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经济展望论坛之十一:对外开放和国际经济战略(3)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7日 16:27  新浪财经

  这里有一个心态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说用相对封闭的环境发展?是因为我们自己能不能在开放的环境下,能不能往下走、能不能跟发达国家竞争,这个信心不足。

  这个信心不足在二战以前都是有道理,我们就认为工业部门,你要发展就要工业化,但是工业搞不过发达国家,首先得要把门关起来,做大以后,你才可以跟它竞争。但是没有想到门关起来以后,你老出不去,这个后来是逼出来的,实际上就是文化大革命,人民是进口替代战略的失败,使得我们不得不改变策略。

  为什么亚洲四小变化的比较快呢?是因为它比较小,太小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限制,就是进口替代一眼看到头,这个是走不通的。新加坡要发展民族航空业,那就别搞,飞机上到天,还没飞一圈就要下来了。那么中国在文化大革命找到了一个思路,就是建造开发区。印度通过服务外包找到了一条捷径,他也找到了发展的机会,这个跟我们加工贸易的原理是一样的,就是我先做最低端的,然后我进去以后再慢慢的往上走。所以你看印度在服务外包方面、在服务业方面有了一个方面。

  但是相对的来讲,在制造业、基础设施方面非常的薄弱,所以结构的变化跟中国正好形成一个对比,所以相对而言,我们制造业发展比较好,现在有共识的看法,我们服务业尽管成就很大,但是相对的滞后。我之前去过印度,给他20美元,出租车可以跟你一天,非常的便宜,他的基础设施、制造业,绝对不可以说他可以搞服务业,不搞制造业,我们也不能说我们搞制造业、不搞服务业。其实对于印度来说,是各个部门都要发展的,这个对他就是极大的挑战,印度有他很好的优势,但是也有重要的局限。

  其实印度开放的比较晚,但是他在制高点的行业,他放开管制的力度我认为比中国还要大。比如说在银行业、比如说航空业、移动通讯业,他竞争的程度、他对民营企业开放的程度比中国要强的多。我要印度去非常惊讶,他有好几个民营航空公司,而且比我们东航的服务还要好。他手机移动通讯有好几家民营企业。还有印度在计划经济时期,跟中国不一样。他对资本家没有斩尽杀绝,好歹保留了一部分少量的企业家,这个也非常的重要。比如说踏踏,我做服务外包专门访问过踏踏,曾经一个企业占到印度GDP的5%,但是在尼赫鲁阶段,她专门钦定踏踏给他做这个服务。所以踏踏是非常有意思的,一般认为,像这样的企业过了很多年以后就死掉了,但是踏踏是一个反例,到他们那里的时候,他不要问他经营什么,你要问他不经营什么。他有钢铁、手机通讯等等什么的他都在做。所以尽管他们开放时间比较短,但是他出现了一批国际上具有相当竞争力的民营企业。所以这个都是值得中国去借鉴的,但是我相信中印合作的机会都是相当重要的。

  中国的制造业快速的增长,不断的更新,但是总有一段时候以后,慢慢的过剩的产能,需要向国外扩展,我觉得如果印度正常发展的话,一定会跟中国在制造业的发展上有很多的机会,就像现在印度有一些很好的服务业,已经到中国来拓展,跟中国的服务业合作。所以未来在政府的合作、企业的合作、个人的合作,我觉得都是很有意思的,值得持续观察的问题。

  我四五年前去智利,然后我们去商场买运动鞋,一看也是中国产的。在全球任何一个地方找不到可口可乐的地方,但是你可以找到中国制造的地方。这个是好事情,回顾过去30年,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们不满足与此,我们有非常大的挑战,就是说我们在全球的分工格局里面,我们处在低端,我们大量的出口,我们从中获得的利益十分有限,我们想让中国人过上更好的日子。我们的目标是变成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那怎么办?我们需要提升在全球分工的地位,在全球的价值链上我们需要去做高端的东西,但是中国这么大的国家,东亚四个经济体,他做加工贸易,劳动力非常少。可是中国13亿人口,我们强调出口产品升级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我们还需要解决如此多人的就业,到今天中国幼一个估计,大概在涉外经济部门工作的是1.3亿人,也就是说我们总人口的1/10,是在直接的享受参与国际分工带来的就业机会。

