财政部采取的办法来看,他们也觉得这一个问题非常严重。开始觉得是流动性危机,后来是支付性危机,现在是支付性危机和系统性崩溃的三分之一。现在政策出来能不能起作用,大家在打问号。这是中国和中国政府不能控制的,这是外部因素。这一些因素考虑进去,我们面对压力比较大。

  直接压力是出口。你们的算法是从产出法基础算的。这一些年,历来产出法不匹配。但是逻辑上讲得差不多一致。我观察了一个指标,叫准GDP,把投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加上正出口,算成准GDP。这三个加起来相当于GDP85%。01、02年之后,跟政府官方数字有相当的差别。之前,增加的理合度非常好,几乎一致。我认为中国政府在统计上低估GDP的增长。

  根据我的指标观察,2007年GDP增长没有快过06年。去年GDP增长速度是22.6%,06年是22%。多出0.6%,是因为通货膨胀高起来了。如果给GDP的影响是5%,我们可以减去5%,实际GDP比上一年高,而不是低。官方统计数字是11.4%。按照我的指标来算,今年GDP从22.6%降到17%,通货膨胀还要比去年高。今年GDP增长压力比较大。压力来自哪儿?美国市场和欧洲市场加起来,仍然占出口市场14%左右。欧洲经济很让人担心。一两个多月之前,我做路演跟所有客人讲,今年增长速度我比较悲观,我预测是16%。今年贸易盈余增长幅度是负的。贸易盈余对GDP贡献度是什么状态?05年,贸易盈余对GDP净增长贡献度是2.6%,那时候我们GDP增长是10.4%。前年11.1%的时候,贡献度大概是2.4%。去年,降到了1.6%。如果今年变成负的,这一条就拿走了1.6%。相信11.4%,要减去1.6%。出口增长下来,必然会影响到我们投资的增长。去年投资增长25.7%左右,我们分成三大块。

  1、房地产投资,占21%、22%。房地产拐点是不是到了?大家都在判断拐点。拐点到了,经济增长会下来。有几个因素:

  A、我经常收到房地产开发商的短信。是等一等,还是现在卖?不能等了,已经给你底价30%了。

  B、房地产形成一种共识,现在暂时不要买房子。房价会下降。大家都在等待。

  C、房地产开始着急,资金链可能会断裂。假如说房地产将来会很好,但是从现在增长来看,一二月份有30%多,可能是基数的影响,后续会下降。

  2、制造业投资。占34%左右。制造业投资,过去一些年来,跟中国的增长速度理合度非常高,基本是同一个方向。如果出口下降,制造业投资会下降。

  3、基础投资。

  我跟王建讨论过几次,我们有什么样的领衔指标?新开工项目是领衔指标。一二月份新开工项目比去年一二月份增加了34%,单个预算投资比去年下降了30%。就是大家信心不足。大家都想做,但是预算投资的时候就少了。这是信心问题。

  总体判断,今年投资增长会下降。你们模型是21%,我也差不多是这一个数。能不能往上走?取决于政府的政策。

  消费是信心问题,今年消费者信心从哪儿来?今年股市财务效应从哪儿来?房地产财务效应从哪儿来?消费者说,不敢花钱。尽管我们在春节期间支出挺高,那不说明问题。后续取决于消费信心。

  中国今年需要调整内部。如果要真的保持经济增长,从宏观调控上需要有一个新的调整。不是说要调控经济宏观过热,可能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尽管温家宝总理报告上留了一个尾巴,强调双防也不能不说,后面埋有附笔。一谈到货币政策,是一头雾水。中国货币政策是非常矛盾的。我问很多人,什么是中国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有四点:

  中国有汇率政策、流动性政策,利率政策,贷款政策,但是中国没有一致性的货币政策。什么是货币政策?

  利率政策调得动吗?调利率是有空间的,但是要综合考虑,考虑国际利益走势。利率往上调,我们要考虑到宏观经济基本平衡。现在经济是这样的,敢大幅度调整利率?现在我们鼓励消费而不是鼓励存款,也调不上去。要考虑支持资本市场发展,要考虑融资,也不要把钱存在银行。所以,我们是不会调利率的,所以利率政策不能用。中国没有货币政策,只有贷款政策。在贷款政策上:

  1、我们控制住了贷款,但是不控制融资。今年紧的货币政策,只是紧了一点。我说,不是紧一点,而是把人家脖子割掉。去年,我们贷款增长速度是16.1%。如果没有一二月份的超常规的控制,去年贷款应该增长17.3%。这几年来,相当一致。跟GDP增量相当一致。GDP名义增长17%。基本上,1%贷款增长创造1%GDP增长。光贷款,名义GDP增长是13%以下。如果GDP增长比去年通货膨胀高,这马上可以算出来。

  2、只允许使用35%,这是四个季度的贷款用量。如果同意今年名义GDP增长14%,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一季度GDP增长14%。按照35%的安排,意味着第一季度贷款可用量比去年同期少掉14%。既然GDP增长要14%,1%贷款增长创造1%GDP增长。一季度资金缺口是28%。一个企业少了28%,还能够转过来?肯定是割喉了。

  一月份、一季度贷款数量大幅度突破。按照规划来讲,今年一季度贷款总量只能够使用一万两千四百亿。一二月份新增贷款一万两千一百亿。所以要做调整?怎么样做调整?王建会讲。张立群说,政策要放松。今年的形势,这跟中国宏观政策有关系。

  王小广:

  我说三点:

  第一,对这一个模型的结果做一些评论。

  有两点看法:

  1、这一个模型比原来更加贴近实际。越来越靠近中国的运行。

  2、假如说这一个预测结果成立的话,中国今年确实是好年份。这一个指标非常好。宏观调控的目标越来越贴近。因为投资下来了,价格稍微上一点,出口下来了。投资和出口都下来了,这是我们正想要调的。但是我不太同意这个结果。

  我讲一下我自己的预测。GDP方面,我比较同意。我感觉,2008年GDP不会有太大的波动,会比较稳定。但是会有其他的变化。包括对通货膨胀的看法,大家有分歧。对投资和出口的总量也有分歧。最大变数在出口上。

  这一个数据从GDP上讲,有一定矛盾。从出口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它是非常一致的。我认为,我们的出口今年可能会面临很大的问题。一到二月份出口是16.7%,对美国是平的。去年是14.4%,前几年对美国出口是25%左右。欧盟经济比较好,我们人民币对欧元是贬值的。所以,去年好就好在欧盟上。美国有一种观点,美国经济对中国经济影响很少,这是完全不对的。还有一个观点,美国是进口我们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我们是有优势,他们不会减少消费。还有一种理论,经济萧条的时候,减少消费的是穷人。美国数据已经反应出来了。为什么说美国对我们影响非常大,去年问题主要是美国问题。今年问题是全世界问题。世界问题扩散到欧洲、日本等所有发达国家。中国就是靠投资和出口增长。这是两靠,两依赖。中国投资很好,主要是房地产很好。这两个数据跟我的预测相反。我希望最满意的结果是18%。但是,这很难实现。有一种可能性,会降到10%至15%之间,比较麻烦,会带来很多影响。

  对于投资,我跟大家观点相反。今年上半年投资非常快,而不是减速。下半年不好说。上半年会明显的上升。前两个月是24.3%,去年同期是23.4%。而且投资跟经济需求和国际形势,从长远来说有关系。从短期来说,没有关系,这是政府脑袋决定的,他想投就投。

  陈兴动:今年投资增长快的那一部分是房地产。

  王小广:大头不下来,其他的能下来吗?

