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报告讨论会实录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0日 20:07 《国视咨讯》 | ||||||||
主题: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中国 时间:2005年3月19日 主持人:我们现在开会,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2005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明天将要正式开幕,按照惯例在正式会议开幕以前我们举行一个预备会,也就是一个报告讨论
吴敬琏:诸位下午好,我把我今天讲话的要点用15分钟的时间说一下。我想讲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从短期的观点看2004年,我总的判断2004年的经济发展是叫“有小惊,无大险”;第二个问题想从长期的观点看一下,我们宏观经济存在深层次的问题;第三是一个前景的展望。 第一,2004年回顾是“有小惊、无大险”。 实际上在2003年中国宏观经济就出现了一些问题,不过在当时因为有SARS,所以中间第二季度经济增长有中断,到了2003年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又恢复了原来的态势,就是从2000年开始一个新的增长周期到了2003年就出现了一个过热的倾向。不过在当时,不管在中国的经济学术界,还是在政府部门,对于这个态势都有不同的意见,大致上是这样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宏观经济已经出现了过热,建议采取紧缩性的总量政策,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调控,当时主要的意见是进行微调。这种意见整个在2003年一直到2004年第二季度都是处在一个少数地位,有这种看法的比较少;第二种意见认为不是全面过热,而是局部过热,就是说某些部门的投资过热了,开始提出来的是像钢铁、铝、电解铝,还有其他一些部门,后来逐渐增加到十几个部门,认为这几个部门投资过热,但是不是全面的过热。这种意见在2003年的时候是由少数的部门和少数的经济学家,不过到了2004年这就变成了主流,不是全面过热,而是局部过热,所以应该由主管机关通过对于投资的控制来降温;第三种意见叫做不要轻言过热,认为2003年出现的一个大好形势应该加以保持,不应该采取紧的货币政策和紧的财政政策,使得好的增长形势受到挫折。这种意见在2003年是占主导地位的意见,一直到2004年3月、4月,中国政府做出了新的决策。对2004年的1、2月份,各种宏观经济指标出现了非常大的、向上的跳跃。比如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53%,广义货币增长了19.4%,实际上在2003年第四季度已经达到了这个水平。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也就是PPP是14.6%,不过当时有一个宏观指数是比较低的,这就是消费指数,CPI只有2.1%。因此在学术界、在经济学界,在经济界是否出现了过热仍然有保留,但是在3月份中国政府做出了决策,粗破的表现就是温家宝总理在去年人民代表大会开会以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这一段话,就是说中国经济目前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口,经济的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投资规模过大,能源、运输合重要原材料供应紧张,物价上涨趋势明显,必须用宏观经济调控来解决这些问题,这对于我们政府是一个不亚于去年“非典”的考验。最近的一次温家宝总理记者招待会上还有记者问到这个问题,就是当时是这样估计的,是不亚于“非典”的考验。 这表达了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对于形势的判断,我们从这个判断当中可以看到可能是避开了是不是总量过热避开了这个问题,就是说宏观经济是不是过热,或者有一些人说的是不是全局过热,因为这个问题可能大多数的官员和大多数的经济学家都不同意。但是这有的语言是总量语言,不是个量,因为讲的是投资规模过大,不是讲某些部门的投资规模过大。讲的是贷款增加过多,而不是说对某一些部门的贷款增加很多。所以从3月以后中国就采取了很多“宏观调控”的措施,而这个宏观调控应该说是打引号的,因为在中国宏观这个词常常是跟我们经济学讲的宏观不太一样,它讲的是重要的问题。就像鲁克斯在前一阶段在北京的讲演说的,他看到中国采取的“调控”政策,他觉得没有一条是“宏观调控”,全部都是“微观”措施。从3月以后加强政府的“调控”,而主要的措施,是由各个部委采取的“微观干预”措施,最重要的措施,一个就是发改委派出的检查组,清理钢铁、电解铝、水泥等部门的投资项目,5月发了通知会同中央银行、银监会,要求加强对钢铁等行业的信贷控制。第二就是国土资源部把土地审批权收到国土资源部,同时组织联合检查组来整治土地市场,清理开发区和收回违规占用农地。第三是银监会,银监会派出了检查组,检查重点行业和重点地区的信贷情况,就是哪些贷款不应该放。