  那我们的开放里面,我们不能够忽视基本的国情,因为中国就是劳动力非常丰富,但是其他的资源都短缺的国家。水资源不到世界的40%,石油资源是世界的1/15,那么这样的国度要想实现现代化,靠什么?靠的就是把我们最丰富的劳动力卖出去,换回我们短缺的资源,这就是中国坚定不移的实现对外开放的一个基本逻辑所在。但是我们怎么能够做的更好,这确实是我们现在面临未来,在这个历史新的起点上去考虑,那么在全球中的地位,一方面继续把我们的劳动卖出去,我们还可能会有相当多的年份里面,我们还要继续搞加工贸易,我们未来还会搞服务的外包,我们要把我们的劳动卖出去,但是我们还希望在全球价值链中分享创新的超额利润,我们希望有中国的品牌带来相对垄断的超额利润,我们还想做金融、证券、高端的专业服务,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恰恰价廉物美反映的是我们已经取得的成就,但是我们也希望中国以后一方面继续价廉物美。还有一部分产品是中国价高物美,卖的很贵,但是你必须要买它的。就像我们今天买摩根士丹利的投资银行服务,它确实很贵,贵的离谱,但是你必须要买,所以我们也希望在高端价值领域里面有中国企业的影子,所以这个要在开放领域里面做巨大的调整。

  那么在质量问题方面,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说他没有质量问题。确实我们跟发达国家是有差距的,但是我们在现有的水平下,我们也有很大的提升的空间,这也是我们下一步应该继续努力的方向,可是要看到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西方媒体爆炒的中国产品的质量问题,这些东西这个有一定的偶然性,也就是说中国的产品质量,比如说玩具的问题,以前就没有问题吗?有问题。食品安全以前也有问题,西方国家照样也有问题,但是为什么恰恰在这个点上,所有的媒体都开始不断的报中国的负面新闻,这个有一个基本的背景,刚才已经讨论过了,就是中国和西方国家经贸领域的磨擦、矛盾越来越多。西方国家迫使中国开放越来越多的领域,那么他们没有达到目的,所以他们通过这种手段进一步施加压力。比如说某一个国家或者是中国的产品因为质量问题,在欧洲市场、美国市场被曝光的时候,大家也可以看到,西方国家对华出口的产品照样也存在着大量的问题,这个问题以前没有吗?也有。只不过媒体没有报,所以我们不能够说,看到媒体炒的东西,好像说今天我们的质量问题突然变得严峻了,其实不是这样的,是我们的质量不断的改善,而且是在快速的改善。但是我想是说,既然是有问题,只要有问题,不管是政府也好、企业也好,就要尽200%的力把这些问题解决好。谢谢!

  主持人(余淼杰):非常感谢隆部长!刚才的意思是说中国出口量非常重要,但是质量更加重要。中国出口企业是不是应该在出口的过程当中,边出口边学习这么一种思想。李教授也谈到了国家非常重视企业实施走出去的策略,而且也在经济上、政治上做了很多方面的支持。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说,如果说中国的企业到国外投资组建跨国企业公司,那么一个国家的FDA和出口是有替代的关系,那么对中国的企业到国外投资是什么情况呢?

  日本大学商学院李克教授。新浪财经图片

    李克:还是回到刚才的问题,作为今后一段时间,就是5到10年,中国在对外开放的领域到底往哪里走?那么一定要转化开放模式,从单边到双边,很多老师也提到多、国内的文献当中也提到过,这个就不多说了。