  从投资角度来说,房地产没有任何降温。包括新开工项目,也是增长的。我们的趋势还在,没有看到它的变化。房地产是龙头,还没有变。

  第二,货币是很充足的。货币总量是宽松的。

  另外,我们体制是最关键的。从长期来说,要受市场约束,但是明年、后年怎么样,这是两回事。今年,我认为,投资上半年会加快。中央是看去年三季度四季度,投资从上往下回,但是有很多指标是往上走的。所以,它感觉到2008年上半年压力非常大,会有投资过热。包括体制性的原因。现在政府换届也是一个原因,都拼命的要上。从某一种意义上来说,是闭着眼睛投。国际需求和消费者需求他们不考虑。他们真正考虑的时候,已经下来了。这是中国的现实。达到模型结果,我就很满意了。

  1978以来,年均投资增长是12.6%。现在重化工要抬高。如果是真正这一个水平,调控起到了作用,慢慢到位了。我原来算过投资,这一个阶段合理投资是18%至20%之间。现在平均是23%、22%,多了三到五个点。

  我们中国影响经济的问题主要是什么?通货膨胀是第一问题。有人讲投资不是问题。我认为,出口是第一大问题。最大变数在出口上。出口不是影响GDP,而是影响和改变长期趋势。投资可能降不下来。这是我们今年面临的很大问题。出口影响之后,我们把投资排得更高,就会加剧失衡。我跟大家意见可能不太一致。许多人逻辑上认为,我们问题主要是因为人民币长期贬值,导致顺产过大,流动资金过多,造纸人民币被动升值,导致资产价格上涨。这是他们的逻辑。我跟他们相反,一切问题来自投资过度。正是因为投资每年过度了三到五个点,造成了出口顺差过大。信贷和金融都是被动的。投资过度、出口过多。我承认有一个高点,比如说18%至20%是合理区间。出口也有一个合理增长,比如说30%。出口增长是什么概念?06年72.2%,去年是47.7%,还是太高了。在05年之前,我们是300亿左右的顺差。05年出口过多,这是由于前几年投资过度造成的。过多了之后,国内消费不了,就出口了。钢铁例子很典型。05年,大幅度出口钢铁的逆差减少。逆差,05年是几百万吨,06年钢铁逆差是2450万吨,去年钢铁逆差将近5000万吨,是成倍的增加。现在出口要下降了,会发生什么?这一些东西马上变成国内的积压。钢铁、生产资料、CPI从哪儿涨?没有可能性。所以,出口形势决定了我们其他一切。当然投资是另外一个变量。我们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投资过度造成了这一个问题。原来是两个失衡,一个是国内结构失衡,投资增长速度持续快于消费,价格上不去。但是出口正好跟它平了。只有美国经济还在强劲,中国对它出口保持在20%以上,中国不会出问题。但是今天变化表明,已经不是这样了。

  投资为什么成为问题?

  不一定是今年发生,明年或后年发生。我们有人讲增加投资,说要松动。05年我们讨论通货紧缩的时候,说要放松。我的观点是,放慢是合理的,你让它放慢。宏观调控就是让它放慢。放慢之后现在着急了,又要刺激它。在这样的情况下刺激投资是更大错误。09年、2010年日子怎么过。出了问题,通过投资来弥补它,就会出现新问题。今年价格不会逆转,明年可能会逆转,又有通货紧缩的担心。不是你们担心的通货膨胀。你们讲通货膨胀是最大问题,我不认为。通货膨胀是一个大问题,是一个民生问题,是对中低收入老百姓影响太大。而不是宏观面上的问题。我不承认、也不同意国内许多学者说的,中国进入高速通货膨胀时代。国际上也说是高速通货膨胀。国际上通货膨胀,美国为什么还降息?我认为他不是傻子。我认为,通货膨胀中长期高低决定长期供给的增长,包括技术进步。70、80年代是高速通货膨胀。90年代之后到今天,通货膨胀有很大的合理性。农产品价格上涨有什么不合理的?原材料价格上涨也是合理,因为用了很多,越用越少,很多不再生。这是合理的,这是价格校正的过程,这非常好。劳动力价格上涨也是非常好的。中国价格上涨:

  1、农产品短缺。

  2、成本上升。

  需求上升了吗?世界需求和中国需求是上升的吗?消费的需求是加快的吗?中国去年消费是上半年快,下半年是下降的。但是今年,是温和回落。去年上半年是中国消费的顶峰。看不出来任何消费加速。通货膨胀是三个因素:农产品供求去年发生了大问题;成本推动;来自于需求。售后效应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这一个问题很重要。为什么很重要?

  我算过2000至06年收入增长的各个等级,最穷10%,最富15%。去年上半年CPI在6%以上,按照CPI算,它是负增长。GDP每一个人收获10%,它是零。这一些人主要是消费食品,食品涨15%至20%,不光是负的,是更大负数。所以它的生活水平是下降的。这是民生问题。怎么样缩小差距?缩小差距,让高素质人的降一点,增加他们就业机会,然后提供补贴。中央关于9个防止价格上涨的方面,没有一个讲货币。我认为是对的。要增加生产,抑制需求。要给补贴。要整顿市场。我认为上半年一季度高峰,二季度回落,下半年大幅度回落。明年,大家绝对不会讲通货膨胀这一个词了。

  最后,简单的建议。

  我分析这么多结果之后,我认为假如出现增长速度的放慢,我不同意投资的回落,如果降到10%多,不需要采取任何松动的措施,除非出现突变。这一个突变的条件有两个:

  1、出口。出口降到15%以下,那意味着还有空间降。出口变量比较重要,参考它来调整政策。政策调整有一个度。我们讲降到16%、18%,就说投资回落了,就马上松动政策,这是没有道理的。今年货币政策空间,包括升息空间比较少。我反对全面松动投资,特别是把房地产刚刚实施的紧缩政策又松了,这是很大问题。我觉得,投资有一个结构的调整。结构的调整是什么?对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要保持原来的紧缩的政策,不能让它重新又起来。