这样一些措施是强有力的,带5月份看到一些主流报刊上发表了专门的评论,说明在中国的形成下,宏观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它的效用是不大的,所以应该以行政措施为主进行调控,这些措施确实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与此同时,中央银行和财政部也采取了措施,中央银行实际上在2003年就采取过措施,进行窗口指导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不过当时市场反映和企业界的反映都不好,作用也不是很大。在2004年央行采取了一些措施:1、央行扩大整个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因为是不是提息的问题有很大的争论,央行能够做的事情就是放大贷款浮动,就是把贷款利率上限,我们现在还是行政规定的利率,不过银行有权浮动,浮动的幅度扩大了。2、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了0.5个百分点。央行实际上采取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发行央行票据,对冲流动性,就是说央行手里的国债已经没有了,所以做公开市场操作的时候,就创造了一种新的工具,这个工具叫做“央行票据”,发行“央行票据”来回收流动性,央行票据现在余额已经超过1万亿,这是央行采取的行动。 财政部也采取了行动,财政部采取行动就是在5月份财政部长宣布由过去的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我理解积极的财政政策,实际上是一种比较温和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转为中性的财政政策。财政部的常委娄副部长做的解释比中性还要偏紧一点,他的解释是说国债发行以后不用,所以是一种偏紧的财政政策,一直到10月28日央行升息27个基本点,当然0.27的升息意义是不大的,但是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就是央行是不是应该利用利率手段进行正规意义上的货币政策调节,这使得争论达到某种一致,所以它的意义不只是这27个基本点,而且中央人民银行利用这个机会放开了贷款利率上限,把上限取消,也就是说商业银行有权自己决定升息。当然,因为我们国家商业银行现在还不是真正的银行,现在看来他们并没有怎么去运用他们自己决定利率这个权利。 根据这一系列的动作,还是比较有效的。所以到了第四季度情况就有了大的改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降到了15%所有这个水平上,M2广义货币的增长也降到了水平上,但是这里面也可以看到问题,大致上第一、第二季度采取了行政办法和宏观政策进行调控,情况有比较大的改善,到第三季度又反弹,到第四季度又加强了措施。今年第一季度某些方面也有反弹的表现,这可以看到用总行政微观干预措施还是用得比较多,所以在稍有放松的时候它就会反弹,这就呈现出“波浪式降温”这种状态。到10月底以后,中央银行有更大的裁量权用货币政策来进行货币调控,所以看起来这个情况正在改善。所以3月14日温家宝总理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了一句话,他说“现在可以说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因为这个问题在去年7月前后是有争论的,我们不知道内部的争论情况是怎么样,但是可以从我们的主流报刊上看到,就是曾经大概有10天左右,主流报刊的基调叫做宏观调控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就是这一句话,但是十天以后这个话改成了宏观调控取得了初步成效,要防止功亏一篑。家宝总理在3月14日上的讲话,说“现在可以说,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从一些情况来看,更多的运用经济手段来进行调控,像中央银行、财政部运用得更加纯熟,所以用这样的办法来巩固去年以行政手段用得比较多的这样宏观调控的成果,我们可以预期今年的经济会比较平稳。 要保持平稳,我想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来的关于宏观调控的几条,在今年仍然应该加以注意。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公报上面有三句话我觉得最为重要。第一,“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一个是要加强,因为有一种议论,认为对于去年的宏观经济调控一个是取得了成效,第二是有很多的意见,特别是地方政府有很多的意见,是不是可以不要提继续进行宏观调控,甚至认为应该转向防止通货紧缩。从中国政府方面的意见是说要继续加强,不但说要加强,而且说压改善,也就是说去年的宏观调控有一些方法不一定都很恰当,我理解怎么改善,就是后面一句话,叫做“更加注重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的运用明确了一条叫“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已经说了多年,它的内容常常是不定的,有的时候是讲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有的是讲紧缩性的或者是温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现在当然应该把它理解成温和的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就不一样了,财政政策从1998年,当时提出的财政政策叫做积极的财政政策,所谓的积极财政政策我理解就是温和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部长在去年5月提出来从积极的财政政策转向中性的财政政策以后,在我们这里是有争论的,中国政府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肯定了财政政策的变化,这个变化就是从积极的财政政策改成稳健的财政政策。