  第二个就是整个经济,作为比较优势也好,或者是整个产业也好,必须是动态化的过程,到一定的特定历史时期有一个升级的需求特别是我们很多学者还有政府也意识到,作为世界工厂,他在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代价也是有的。那么我们中国有庞大就业人口的压力实实在在的存在,但是另外一个方面我们知道世界工厂对于资源、对于环境、对于收益方面,其实给我们带来的代价也是不小的,而且从整个我们所付出的劳动成果来看,那么我曾经做过一个简单的比较,日本从60年代到80年代左右吧,有20年快速经济增长期,跟中国改革开放20年差不多。但是他们人均真实收入水平增长了20倍,但是我们是4倍到5倍的情况。东南亚这20年的增长时期,人均增长真实收入水平是增长了十几倍,我们付出的劳动跟我们真正得到的结果是不成比例的。如果作为反思的话,跟世界工厂的模式和做法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最简单的例子来讲,如果你在一个公司打工的职员的话,你是只能拿工资,真正赚钱的就是老板。我们老说和美国有贸易顺差,但是如果作为对冲的话,贸易逆差是很小的,更大的利润是被美国赚到了,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已经意识到了,但是怎么走是需要我们探讨的。

  而且我们要引导它升级,更多的是市场驱动他升级,那么下一个过程当中,政府在当中主导的因素或者是力量,希望能够进一步减弱,或者是市场化程度应该最强。我讲这个话的原因,就是跟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整个国际学术界对东亚经济模式的有很大的反思,就是政府主导的经济模式一定时期可以带来快速的发展,但是长远来看还是需要慢慢推动的,否则会引起很大的问题。现在大家知道韩国也有很多的财团,他们也在经济黄金时期80年代快速膨胀,有一种说法说韩国在亚洲金融危机当中为什么受到那么大的冲击,跟他们财团超乎寻常的快速扩张有很大的因素。那么中国企业要走出去到底怎么走?

  那么中国企业出去有两个目的:一个就是卖出去;还有一个就是取资源。华为海尔模式给他们做了很多的总结,还有一般就是作为企业国际化的步骤,从零散的贸易到有代理商、到有海外销售分支机构的分析,当然这个分析是有道理的,也是从跨国公司的经历当中总结出来的,我们更深一步来看的话,实际上包括欧美国家、包括日本,他们跨国企业在往海外走的刚才当中,他们往几个方面努力。第一方面是传统贸易、零散贸易、不规则贸易。第二个就是逐步的参与到国际网络包括生产网络、技术网络、要素网络,这个有点像中国世界工厂的阶段,但是这个阶段我们不能长期依赖它,那么我们企业升级往哪里走,我们目的追求的是什么东西?第三个阶段就是逐步要参与,或者是甚至于能够独立制定国际工业标准。这个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过程,换句话说为什么过国外的政府可以轻易打压你的产品,因为你在你的行业当中,没有决策权,没有说明的能力。第四个阶段就是参与国际市场规则的制定,就不仅仅是工业标准的制定了。如果说你们回顾一下,看看成功大企业的案例,走的道路无非就是遵循这个发展趋势。

  那么对于咱们来讲,咱们是处在第二阶段,在往第三阶段过渡的时期,当然是比较长的过程,这个也并不是没有成绩,海尔已经正在申请他的两项技术成为国际工业标准。那么实际上很多企业有很多错误的认识,把建立品牌、开拓国际市场就认为是营销手段或者是策略,那么真正的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很大的核心就是得到产品的品质。那么在走向国际化过程当中,目前来看,有两个比较成功的做法,一个就是欧美的模式,这个是以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作为先导,引导企业国际化的过程,这个细节时间关系我不说了。还有一个像日韩这个模式,就是以商社模式来引导发展的。中国企业在发展国际化过程当中,到底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我觉得还有好多问题,咱们需要探讨。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并购,我这边特别想提一句,其实并购的效果往往会超过人们的想象,不是好的想象,是坏的想象。从过去20年大概做过一个统计,从并购整个全球发展的速度非常之快,1990年的时候是4000多亿美元,但是1998年前后已经超过2.5万美元,2004年以后就超过了10万美元,但是能存续20年以上的成功率大概只有20%。像当年时代华纳的并购案子非常的好,这个概念非常好,他们是非常好的合作模式,但是很快就结束了。索尼也是,当时并购哥伦比亚电影公司,1994年亏损了27亿美元,最后也是非常尴尬的局面。所以在国际化过程当中,有非常好的考虑的模式,并购可能是最快捷的,但是并不是非常好的选择模式。除此之外,合作联盟等等都是可以选择的。时间关系我就不多说了。

  主持人(余淼杰):非常感谢李教授对走出去战略非常到位的规划。由于时间比较有限,我们现在进入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展望2008年请各位专家用最简短的时间,讲讲对2008年国际贸易初步基本的判断?