  另外,改变它的结构。中央提出了三个方面增加投资:增加薄弱环节,增加民生的投入,增加深化改革的投资。这是非常好的。这一块投资,我拼命的增加。出口下降了,我靠这一个增加,增加教育、医疗改革等等,事业发展的投资可以大量增加。总理说,推进财政体制改革。这一个投资不会形成产能,可以支撑一定GDP。而且GDP不会是扩散的效应,这是长期的因素。要调应该这样调。千万不能降息、信贷放松等等。不要担心房地产出大波动。房地产动一下,有什么不好。

  袁钢明:分歧太大了。

  李稻葵:我们讨论非常热烈,非常好。作为组织方非常高兴。

  我们稍微加快一点进程,多一点对话。可以插话。

  我们逐步的从当前经济形势的争论,到制度变迁,然后再讨论下一步需要的改革,以及过去30年改革开放的经验和回顾。

  袁钢明:王小广说,下半年会大幅度下落,明年会出现通货紧缩。

  高培勇:

  我不知道这一个模型的来龙去脉。但是大家针对同一个模型有很大的分歧。我认为,模型是作为基本参照系。不能说原来很准,我们就坚定认为他今年是准的。在这一个模型基础上,适当加入不确定因素,特别是中国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联合的因素,有一些完全不确定。

  他们两位发言说到现在,是政府对政策采取空间有多大。我对经济形势不抱太乐观。这要依赖于中国政府活动空间非常大。从哪一个层面解读它,都不能给你一个特别确切的答复。比如说经济工作会议上有双防目标,之后是从紧货币政策。稳健从05年开始实施,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动改革、增收节支。从字面角度来讲,各位没有办法解读出紧缩,还是扩张的,或者既不紧缩也不扩张的中性状态。外界人很难理解十六个字的真切含义。

  控制赤字:是紧缩性的效应,毫无疑问,我们也在逐步的控制赤字。按照去年情况来讲,赤字占的比例不到1%,这已经很低了。但是仔细去读一读中国的财政赤字,不是本来意义上的财政赤字。2007年,中国政府不讲增收多少,多收的钱是两千七百亿,不知道往哪儿花,是随意安排的。自己家里面有钱,得找别人借钱,这只能够理解为偏好,而不是财政赤字。这个控制不控制,对财政政策的解读意义不是很大。

  调整结构:调整结构当中,财政盘子是52000亿,中国政府财力仅限于这一个盘子。这一个盘子之内也不是财政掌控的。像车船税也不是财政掌控的,是属于交通部的。很多部门都有这一笔钱。像搞水利,财政部说有一个地方申请预算拨款,刚解决三千万,水利部从哪儿搞出来三个亿补过去了。除了预算内之外,还有相当一块游离预算外的。25000亿预算外、制度外的,这是可以肯定的。52000亿加上25000亿,这样的数字是有的。

  推进改革:为了推进改革,需要支付一定的钱,这一个好理解。最难理解的是,增收节支。这是财政政策的常态。他们的工作是想办法多收一点,想办法少花一点。这是常态的工作。从字面上和政策层面很难理解它实际的含义。它的收支空间非常大。

  即便我们不讲政策层面东西,我们专注它的实施层面,也很有意思。比如说增收,去年增收25000亿,这是实际效应。在一般经济学家眼里,这是紧缩效应,因为这是增收了。这一笔钱如果存在库里不花,可以叫紧缩。如果把它花出来了,这就是扩张。过去我们是收多少花多少。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是一种扩张。

  从今天开始,预算上稍微做一些改革,超收的钱不全部用于超支,今后几年要陆续的推进。紧缩和扩张之间的比例关系可能要少许的微调。这是我们关注的一件事情。

  还有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比如说财政部把钱拨到教育部,再拨到清华大学。不是钱和指标同时进入清华大学,钱放在国库。当钱存放地和指标发生分离的时候,会积攒一大部分存款,这一部分款项是一万亿以上,高的年份超过两万亿。收支不同步,收得比较快,支比较慢,大量钱存在国库,这也是紧缩效应。类似这样的事,特别多。

  陈兴动:2007年,实际效果,财政是紧缩的?

  高培勇:是这个意思。

  最大变数在哪儿?就在于改革。2008年就在于改革。改革改什么?所有的财政税收方面的改革,就是两个线索,政府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分配关系,不同次级的政府的分配关系。现在要降低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怎么样降?要靠制度改革。

  今年推进企业所得税改革,这一项改革已经实施了。按照原来估计,应该是减税9百亿,外资企业增税400亿,内资企业减税1300亿。

  增值税改革从04年7月份在东北三省开始试点了。同样一套方案针对同样一个区域的同一个企业,连续操作四个年头。在去年种种因素影响下,把试点推广到中部26个城市。政府始终是犹犹豫豫裹足不前,因为这牵涉到中国收入的支柱。47%至50%收入来自于增值税。这一笔钱对政府意义非常之大,在推进过程当中,肯定会做出一个判断,这是可以理解的。

  在东北搞试点的时候,财政部曾经有过预测,三个省要减收增值税1800亿,后来缩减为1200亿,但是三年下来减了不足100亿。我们不明白为什么。增值税转型和没有转型,之间的差异是什么?就是对企业投资那一块支出是免征增值税还是继续征增值税。从政府转型角度来说,抛出一个绣球,看有没有人接。你购设备,这一笔钱可以不征增值税。实际效果取决于有没有人接球。从我们的感觉来看,企业技术革新的动力不足。它投资的热情并不大。虽然给了它政策,但是没有人利用这一个政策增加投资。

  所以,对增值税的转型,大家有一个判断。在这一个过程当中,付出了很多代价。今年,增值税转型可以随时实施,并不需要等到明年。试点使用什么方案,今天仍然使用什么方案。在东北使用什么方案,在其他地方也使用什么方案。

  袁钢明:对政府影响不大?

  高培勇:实际不大,但是当家人担心。

  在很多方面,在通货膨胀、经济过热年头,实现向增值税转型减税的改革,可能变成逆向条件。实际不会这样。

  再比如说谈到物业税,物业税肯定会开征的,但是时间表离我们不会太久远。在十一五跟十二五转折期间,会开征。但是物业税跟房价没有太大关系,重要解决的是中国收入分配调节,要深入到贫富分配调节。因为收入分配只是一个流量,最重要的是存量环节。物业税的开征,对于宏观经济产生什么影响?也要引入我们的分析框架当中。

  2008年:

  一方面,政府能够操作的宏观经济变量很多。可以跟经济形势变化,随时采取任何一种举措。这是我们的一个启示。

  另外一方面,解读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时候,我们可能不能仅仅从我们习惯的经济要素和概念去理解政府政策积极层面的东西,要深入到基本运作层面,来捕捉特殊的信息。

  袁钢明:对个人所得税征收有什么意见?

