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李朴民:突出两个重点 防范金融风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6日 16:42 新浪财经

  北京交通大学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产业安全论坛于11月2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以“关注金融产业安全 共促经济和谐发展”作为本届论坛主题。以下为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李朴民做“突出两个重点 防范金融风险”演讲全文。

  小平同志曾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党的十七大又进一步强调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目前,国内外关于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性和对策的论述已非常之多,我这里只想通过简要回顾两个历史性事件,实证分析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性,并就我国防范金融风险需要把握的两个重点谈些初步看法。

  先谈两个历史性事件。一个是日本从“增长奇迹”到“失去的十年”。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增长一直非常快,1974-1980年,GDP年均增长速度超过了10%,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人均GDP接近30000美元,从原来的世界第18位跃居世界第一。当然,日本在这期间,国内外也积累了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此后的1985年9月22日,在美国政府的策划下,美、日、德、英、法五国在纽约广场饭店召开了所谓的“广场会议”,决定共同大规模干预外汇市场,随后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大幅度急剧攀升。1985年9月,日元对美元的汇率还是1美元兑250日元,到年底上升到1美元兑200美元,1987年到1988年初,进一步上升到1美元兑120日元,仅用了两年时间,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上升了1倍。受日元升值,出口减少的影响,日本经济形势不断恶化,1988年出现了1.1%的负增长,20世纪90年代中,日本实际GDP增长率除了1991、1995和1996三个财政年度为2.5%以上外,其他财政年度都在2%以下。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停滞时期。

  另一个历史事件,是我们还记忆犹新的“亚洲金融危机”,其中受害最为深重的是泰国、韩国等东南亚国家。金融危机爆发之前,这些国家的经济都保持了快速增长。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致使货币大幅贬值、经济急剧衰退。1997年7月,泰国的泰铢汇率保持在39-35兑1美元,同年10月则狂跌至53-57泰铢兑1美元,国内经济形势也急转直下,利率高企,企业破产加剧,国内市场严重衰退,主要经济指标大幅下降,1990年泰国的GDP增长率为11.2%,1998年则降至负的10.2%。韩国的情况也是如此,在亚洲金融危机中,韩元贬值了50%,股市暴跌70%以上,1998年的GDP增长率为负的5.8%、

  这两大历史性事件,再次验证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性。虽然两大事件发生的历史条件、国际环境不同,受这些事件影响的主要国家的国内情况存在差异,但其导火索和或者说直接的原因则是相同的,都是金融领域的矛盾和问题引发的。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和引以为戒。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国内外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主体日益多元化,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化,行业间、地区间、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化,金融的核心地位更为突出。防范金融风险就成为必须摆在突出重要位置的任务。在新形势下防范金融风险尤其是系统性金融风险,我们应重点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在积极稳妥的开放中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另一方面,在不断深化改革中增强金融企业的竞争能力。

  从在积极稳妥的开放中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来讲,对外开放是我们的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改革开放近30年来特别是加入WTO以来,我国金融领域的对外开放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按照加入WTO的承诺,放宽了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地域和业务范围。到去年9月底,22个国家和地区的73家外资银行在华设立了283家营业性机构,27家境外战略投资者参股20家中资银行,13个国家和地区的30家金融机构在华设立30家合资

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15个国家和地区的44家外资保险公司在华设立115个营业性机构。近期又引入了合格境外投资机构(QFII)。可以说,加入WTO以后,我国金融领域的对外开放,在力度、节奏和国外银行业务范围等方面,某种程度上已超过一些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比如美国是当今世界金融市场最发达、金融法规最完善的国家,但为了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防范产生金融风险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对外资银行的进入和业务范围,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和限制措施。主要包括:禁止外国银行在境内吸收美国居民存款,禁止外国银行加入美国联邦存款保险系统,不支持外国银行收购、兼并或控股美国银行等,限制是很严格的。在新的对外开放条件下,我们在完善金融监管、加强金融风险防范上,至少应考虑四个问题:一要紧密结合国情。坚持以我为主,坚持循序渐进。无论是制定金融业对外开放规划、完善金融业监管法律法规,还是创新金融形势,推进境外金融机构的境内业务的拓展,都应按照既借鉴国外经验,履行加入WTO承诺,也要充分考虑我们的基本国情,考虑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做到既积极又稳妥。二要完善监管法规。适应金融对外开放的新要求,梳理、修改、完善金融法律制度,并从市场准入、从业资格、信息披露、风险控制等方面,保证有关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还要针对我国目前实行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监管的实际情况,加强金融监管的协调配合,建立健全协调机制。三要健全应急预案。针对金融风险容易集中爆发的情况和特点,建立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应急机制。当前尤其是要制定有效措施,防止国际游资的“大进大出”,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动特别是投机资本的有效监控。四要保障金融信息安全。这是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技术手段。近年来,我国金融行业的信息化虽然有了快速发展,但系统故障也时有发生。前一段时间,中国建设银行总行转帐系统发生的通信故障,数小时后系统才恢复正常,致使70余家营业部的200万股民因无法进行转帐交易而蒙受经济损失;银联因通信网络和主机出现故障造成多个省市无法刷卡达7小时之久;还有网银盗窃事件的不断发生,都给网络银行系统的信息安全敲响了警钟。这就要求我们,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高度重视并有效保障系统数据和网络安全。

  从在不断深化改革中增强金融企业的竞争能力来讲,必须着力解决国内金融企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增强其活力和竞争实力。2006年12月11日,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后,特别是取消了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客户和地域限制,国内金融业竞争更加激烈。而我国金融产业的发展,无论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与实体产业相比,都相对滞后。解决国内金融领域存在的问题,增强国内金融企业的竞争能力,就是要按照党的十七大要求,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尤其是要推进以下三方面的改革。一是推进金融组织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一方面,要继续深化国有银行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快转变经营机制,健全有效的制衡机制,强化基础管理、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改革中,要坚持国家对国有大型银行绝对控股,保持国家对金融命脉的控制力,实现国有金融资产的保值增值。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各种所有制的区域性的中小金融企业,特别是要大力推进农村金融组织、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二是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

股票市场建设上,要着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改善上市公司整体结构,健全上市公司自我约束机制,严格信息披露制度。债券市场建设上,要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完善债券管理体制、市场化发行机制和发债主体的自我约束机制,加快形成集中监管、互通互联的债券市场。三是在保持
人民币汇率
基本稳定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利率、汇率改革。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