从短期的情况来看大概就是这样。 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2004年为什么不能主要用经济手段,就是用市场相适合的手段来进行宏观经济政策调控,这有一个原因,这个原因就是我们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这个问题它相关的事情就是一个长期问题,长期问题对我来说,我认为长期的问题是两个问题,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因为市场体制不完善,资源的配置权利,土地、资本这样一些基本资源的配置权利,在很大程度上还掌握在政府手中,各级政府手中。于是各级政府就要用配置资源的能力来服从于实现自己政绩的目标。于是在十五计划以来,即二十一世纪最近这四年就出现了一个新的情况,在我们这里叫做“形象工程”,叫做“政绩工程”。希望很快实现GDP的增长和税收的增长,于是就出现了几乎全国性的,一个就是经营土地大搞城市的建设,另外一个就是实现我们产业结构的重型化。相当多的省份都提出来要实现中国进入了一个重化工业的阶段,这个问题是有比较大争论的问题,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旧型的工业化道路,也就是说十九世纪的工业化道路。库兹涅茨讲的工业化增长以前的工业化道路,印证这种道路所引用的基本上是在第一代发展经济学家的言论,或者是从马克思主义的传统来说就是从列宁的再论市场问题第一部分优先增长一直到斯大林优先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资源约束的问题,宏观经济过热的问题很难解决。所以从解放以来或者是改革开放以来,每当我们GDP增长达到年增长9%以上,很快就出现了经济增长,就需要停下来调整,对于这个问题我今天不想详细地讲,因为有很多的争论,但是我认为这个问题是必须要研究清楚,必须讨论清楚的。因为政府最近期间提出来一系列纲领性的口号,比如要走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建设节约资源环境友善的社会,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节约型道路,这些问题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在第十一个五年规划里面要加以解决,否则这种大的波动,过热、调控、降温、速度下降,下一个阶段又重新出现可能就不能避免。 2005年会怎么样?我想讲三点。第一还是回到去年12月经济工作会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论点,我觉得这是很有道理的论点,就是这一次宏观经济调控、经济过热、降温,应该说取得了很好的结果,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但是他说这个成果主要的不是这方面的成果,主要的成果是认识方面的成果,认识方面有三个最重要的成果,第一就是加深了所有干部,我们的官员,我们的学者对于科学发展观的认识。第二是加深了对防止经济增长出现大幅度波动和加强宏观调控的认识,因为过去我们以为建立了市场经济就不会出现过去那样的大幅度波动,实际上我们在2000年宣布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后,仍然会发生,而且怎么进行宏观经济的管理,这是一个课题。第三个成果就是加深对我国国情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认识,这个认识现在还在继续进行讨论,希望能够把这个成果巩固起来,这是一点在方针政策上今年需要一个总的背景。 第二,今年着重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节约型的发展道路。要走出这一条道路,现在看起来有一些事情是非常急迫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要纠正“要素价格”的扭曲,因为刚才讲到生产要素、自然资源、贷款这样一些要素,它的配置权利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掌握在各级政府手里,所以它的价格仍然保持着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扭曲,就是向下的扭曲。比如说土地的低价,甚至是无偿使用,自然资源的无偿使用,贷款利率零利率、低利率甚至负利率这种状态。这种状态就使得人们愿意用大量的资源投入去发展收入多,特别是财政收入多的一些产业。第二就是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型服务业。中国因为计划经济以后服务业的比例始终是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低于低收入国家的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有所进步,但是提高的不多,十五计划期间,服务业的比重在GDP当中的比重不但没有提高,而且下降。现在我们服务业的比重只占GDP33%左右,当然统计上有一些问题,可是即使把这个校正过来,我估计也不会有多大的改善,特别是是生产型的服务业。