  高培勇:分类所得税走向综合所得税,这是改革方向。一个企业挣钱,把成本扣除,按照利润征税。现在是分类所得税,就每一项所得分别扣税。你交税的时候,可能是工资所得税,是利息所得,交利息所得税,中彩票,是交偶然所得税。不用你担心了,你不用管,有人替你收,有代收代缴的机制。最大的难题,缺少综合收入能力的评判。所以,征税的结果就是负担极不均衡,极不合理。我们赶紧往综合所得税方面走。

  李稻葵:经济运行情况非常好。过去5年,包括现在,经济形势很好。高培勇也说了,改革的方案和改革的条件,包括财政改革也是非常好。财政收入这么高。为什么我们改革并没有像很多人期望的能够快步前进,改革机制、改革动力、改革逻辑有什么不同?

  易宪容:

  整个经济运行肯定是稳健快速增长,我们也同意模型说的增长14.8%,估计还要高。为什么GDP增长这么快?有三个基本因素:

  第一,房地产市场。我们到二线以下城市去看就会发现,北京房地产市场早几年发现的事情在二线城市发生。各个地方政府以房地产市场和城市化基础建设作为经济增长的动力点。这一个格局,短时间之内不会改变。

  第二,对比出口的问题来讲,外在环境和因素对我们有一些影响,但是不是太大。去年我到浙江的时候,看了几个报告。现在我们企业跟以往不同,他们不是仅仅面对美国市场,他们面对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前次去的时候,他们问我,肯尼亚、非洲小地方投资环境投资结构怎么样。比如说浙江企业已经深入大这一些地方去了。如果说在美国那一个地方出口面对一些问题,他一定会转移到欧洲去。因为,去年世界货币发生根本性变化之后,因为汇率的变化,导致出口发生了很大变化。美元贬值的状况一定会在今年发生。我们出口企业在动荡当中调整自己的出口国。今年进出口,下降的可能性比较小。

  第三,中国的经济有根本的特点,政治特性。今年是我们新政府上台的第一年。任何时候,新政府上台的这一年,肯定是经济快速增长的一年。比如说今年一季度,本币增长达到了8023亿,再加上外币增长是9千多亿。这一个概率是不可想象的。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投资快速增长趋势没有改变。政府大干快上的趋势没有改变。今年经济增长保持比较快速增长的态势,这是不会变的。

  有一些部里为了证明中国CPI低,解释成为CPI结构性。如果是结构性的,就不要4.8%。我们中国CPI增长这么快,食品快速增长,一定会出现全面通货膨胀。因为跟中国CPI统计结构有关系。

  一方面,CPI有结构体系,有八大类,我们有这么多商品,实际上权总不一样,比如说食品是33.6%,在美国,食品是5.6%。在去年下半年的时候,因为我们批评CPI结构问题,国家统计局的人到我们所做了报告。我们CPI权重结构来说,根据居民消费产品的变化不断的调整。美国是两年调整一次CPI权重结构。而我们是历史延续性。但是,这跟我们制度有关系。CPI是1993年确定的。

  王小广:也是两年调一次。

  易宪容:没有。

  华如兴:我的印象是五年调一次。

  易宪容:对,05年调一次。

  我们季度内消费,去年是902块钱。2007年整个城市居民季度消费是902块。06年是808块钱。如果是北京市所有居民来算,在北京市农村根本找不到这样的季度消费。902块钱是什么概念?连房租钱都不够。根据93年企业成本跟面积的基数,每年加,从5点到6点,慢慢的加过来。这一个跟我们实际相差太远了。这是很简单的。902块钱季度消费,到哪儿找?因为是结构性的通货膨胀,政府的政策就要把食品、农产品控制,把这一个管制好了,整个价格会下去。但是根本不可能。

  我最近到了一些地方部门,外面的价格快速上涨,就不卖了。凭什么让我卖?关键问题是,我们因为食品价格上涨导致了整个价格上涨。这一些价格上涨之后,农民需要的化肥快速上涨,这又带动了农产品上涨。

  在今年,CPI可能比6.1%还要高。今年物价水平,我自己的分析,可能会比较高。有几个重要的因素:

  1、由于食品价格上涨。前期有一个说法,中国的CPI价格上涨跟政治权利有关。跟政治权利越近,上涨越快。跟政治权利越远,上涨越慢。在这样的判断下,中国的通货膨胀有几个因素。最重要的因素,房地产的价格会不会短时间之内调整?它有一定的调整。房地产价格去年上涨是一倍以上。房价不下调,我们的CPI肯定不会下来。

  2、去年十七大报告对推动要素价格上涨有一个说法,像劳动合同法,劳动要素在CPI比重要提高。能源要素、环保等等都在推动整个价格上涨。政府希望行政管制压住,也得管,也得压。要不然产品质量很差,要不然短缺。现在石油就是这一个问题,没有油供应了。

  张立群:

  前几天,你说房价下落。现在说房价上涨。

  易宪容:房价不下调,CPI快速下调,不可能。

  国际上大宗产品尽管有所下调,但是还能看美元变化。美元变化速度比较快,国际商大宗产品价格下降比较快。国外价格上升对我们国内CPI影响仍然很大。在这几个因素下,今年CPI仍然是相当严峻的问题。

  讲一下制度变迁的问题。目前面临一系列问题不知道问题在哪儿。我自己这几年有一个思考,中国30年经济快速增长,不仅仅是增长了有很多财富,有多少很好的企业。最核心的,个人经济权利不断扩张。比如说,10年前跟现在相比,个人在经济领域里面,你自由调整自己的潜在的经费。这一个制度一定要推行发展。在这一个制度下,让每一个人能够找到他自己的贡献。这是邓小平最大的功劳。

  目前,经济权利快速扩张,个人财富和企业财富快速扩张,形成了利益不断分化。个人利益、单位利益、群体利益、国家利益在分化,就会形成一个一个利益基础。这一些利益基础如果是他的话语权比较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各式各样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如果他的话语权比较少,他的利益就会受到侵害。

  交强险颠覆了现代人类文明的基本价值。你开车在路上,别人撞了你,别人要赔。反过来,不仅仅是别人不赔,你要赔他400块钱。这是什么逻辑?我车在自己家门口,别人倒车撞到我车,我还得赔他钱。通过行业协会,通过制度化的方式来摇动我们民众。现在最核心的东西,我们人民利益分化之后,一些利益团体和利益阶层利用他们制度规则和舆论攻击把他们的利益制度化。很多一系列不公平、不合理的制度,在我们社会上慢慢出现。

