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2008趋势与战略——宏观经济若干重大问题的讨论(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3日 12:14 新浪财经

  汪涛:我觉得在座的都有一个共识,经济增长的峰值寨07年已经达到,我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仍然处于比较高速发展的长期趋势之中,所以今年虽然经济放缓但并不表明中国经济的增长由此进入低速增长的趋势之中,也不能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会随着美国经济的衰退或者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进入大幅放缓的一年。所以我觉得第一出口增长虽然对中国经济增长有较大影响,但中国有强劲的内需的拉动,就是包括投资的增长和消费的比较稳健增长,虽然不能说消费扛起江山,但消费比较稳健。而且最大的宏观经济的环境是中国经济里面流动性非常充分,这个局面在几轮的宏观经济调控或者货币从今的政策下并没有改变,流动性在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增加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实际利率也很低,银行贷款意愿也非常强,政府是在利用不同的行政的手段来控制贷款,稍微有松动投资就会反弹。所以我认为经济增长虽然有所降低,但是比较乐观的。

  卢峰:谢谢您做了比较有保留的评估和判断。拐点问题我们有三位嘉宾发言了我看可以先这样,后面的问题跟拐点还有关系,我们有没有可能就拐点问题让我们嘉宾做一个投票表决。我们就是要在基本概念和分歧的时候临门一脚做一个判断,给出一个定义,现在你们同意已经今年进入拐点的,同意的请举题板。谢谢大家的配合。如果说经济增长进入拐点,那么通常认为价格变化跟经济的实体增长是相互联系的指标和变量,这个趋势怎样呢?许宪春局长提到,一般物价增长的压力,三个方面的压力,五年长期增长累计的压力,外部价格上涨的压力,再加上我们刚刚受到的雪灾的压力。这里CPI的走势怎样,或者如果说有一个变化的走势,主要原因是什么?跟粮食价格的关系会怎样?我还是想让刚才主讲的嘉宾做发言。

  张曙光:价格的问题我有几个观点,中国恐怕进入了通货膨胀时间,更重要的是中国本身经济的增长状况,所以我觉得今年通货膨胀恐怕我的看法不会低于5%。再一个,到底现在增长是什么原因?认为中国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依然存在,粮价这些问题确实不是很稳定,所以既然如此,恐怕简单理解解决不了问题。所以第三个观点,发改委讲的结构性通胀,我觉得发改委的观点不符合经济学关于结构性增长的道理。他讲的是粮食、蔬菜、肉涨了就是结构性的,其实结构性增长基本的含义是说两个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不一样,但劳动生产慢的部门上涨比较快这个因素决定的。我觉得那样讲有点忽悠老百姓的性质在。再讲一个观点,如果说从紧缩政策来看,我觉得过去都是贷款多少、存款多少,实际上现在贷款率相当高,但中国的问题是存贷的逆差过大,而现在通货膨胀又这么高,所以我主张,可以来个不对称的东西,把存款利率提升而贷款利率会变。

  卢峰:汪同三所长想发表一下意见。

  汪同三:从严格的经济学角度来讲,我们讲通货膨胀就是通货膨胀,成本推动性有拉动。但是具体的中国实情,结构性价格上涨是有意义的,他讲的是现在价格上涨的表示形式,并不是说向需求拉动、成本推动是一种本质性的东西,如果从表现形式来讲,是广大的经济学不大熟悉的人对这个状况有所理解还是有道理的。就是说确实有一些价格在下降,既是是上升也有。所以我不同意过分的批评。还有粮食的问题,这是很重要的,对于价格影响。我回顾一下上个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出现通货紧缩,通货紧缩的原因有很多,现在回过头看,有一个原因值得重视,就是90年代中期以来粮食生产增长很快,当时出现的问题是粮食没地方放了,所以各项政策造成的从90年代后期开始我们的耕地面积减少,粮食产量下降。但是90年代后期的通货紧缩应该是有一个原因是90年代中期那些年粮食生产达到峰值,那么我们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曾经出现过一次物价比较明显的上涨是2004年,那时候CPI从一点多上升到三点多,分析这个价格上去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个是某些过门的投资过热,还有一个原因是粮食价格上涨,就是因为从二十一世纪开始我们的粮食生产率太低了。2004年虽然上去了,但是2005年又回来了,所以粮食价格是否影响2008年CPI,粮食是重要的因素。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农业生产、粮食生产对于CPI的稳定。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