  卢锋:明年经济的发展,大家在讨论当中有一个共识性的看法,这几年的经济还是比较强的。为什么强?可能背后有一些原因,第一个就是因为改革开放大幅度的降低了制度费用,是的我们中国的经济有了市场化和开放的环境。那么无论是行业间或者还是产品内的这样的贸易,都是跟我们现阶段的比较优势有关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跟中国的规模有关,就是一个大国在开放环境承载过程当中,在国际上有很好的竞争力。还有一个就是通过各种渠道,外国企业进来,中国的企业可以借鉴学习,然后有了外部市场竞争的能力。外部的规模扩大以后,对于降低成本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中国经济一个突出的表现,应该跟规模经济、跟大国经济巨大的国内市场有关。

  最后一个就是跟人们的学习有关,因为通过学习,比如说农民到城市来,学会了怎么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这个人力资本有了一个极大的提高,所以收入有了一个实质性的变化。然后在岗的工人,我前段时间到比亚迪看,在岗的工人开数控机床,劳动生产率基本上跟美国、日本差不多了,但是实际上他就是高中毕业生,经过半年、一年的培训他就做到了。包括我们自己,我们的政府官员都是这样,通过学习提升人力资本,在中国有非常重要的表现,只不过的研究通常只能用教育年限来度量,这个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这个可能是非常局限的。那么由于制度的改进、由于比较优势、由于规模经济、由于学习效应,中国经济在强劲的增长,这样的因素明年不会有根本性的变化,所以我个人还是觉得,明年的经济可能仍然是看好的,明年有一个奥运会,奥运会本身对经济的影响,我想可能还是有限的,但是这个是标志性的事件,说明中国经济过去几十年发展成就的标志。明年又是30年改革开放的纪念,这个也是很有启示意义的事件,说明我们这个成就怎么来?是通过改革开放制度转变这样制度选择的结果,我相信明年的变化,仍然会延续,大体上按照经济成长新阶段这样的轨迹继续往上走,作为经济学者,我们仍然会抱着好奇、求知的心态持续观察这样的一个变化。谢谢!

  隆国强:我不做分析只说我的判断。在跨境投资领域明年的外商进入中国的投资会保持在一个高位略有增长,对外投资仍然会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贸易领域不管是出口还是进口,速度都会回落,但是仍然是一个高位。货物贸易顺差会进一步扩大,这样导致出来的贸易磨擦会越来越大,我们涉外的经贸官员会更忙,我们的企业遇到的麻烦会更多,整个宏观管理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谢谢!

  李克:我简单的补充一下,应该说名后年大的经济环境还是非常好的,特别是随着下一步全球化进一步落实,特别是东亚区域体华进一步落实,所以作为整个中国经济增长包括外贸的形势,应该不会有大的变化。刚刚卢老师特别提到奥运会,我多讲一句话,从对外开放角度来讲,我们经常谈投资这块、贸易这块,实际上还有一块,就是旅游业这块。我们经常把这个算到服务贸易这块,但是这个有很大的不同,这个不是把产品拿到外国去,而是把消费者拿到本国来,所以这块应该也是在对外经济交往当中,而且是惟一从80年代以后,是惟一保持比较平衡的增长的情况。现在美国一年的旅游业的纯收入超过800亿美元,中国大概也超过了300亿美元,所以这块的推动,在对外经济交往当中需要加强的。所以总的形势当中磨擦会更多、会成为常态,但是整个经济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谢谢!

  主持人(余淼杰):非常感谢三位教授今天非常精彩、到位以及深入的分析。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的讨论就暂时到此结束了!再次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感谢三位嘉宾!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