  别人撞我车,我还得赔人家400块钱,哪有这一个法律。

  张立群:我们交强险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

  易宪容:这是举一个例子。利益分化之后,他们利用他们所掌握的东西,把他们集团的利益制度化。

  张曙光:关于当前争论的问题,我简单讲几句。

  我同意陈兴动讲的中国进入中度通货膨胀时期。从去年以来,我一直在说这一个话。我没有用中度这一个词而已。

  为什么进入这一个时期,我最近做一项研究。用严格的理论逻辑和模型证明了中国现在的增长方式,以可贸易品部门技术进步作为基础,以出口导向和资本积累作为动力,这样的增长必然会带来通货膨胀。要实现高增长、低通胀的局面,不是增加要素的投入就是压制要素的价格。这两个东西在理论上是一回事。

  我们现实当中,这两个也存在。通货膨胀实际上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因为这一种方式必然是这一个结果。

  前几年为了实现高增长、低通胀,我们一直压低要素的价格。前几年压了,现在还能不能继续压?国际上大宗商品和前一些年的情况,大家都很清楚。这是一个必然的事情。企图把通货膨胀弄得很低,我想,人为的意志不见得能够违背这一个事情。我们对这一个要有另外的认识。中度通货膨胀对当前这么高的经济增长来说,也不见得全是坏事,也可能利大于弊。但是通货膨胀最受损的是低收入阶层。世界银行有两个报告,关于中国和俄国的报告。俄国这一些年人均收入比经济增长快得多,而中国10%的低收入阶层,收入不是上涨而是下降的。

  我谈国有企业的改革问题。从今年开始,国资委和财政部发了文,国有资产收益的上交。这一个文件本身从理论上来说,有混淆。从实际上,是一个倒退。

  国有企业改革30年,前进在什么地方?我们尽管说中国改革是从放权让利开始。但是放权让利分权化并不是市场化。中国市场化改革是政府放散对非国有部门管制开始,这是敲开了市场经济大门。国有企业改革真正推进的地方,从产权方面来看,有两个方面。

  1、抓大放小。把小的国有企业卖了,扩大了市场经济基础。国有企业当年不管是绝对贬值还是相对贬值,反正是撑不下去了。

  2、实施了股份制改造。股份制改造不是让国有部门相互参股,更加重要的是让民间和外资进入国有企业领域。原来独资的国有企业变成了公众公司。这才是它的变化。这两种变化里面都有问题,不是没有问题。现在变了,治理结构没有跟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咱们可以看到它的问题在什么地方。所以,这一方面的改革还要推进。当然,这里面是不是有一些贱买国有资产的事情?人们说,国有资产流失。这一个事情不能排除。但是基本方向是对的。国有企业改革里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这一个文件涉及到的问题,国家和国有企业的利益关系、分配关系。30年的改革,原来国有企业是利润、税收、租金,三个概念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是一锅粥,没有分。利润全部上交,支出国家给拨。没有利润、税收、租金,国有企业是不交税的。改革开放以来,利改税、分税制旨在解决这一个问题,这是一个前进。分税制和利改税里面有一个利税合理的问题。国有企业亏损了,只向国家交所得税,但是不再交利润。有这么一个过程。94年,分税制实施的时候,明确讲了,对93年以前建立的国有企业暂时不交利润。改革有一个好处,把利润和税收两个概念分开了,国有企业向私营企业一样,要向国家交税。国家和企业分清楚了,这是前进的地方。这一个前进是有好处的。今天回来要交利了,就说过去改革错了,过去没有错,是前进的。我为什么说现在这一个文件在理论上是混淆。现在让国有企业交利,把利和租两个东西混了。交租是通过税收来交的,不是通过利润。现在要通过利润把租弄进去,租和税有关。三个又一锅粥了。中国现在国有垄断部门之所以有问题,用现在经济学里面产业经济学的办法讨论,说垄断部门之所以利润那么多,是可以在均衡价格之上来一个垄断价格。垄断价格结果:

  一方面,产量减少。

  另外一方面,把剩余转给生产。

  但是,中国的现实,光有这一点解释不了。中国的问题在什么地方?不仅仅是垄断高价,而且有资源要素低价。资源要素低价使垄断部门成本非常低、利润非常大。

  据说,现在一吨石油国家拿的资源税是30块钱,一吨石油现在是多少钱。单从过去理论去解释,中石化要国家给补贴是对的,你管了我的价格,你得给我补贴,这是对的。政府也觉得自己理屈。实际的结果不是那么一回事。它占了大量的资源要素,它占了国家大量的租金,拿到自己的腰包里面。现在改革的办法是要收利。收不收利是投资者决定的,而不是国家决定的。国家作为投资者和资源所有者是两回事。中国要改革,首先国家把租拿回来。租拿不回来,弄在一起更加说不清楚。

  易宪容:弄一个暴利税。

  张曙光:暴利税,这是说不清楚的。

  现在最基本的东西,利、税、租要分开,因为这三个东西不是一回事。改革的时候,把三个分开了。现在又要混。理论的混淆,使很多问题解决不了。

  从这一个角度来说,我们官员需要学一点经济学的ABC,才会让有一些问题不会出现笑话。

  王建:

  对CPI的问题,我谈一点看法。今天听了大家各式各样的评论,意见也不是很统一。我最近刚写了一篇文章。我认为中国CPI是长期走高的趋势,长期维持在比较高的增长水平。我列出了四个因素。我文章的题目是《中国通胀的长期四因素分析》。

  土地不增长,人口要增长,人口收入要增长。现在社会上对CPI上涨原因怎么样评价,但是有一部分产品涨得特别快,导致全部产品价格算出来很高,这还是结构性特征。有货币因素,当然有,没有的话,怎么样涨起价值。我们要分清楚主次因素。主要原因是人口和土地矛盾。未来20年,人口年年增长,这是客观事实。我们还要继续推动城市化,土地还要被占用,这是客观事实。人均水平还要提高,这一个缺口谁来补,国际市场也没有这么大的能力。这是国内因素。

  三个国际因素。

  1、立足全球化背景全球化背景使发展中国家有了一个长期发展竞争力,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顺差水平。外部需求不断增长,也拉高我们要素价格和产品价格。我们的贸易顺差可能会越来越大。我们一直在讲一个观点,过去30年承接了发达国家消费品转移,这只占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我们价格低,可以生产同类产品,产品会向我们这一边转移。未来全球化更加深入、规模会更大、顺差也会更大,拉升要素价格上涨的劲更大。如果要素价格提升,但是如果能够在未来20、30年之内相对的优势还在,转移不会停止。如果以10%价格上涨速度,我们拉平差距也得30年。外部需求因素逐渐强劲,是一个长期因素。它是一个拉升因素。