于是我们就出现这样的情况,在这个很长的价值链里面,我们主要从事的就是附加价值最低,利润率最低的加工部分。所以就有一句话,说是我们耗费资源,破坏环境,还背负着一个倾销的恶名,但是利润的大头都不在中国人手里,都没有留在这一块土地上。 第三就是要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各个产业。最近五到十年,我们是大力提倡信息产业的发展,但是跟整个对于产业发展的认识误区几乎是相似的,在其他的国家IT产业里面,硬件部分和软件、服务的部分比例大致上是3:7。我们这里面反过来,一讲起信息产业就是电脑、外围设备、硬件,跟刚才讲价值链情况是一样的,而不是着重用现在信息技术渗透到各个产业去改造各个产业,来提高整个经济的效益。但是所有这一切,归根到底,不管是改善宏观调控还是提高经济的效率,都取决于机制和体制,也就是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问题是具有根本意义的。所以温家宝总理提出来2005年将是“改革年”。他这个说法得到各界的热烈地相应,因为大家都认识到这是问题关键中的关键。我就不具体说了,根据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有一个全面改革的要求,这中间我认为最重要的大概有四点:1、国有经济的布局调整和国有企业的股份化改革。这方面的改革十五次代表大会、十六次代表大会都有明确的规定,但在去年第三季度的时候它似乎有一些思想混乱和动摇。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申了历届中央会议和国务院的决定,要坚持下去;2、如果说经济里面最薄弱的环节就是金融体系,这个方面改革今年一定要做成成效;3、就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4、很关键的就是政府自身的改革,怎么用适合于市场经济来规范自己的活动,这是决定我们其他方面改革能不能成功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政府自身的改革是革自己的命,革自己的命是比较困难。 谢谢! 主持人: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问。 提问:我是来自韩国的宫特立,在你刚才的发言中,我觉得你提到在生产品的通货膨胀指数和消费品的指数这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差距,就是说在能源交通方面的瓶颈,所以生产价格上升很快,但是你们消费品的价格似乎通货膨胀并不厉害,也就是保持在2%左右,就是成本方面的上升压力没有传递给最后的消费品。这样中国的公司他们的盈利率实际上盈利的空间就被挤压了,特别是有一些中国公司他们如果主要在国内市场销售,而不是面向海外那些出口市场,那么他们的利润空间就受到了压缩,我想请你来对这个问题做一个评价? 吴敬琏:这是在2003年争论,认为没有出现过热的一个很主要的论据。说CPI在当时只在零上稍微高一点,当时我们就提出来这有几种可能性,当货币供应总需求扩大很大的情况之下,有几种可能。一种可能就是PPI很快就传到了CPI,经过一段时候传到了CPI,消费物价指数就上去了,就变成很明显消费者所感受到的通货膨胀。第二种可能性就是传到不过去,因为我们对消费物价指数还是有相当的控制,或者是有其他的原因,因为我们现在的需求结果是很扭曲,就是因为我们的需求扩张,主要是投资扩张,而消费,特别是农民的消费上不去,上不去它就传导不到CPI,这个时候会发生的问题就是我们的生产者盈利大量被吸收了,甚至出现亏损。第三种情况PPI涨了一段以后又下来,也没有传到,或者是没有充分传导到CPI去,它会到哪里去?到(英文)里面去。现在是哪一种情况,我想哈继铭先生有很深的研究,他待会儿可以说。现在的情况大致上是三个渠道都有,我们看到现在CPI好象降了一点,比去年第四季度降了一点,但是要看到CPI里面农产品这个部分降了很多。但是由CPI传导过来的一些工业基础的消费品上涨的速度很快,即CPI提高的内容有变化,这个变化我们要充分地警惕,这是一方面。 第二,一些制造业的部门盈利减少,亏损增加也是非常明显的。现在我们看起来盈利总量没有减少,还在增加,但是你仔细一分析它是从哪里来的呢?从垄断部门,特别是在石油加工部门,这是因为全世界的价格上涨,盈利的来源。而加工部门现在感觉到非常紧张,原材料提高的很快,而他们的产品,特别是出口的产品,消费品品产品价格不大可能随着成本的增加而增加。 第三个因素就是房地产价格飙升,这跟长时间货币供应量过多有关。这个货币供应量过多还不是最近这四、五年的时间,已经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而最近央行的措施,因为居民现在对于房产价格上升怨言很大,央行对于房地产贷款的措施可能有助于此,但是如果这个市场价格下降,他会把流动性需求挤到其他方面去。 主持人:时间关系就到这,谢谢吴教授精采的演讲。下面我们请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司长郑京平先生演讲,郑京平先生他曾经是在日本、奥地利、美国、挪威等国进行一些学习和研究,曾经担任过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的主任,目前是统计局的发言人,他的发言应该是比较权威的。 郑京平:谢谢刘主席。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在这个论坛上就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及其发展前景做一个演讲。 首先我想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头两个月中国经济的主要指标,刚才吴敬琏教授把去年的情况做了一个回顾,我做一个补充就把今年头两个月的情况做一个回顾。