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介绍议题研讨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3日 16:14 新浪财经

  史坦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汪康懋:

  30年来改革开放资本的来源,最早期的资本是日本的战争赔款,虽然表面上没有说赔款,但实际上是不用还的,像浦东机场全是日本的钱建的。后来主要是靠直接投资,大家合资,合资3000多亿。现在就是我跟中央建议的,汪康懋开创的IPO,有了资本市场,一块钱变成25块钱,为什么?25倍市盈率。所以对民营企业有很大的好处,因为民营企业钱少,怎么办?投小资本的东西。比如现在民营资本投大的都投不动,有几个企业在投航空,但是很困难,海航的陈峰资本负债率达到96%,经营很困难。传媒是小资本,实际上是靠人脑搞事情,所以资本比较少。资本又少,市盈率又高,所以是很划算的一个上市的东西。当时我跟中央讲,我出了七本书,其中有一本书有一个前言《国家理财》,这个报告三万字,正好那时候财富论坛开会,要发一个金融报告,但是他们不要民监会的报告,也不要统计局的报告,要找一个有性格的金融学家来写,结果找到我,我又讲实话,又将真话,又讲邓小平的话,所以我就写了这么一个东西。新闻办请来外国翻译局全部翻译成英文,中英对照,由国务院发给全世界500强,一抢而空。我建议国家要理财,国家怎么理财呢?包括中投公司的成立。国家这些资产过去都是老旧的国有资产,一些破房子、破机器,要到国际资本市场翻成现金,变成现金。第一拨就弄了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电信卖到七倍市盈率,中国石油卖到七倍市盈率,这么好的公司居然上不了市。我一直跟国家讲,用人不当,用朱溶基的儿子,国家资产贱卖,那时候有限资产都卖光了,后来又卖银行、保险公司,也卖光了,看看还有什么?第三拨就卖到无形资产上来了。国有传媒各个都挣大钱,中央电视台、中国电影公司挣大钱,所以排着队到国际资本市场上掏现。从纵向来讲,从国家战争赔款,然后到直接投资,再到IPO,再往下卖什么?我的观点,什么东西都可以卖,而且可以卖高价钱。

  我是新加坡交易所的总裁顾问,汪先生担任总裁。我原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时候很有威望,新加坡每个人都认识我,每个礼拜焦点访谈就是我,新加坡学者汪康懋怎么怎么说。当初做了一件大事,我准备把B股全部拎到新加坡上市,58家B股我选了15家优质B股。我们做了调研,700家外国基金都感兴趣。新加坡还是很有成效,现在中国上市公司125家。

  新加坡上市的标准三千万,三年连续盈利750万新币,大概3000多万人民币,而且是三年累计的,所以标准比较低。新加坡本身的经济体,本身自己的公司不够上市条件,都是做一些建筑的企业。新加坡的策略很明确,法国有很多项目,亚洲有很多项目,宁可投亚洲,不投法国,重点吸收中国公司到那边上市。交易也很不错,现在到那边都是做水饺的、做塑料瓶的,都是不起眼的东西,不像美国都是高科技,所以新加坡就自矮身价,高档的东西到美国,低档的东西到新加坡。这么多公司去了,效果还是可以的,比如山东临沂去了两家做香肠的,一家叫大众,一家叫联合食品,都是做香肠的,上市开始三毛钱,一年就1.5块,所以它的股价增长还是有保证的。缺点就是市盈率比较低。新加坡真诚地欢迎中国企业去,最小的发行量六千万人民币,一般的发两亿到三亿人民币。

  我们中国有30万家企业,愁什么?汇丰还来A股上市,你留着蓝筹股慢慢做,小公司给人家留点生路。把这个东西解开,大家就能出去了,现在已经封了一年,把大家封得很难过。

  苏纲宪:

  史坦国际这么多年来一直在探讨传媒产业发展的思路。从01年开始我们做资本市场运营,02年我们参加了世纪证券主办的中国媒体投资论坛,带去我们史坦国际的很多专家,可以说是一次破冰之旅。03年我们做了第一届中国传媒投资年会,之后就开始继续做投资年会,一直在如何建立传媒产业的投融资国际化平台上做努力。传媒可以成为一个产业,这已经不是疑问。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构建传媒的资本市场和金融服务体系。

  很巧,明天财政部、北京市文化促进中心约我参加他们一个小范围的谈话会,我会把大家的意见带到。其实我们是一个独立的研究机构,我们是不依附于任何权利机构的利益集团,我们是以自己独立的思想、专家独到的见解和数据表达我们的思想,通过中国传媒论坛表达我们的思想、表达我们的意见。史坦国际不是属于某一个人的,中国传媒论坛也不是属于某一个人的,它是属于中国传媒产业,我们见证了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