  2、这一轮全球化是我们发展中国家从来没有获得过的优势。在前两次全球化过程当中,没有这样的情况。发展中国家一直出于被剥夺和掠夺的地位,但是发展中国家取得了发展,所以有金砖四国的言论。发展中国家有50多亿人口,进入到快速工业化行业的国家有20亿,比如说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加起来是20亿,其实还有很多国家。我们现在工业化加速延续的是工业化老路,用的是基础材料和石油和煤炭和传统能源,这一些是不可再生资源,用一块少一块。过去发达国家那么点人口,资源开发速度超过了他们消费速度。一大块人口工业化速度提高了,延续了传统工业技术,就是全球资源不足。资源的发现和开发速度少于消费增长速度,这是我们看到的现实。压力集中在中国制造大国身上。包括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又是长期的。全球资源的开发速度少于新兴发展中国家消耗的速度,这是长期的现象,不是短期现象。全球资源价格会进入到比较快的时期。这是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

  3、当发达国家向我们转移了制造业产品之后,他干吗去了?他的资本大量进入到虚拟经济领域。所以,新全球化加速时期以来,2000年以来,金属衍生品市场发展非常快。新全球化越深入,衍生产品发展越厉害。最近有一个数字,叫CBS,2000年才9千亿美元,07年到了44.5万亿美元,7年增长了45倍。在之前,这一个是缓慢发展。衍生产品巨大发展和新全球化步伐是共同的。他们两个之间有内在联系。所以,如果未来新全球化掀起更大浪潮,衍生品发展会继续膨胀。这也是符合资本需要的逻辑。衍生产品和衍生金融工具发展,不仅仅是在金融领域。它开始建立了和物质产品的通道,它向期货领域扩展,首先是石油被期货化。过去期货是在现货市场里面定价,现在变成了在金融市场里面定价值。这样就坏了,因为衍生金融工具是创造货币的过程。现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货币发展脱离了物的矛,可以自身发展。衍生产品让它无限发展。衍生品不是M3、M4,只要在市场上变现,就是货币的一部分。所以衍生品扩大放大了全球货币规模。现在在金融市场的泡沫太大,崩溃之后,向实物产品冲击。期货市场是小小的市场,但是全球资本市场吸纳资金是几十万亿美元。到这一边来一点,就会把价格打得特别高。有人说,美国经济因为次贷危机要退,期货价格可能会降下来。我不同意。金融市场崩溃越厉害,期货产品会越高。最近走低,其中也有预测美元要反弹的因素。更大因素,又一轮次贷危机爆发。很多企业、很多金融机构把自己在期货里面实现的价值拿出来补亏空。像摩根斯坦利、高盛等这么在做。当金融市场崩溃更多的时候,会有很多的钱进入到这一边来。所有生产当中、服务当中形成的合约关系,可能会被金融工具衍生化。这是一种资本剥夺劳动力新方式,会无孔不入。比如说船舶的期货合约被衍生化,服务产品也会被衍生化,这是长期趋势。这是通过金融拉高实物价格,然后形成我们需要的服务和产品的价格拉高。这会导致未来是长期通胀的趋势。

  另外,未来三年是我们最难过的日子。因为未来三年的通胀会有更强的势头。

  1,新全球化深入,人口增长并没有带来很多问题,因为我们有消化能力。本轮经济增长是在全新经济基础之上。非国有经济成为市场主体等,我们等待来了一次城市改革当中效应释放。像农村改革一样,国家没有投钱,但是农业大增长,这是改革效果的释放。表现为上游产品涨价,下游产品不跟着涨。改革提高了企业利润空间,使得企业有消化涨价的能力。同时压低工资和消费。过去出现了上游产品涨得快、下游产品涨得慢,这是改革过程的表现。

  今年初不一样,去年开始有这样的变化。上下游产品涨价速率在接近。今年头两个月CPI上涨速度已经缩小到不到三分之一。因为劳资关系紧张,新的劳动合同法、提高农民工工资,迫使工资要涨上来。所以改革的效应空间释放完了。在未来三年,我们面临涨价因素的时候,我们没有对冲它的因素。

  2,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这一些年会导致大量资本去期货市场。当危机过去之后,比如说两三年之后,金融市场恢复了。大量资本可以回去。这几年是大量资金输出的时候。

  3,未来三年,包括今年在内,中国人口出现高峰。十一五计划期间中国人口增长是6500万,十五期间是增长4千万。今年、明年,大概有5千万人口出生。今年中国净增人口有1800万的婴儿。08、09、2010年,每年人口增长1700万,在此之前每年新增1000万。未来三年对中国来说,是非常要命的年份。长期因素在短期内更加强的因素或者短期因素累计,未来三年是我们非常难过的日子。

  我今天特别想利用这一个场合说,如果以前我讲2007年是中国的拐点,我们要做好调整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准备,现在应该调整了。不要等到中国加速下滑。去年是繁荣的顶点。有很多例子。比如说6月份的时候,所有经济数据最高点。年底的时候,都是明显的下降。到了今年头两个月,工业速度到15%,去年6月份是19%,去年四季度是17%。今年头两个月到15%。投资到去年年底的时候是19%。在建施工项目总投资说明现在还未完成的工作量有多大,到上个月末是13万亿。现在已经上项目未完成工作量到明年1月份就干完了。但是,05年在建项目工作量,要干两年四个月才能完成。当时是上的高峰,未完成的工作量要两年才能完成。按照现在的建筑水平和施工能力,到明年初就干完了。而新增项目是大幅度负增长。对美国的出口已经是零增长。贸易大幅度减速。这一些数字说明需求水平大幅度下滑。美国次贷危机,6月份要到来。4、5月份不放松,不转型,真到了加速下滑的时候,再向拉住加速下滑的列车,能够拉得住吗?

  现在经济衰退势头已经看得明显了,应该准备调整。如果迟疑,就晚了。加速下滑是人心的崩溃,大家认为市场要不得了,谁也不敢投资和买东西,这一个时候就坏了。

  李稻葵:非常感谢!

  每一次换届之后经济会过热。非常重要的例外是98年。98年外部形势很不利。98年增长率开始下来,99年出现了比较大的困难。

  王建:我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讲这一个问题。很多人还迷信政府的力量。92、93年投资最高的时候达到67%,现在是20%几,是理性投资。说明市场是投资主体。

  雷鼎鸣:我讲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有关模型。

  第二个部分,经济波动与制度变迁。

  刚才提到温家宝总理比较容易流泪,温总理估计不知道,他一流泪,在香港很多官员都会无缘无故突然在公开场合流泪。香港有一种说法,说他们是温家宝的精神上身。温家宝多流泪的话,就会看到很多香港人流泪,这是不吉利的情况。

  从需求观点出发,我们可以看得出来,经济增长有它的稳定性。不会突然大幅度上升或下降。经济增长大幅度上升是很难的,因为牵涉到生产力。预测经济是很难的,因为外部经济的影响,我们很难掌握。我们根据去年年底的数据。所有预测模型都不是水晶球,不可能完全正确。我对今年GDP增长是蛮有信心的。

  关于通货膨胀的问题,我不同意大家的观点。物价只是社会产品相对于人民币的相对价格。假如说人民币不是增加得太多,是不可能出现通胀的。猪肉价格上升,只是引起相对物价的上升。假设人民币大幅度贬值,买进口东西价格比较贵,可以把物价推得很高。今年,人民币升值还是继续下去,对通货膨胀有一定的压缩作用。现在中国通货膨胀归根到底是汇率的问题。很多人预期人民币升值,很多基金跑进来,看来政策太起作用了,M2的速度在短期之内有一些下降。下半年,物价上涨可能没有这么快。但是一季度物价上涨是受到去年的影响。

  价格管制绝对解决不了物价问题,很可能使得物价上升更加厉害。因为生产下降,会对通货膨胀有压力。最好不要搞价格管制。包括对房地产价格管制,这一些东西到最后起不了好的作用。

  经济波动会影响制度变迁。不太同意刘院长说的政治经济家,我觉得就要叫经济学。因为不同利益问题,是经济学的问题。如果经济不好,很多人会反思。当经济好的时候,各种不同利益团体会出来,每一个人的利益不是同步增长,有的是增长快,有的是增长慢。如果增长慢,有很多种原因。他们会说,财富分配不公平。通过舆论等各种方法多争取利益。在比较发达国家,这是比较普遍的。在香港,也很明显。最近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纽伦港。这几年,香港发展很好,这跟前几年香港经济很糟糕有密切关系。有人说,董建华八年,香港经济大幅度倒退。倒退也有好处,大家都在想香港怎么样才能搞好。很多理念静悄悄的改变。去年中国经济增长是非常不错。我反倒是很担心。用刚才的思路来看,收入分配在其他地方有奇谈怪论。我同意刘院长的观点,也同意他对经济改革的态度。我们看中国的数据,绝对不能说中国是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看中国的一些统计数据,农民的收入上涨非常快。按照世界银行标准,中国已经不是所谓的贫穷国家,中国已经上升成为中下收入的一个国家。现在很多研究引进了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上升的。多数人脱贫之后,基尼系数是增加的。所以,用基尼系数要小心一些。基尼系数最高的是中高收入的国家。中国没有走进中高收入的程度,我预测中国基尼系数会继续上升。从某一种角度来说,这是好事情。

  中国开始引进了很多比较高的技术。引进高的技术之后,高的技术跟好的管理方法一结合,跟知识分子有好处,知识分子掌握这一些技术,他们是最大的得益者。但是不能看基尼系数上升,就反对新的技术引进。大家都在谈收入分配,包括劳动法和压制房地产机制和宏观调控不少的政策,如果变成制度,对长期影响就会比较大。

  经济波动也是不可避免的。全世界每一个国家都会面对。在经济波动当中,政府最好要反思。某一些制度改革是很重要的,好象70年代后期中国出现非常严重问题的时候,邓小平弄出来制度变迁,这一类制度变迁非常重要、非常好。但是,政府要保持稳定性,不稳定,很容易变成国家常常出现的问题,政府政策改变变成是新的波动的来源。反倒使经济波动更加厉害。宏观调控其中一个目的是让经济增长下降,怕经济过热。名义经济增长速度比物价上涨快,这没有好可怕的。

  李稻葵:最后请袁钢明给我们做总结性的发言。

  袁钢明:

  今天是两个内容,一个是经济形势分析,一个是改革开放成果的回顾。

  我刚开始认为,对价格问题有分歧,对其他的没有分歧。但是现在没有一致性。从票数来看,还是从分析根据上来看,分歧越来越大。以至于从今天会议上,我自己都摇摆不定。今年对经济形势分析分歧很大。一种说法是反弹,会上涨。另外一种是下滑,而且是急剧下滑。

  今天讨论已经不是价格,大家集中在经济走势。还有在分析经济走势的时候,主要是分析投资和出口的结构变化,然后再分析价格,然后再分析政策。一开始,张立群第一个发言,跟我们保持一致,比11%稍微低一些。他认为,投资有可能弱有可能强。出口也是稳定的,而且价格也是乐观的。这是张立群说的,跟模型一样的。

  但是后面有巨大分歧。陈兴动说会急剧下滑。华如兴会说下降,王建也说急剧下滑,因为去年新建项目下降了。没有证据表明它会反弹,其实去年没有反弹。

  认为会反弹的是王小广以及一些人。我对王小广的论据并不太赞成。易宪容从政治周期长来说,跟刘院长说的一样,说今年是换届年,还老说房地产,刚才又得到了刘院长的支持,说房地产就应该发展。这是可能的。

  再加上王小广和张立群希望从地方政府扩张行为上来解释,这也是有道理的。这是政治周期和投资扩张的动机上来分析。两种方向都存在,我们拿不定主意。

  我说一下我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偏向下滑。因为相对来说我同意雷鼎鸣说的。我们经济有下滑的可能性,因为我们成本上升。我们通胀在自动的影响它。政府越压越高,越提越提不上去。有的时候,我认为调控很有效。但是这一次发现,我们国家出现了自主调控的情况。高了就下来了。我估计,今年是他自己下来。

  再分析走势的时候,根据从投资和出口来看。投资有可能上,有可能下,下的趋势也是存在的。

  大家普遍认为,出口会下滑。有上有下,再加上出口是下,所以是下。但是,我认为,最大的缺陷是张老师提的一套,你们说投资和出口要下,你们消费能够保证增长吗?这是模型的缺陷。为什么我们模型当中一开始没有放进去消费,到现在还没有。张老师把我问住了,我们今天分析的整个缺陷,没有说消费。这一次我想听大家说消费。去年以来到现在,消费走势是什么样的?投资出口和消费有一个现象,投资和出口的曲线近四年一直往下走。而只有消费是一直往上升。近四年来,消费上升,出口和投资下降。这一个趋势没有变成消费上升、投资上升,最后会过热。投资下降被消费上升弥补了。或者反过来,消费的上升造成了投资的下滑。这是我的新发现。我们最近调查发现,现在消费上升的背后是劳动力成本、工资成本上升。现在很多企业撑不住了,就不想投资了。这是我的另外一个解释。

  现在由于各种成本的上升造成投资的萎缩、下滑,自动扩张的减弱。这是雷鼎鸣所说的微观经济机制变化。在消费上升达到18%的时候,投资下滑到16%的时候,就出现了新的结构变化。收入增加、消费增加、企业劳动成本上升、老板压力增大、利润下滑、预期减弱,刚好变成了结构性调整。这一个结构性调整有人欢喜有人愁。劳动者相对来说比较好一些,小企业估计承受不了。

  我们对消费问题要分析一下。陈兴动说,他认为消费变化不大,但是人们消费心理不强。他说的下滑有可能,但是消费的上升,这是毫无疑问的。

  紧跟着我们讨论了我们的重点,就是价格。其实价格是高涨是结构合理变化的结果。这一点跟刘老师稍微有一点不一样。劳动工资的上升,劳动成本的上升,对企业投资和利润的制约,这是唯独不利的因素。但是起了一个大作用。有利于抑制不合理的投资。近几年来,之所以是低价格、高消费、高投资,是因为物价太低了,所以消费无度扩张。高消费、高投资造成了物价上涨,这是结构调整的扭局。

  我对今年经济形势充满信心。温总理在会议上说了一句话,2008年,是最困难的一年。我认为,2008年,是很好的一年。我们讨论了这么多年,高投资、低价格、低消费。今年不会有不受劳动力成本制约的高投资,今年干什么,都要受到制约。这是好的结果。而且这一个结果是这么多年以来,我们的经济增长的机制和改革的效果的出现。今年政府用不着防止过热,企业自己就知道了,非常的好。谁在控制它,劳动成本在控制它,工人要求工资提高在控制它。今年,政府可以睡觉了。温家宝说,我们不搞急刹车、一刀切,他自己都知道,用不着。所以,从宏观调控和稳定性来说,都是很好的。

  今年,会在11%上下的位置上。我认为,11%也可以,有可能会下滑一些。刚才听了半天也没有听出名堂来。王小广说价格会下滑,张立群说是因为猪的生产周期会导致下降。现在价格没有上涨,不是因为猪的生产周期,还有很多原因,很多农民不愿意养猪和愿意打工。

  还有,进入了通货膨胀阶段。还有国际化的因素。还有,改革的因素在里面。这一次碰到了这样的情况,价格是不会下降的。即使今年到了夏天之后的秋天,猪全部出来了,猪变成了过剩,猪满街跑的时候,价格不会下降。我到陕西做了一个调查,专门调查农户养猪,养猪的农户养了35头猪,大户养了100多头。他们说不敢养。去年30多头猪全赔了。猪肉涨了之后,重新买猪崽,从100块钱一只猪崽到500块钱,这一个时候他养猪的成本上升了。他知道赚钱,他也不敢养。他们村不养猪的比较多,因为有可能赔。因为养猪存在着风险。

  现在还没有母猪,去年把母猪全杀了。今年得养一年,才能变成母猪。到明年下半年,他才会有母猪买。所以,猪肉价格不可能下降。我们调查了其他的地方,包括奶牛、蔬菜等等,都可能会上涨。因为农民干这一些事情的成本越来越高。而且农民不干了。这一个事情不太好办。现在价格上涨跟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各个方面有关。更不要说其他的成本上升。包括原材料、环保和国际因素和改革因素。我认为,改革因素非常重要。

  在分析宏观形势的时候,张立群专门说,要看政策。看政策,他对政策保持着信心。他认为今年宏观调控保持在合理位置。我认为今年政策无所作为,今年经济也会很好。陈兴动对政策完全没有信心,他认为,政策把经济下滑错误估计为过热。政策可能会紧缩,货币会紧缩。他一个看法可能性非常大。因为他说了,他是有根据的。中国在错误政策下会下滑。再加上他对货币看法非常好。和我的看法是一样的。我们国家根本没有货币政策,是乱套了,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现在利率倒挂。贷款方向也不对。在有问题的情况下,在管不住的情况下,是被动变的东西。现在有一些材料认为,M2根本没有可观测性。因为M1和M2混在一起,M2增大了,到底是货币多了还是货币少了,因为还有模拟变化的因素在里面。M2已经无法判断。

  财政政策,高培勇给了我们一个信息。他认为,财政政策收缩了。现在财政政策空间很大,动不动都无所谓。他给了我们一个支持的证据。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出现错误,问题也不大。

  我估计,今年的经济不管各个方面,都会非常好。增长不会过热,投资不会过热,消费会继续上升。物价会上涨,价格上涨可以保持住。万一价格突然暴涨到10%,还没有超过GDP。再暴涨达到13%、14%,还没有超过城市居民现价收入,城市居民现价收入是14%。这不代表低收入人群,它可能只有6%的增长。如果把补贴算上,问题更不大。所以,今年问题不大。

  这一次开会最大成果是刘院长说的话,我们很难请到他。

  刘吉:什么叫与时俱进,就是跟年轻人在一起。

  袁钢明:刘院长跟我们在一起的时候,解放思想。虽然我和刘院长有很多不同意见,但是我们可以随便交锋、随便说,这非常好。我们把改革开放以来的潜力全部释放出来,真正的表现。可惜的是,今天没有请来刘院长的对立面。刘院长的发言有明显的交锋,就是他的对立面。什么是改革,为什么必须改,为什么这样改。现在我们国家对改革有很大的分歧和很强烈的碰撞。

  从刘院长的分析上,大开眼界。给我们暴露了很多国家机密。我们都不知道的一些东西、外部的东西、外部的东西、跨学科的东西,从他的讲话里面,我们知道了一些。我们经济模型里面存在一些局限性。我在分析宏观经济形势的时候,我还是有政治分析。要考虑到领导人的政治取向。如果没有这一个分析,一切经济分析是没有根基的。刘院长的分析对经济学分析有很大支撑作用。

  简单的来说,有三次物价波动:80年价格上涨,是不是制度变迁?85至88年价格上涨,是不是制度变迁?结果长痛更长,短痛也痛。该动就动,越不动越被动。第三次价格上涨没有人讨论,还不知道。第四次价格上涨比哪一次上涨都好。这是我的看法。刘院长说这一次价格上涨是公平的思潮的影响,或者是对改革反思和政策的影响造成了价格上涨。这一点我和刘院长不同。这一次价格上涨的确是长期以来,至少是十年以来,结构积累的影响。农民在价格上涨当中,开始发力。刚才说的猪肉上涨各种变化起来了,和工业品价格上涨和房地产价格上涨是一样的。房地产价格上涨是合理的,为什么说农业品价格上涨不合理。我们把价格的和制度变迁联系起来。

  我们作为会议的召集者,他们争论得越厉害,我们越高兴。尤其是刘院长给我们带头,特别是掌声不断、笑声不断。

  谢谢!

  李稻葵:代表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对各位参与比较衷心的感谢,希望大家继续关注我们的活动。

  (到此结束)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