首先看一下今年1至2月份的主要指标,在看中国1月份、2月份数据的时候,我想说一下确实我们应该注意,不要分月去看它,既不要仅仅看1月的数据,也不能仅仅看2月的数据,比如说我们的CPI,1月份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16.9%,2月份一下跳到3.9%,可能有人会问是不是通货膨胀的压力或者是通货膨胀已经显现了,因为跳动非常大,实际上是由于我们春节是在1月份和2月份之间相互变动的,按理说同比,也就是说与去年同期比可以把季节因素消除掉,而由于中国的春节在1、2月份变的,比如说2004年的春节是在1月25日左右,2005年的春节是在2月9日,我们知道春节的消费行为是不一样的,所以春节的时候往往大家的购买力和价格上涨都是高的,这个时候2月份显示出来的数据和1月份显示出来的数据都是不可比的,所以我们要看的时候要把1、2月份的数据累计起来看。 我们现在看一下主要的数据。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以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变动,大家可以看到工业增加值今年1至2月累计(这都是头两个月累计的数字),工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的增速要高0.3个百分点,它是16.9%,固定资产投资当然是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它的增幅是大幅度下降,只有24.5%,比去年同期53%降了28多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家可以看到今年是13.6%,去年是11点多,这是提高了,特别是实际的,如果把价格因素剔除掉以后,我们可以看到今年1至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上涨到11.7%,比去年同期高了2.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做是供给方面,后面两个都是需求的。下面这一组数字是进出口的情况,进出口总体来讲增长速度都还是比较快的,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1.7%,其中出口是36.6%;第二栏是出口,大家可以看到速度还是快的,比去年同期增速快7.9个百分点,一个明显的特点进口一下掉下来只有8.3%,比去年同期增速低了33.7个百分点,这是一个特点;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FDI)仍然也有8.3%左右,也比去年同期增速有所回落。第三张图是货币供应的情况,我不一一说了,最后这两个图一个是价格的情况,货币和价格的情况,价格指数今年是2.9,CPI的上涨幅度是2.9,这比去年同期也是高了0.3个百分点,刚才提到PPI是5.6,比去年同期也是高了2.1个百分点,当然PPI比四季度低2.3个百分点。最后这张图是贸易顺差的情况,去年1至2月份是贸易逆差80亿美元,今年是贸易顺差110亿美元。这个地方我们要看1至2月份的数据,从我自己的分析来看,我得出这样一些结果。 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来看,特别是供给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因为农业的数据还没有,其他第三产业的数据也没有,只好看一看工业,工业增加值的增速我已经说到比去年同期略微加快了一点点,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有了大幅度的回落,但是即使是这样的回落,也应该看到它是在去年同期增长53%的高基数上还增长了24.5%,这个需求还是比较强。刚才说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实际增长幅度也达到了11%点多,进出口是110亿美元,所以需求还是可以看到比较旺的。 第三个要点我要跟大家说的就是确实我们可以看一看CPI和进口的变化。CPI的上涨略微加快了一点,我想经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主要是这样三个因素:一个因素就是对比基数,去年CPI的上涨是从4月份开始加快的,特别是粮食和其他,在2003年四季度快了以后,到2004年一季度的时候,涨幅没有后面二、三季度快,这是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就是气侯的原因,我们知道今年冬天应该说还是比较冷的,尤其是在春节前后,这个时候使得水产品和鲜菜的价格上涨得比去年要高一些;第三个原因就是居住的价格,居住的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5.6%,加快了2.6个百分点。去年居住的价格也是从5月份开始逐步上涨的,4月份开始是3.8,5月份是4.6,一直到最高的10月份是6.8,所以居住的价格也是在后面涨的。所以说1、2月份CPI上涨2.6当中,其中翘尾有1.4,新增长是1.5,总的来说翘尾的因素所占的份额还是比较大的,这是第三要说明的。 第四要说明的就是从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句话,也就是头两个月继续保持了2004年以来平稳较快增长的趋势,开局还是不错的。这是我分析头两个月的数据第四个要点。 第五个要点这当中还有需要注意的问题。一个就是防止固定资产投资的反弹;也还需要防止经济增长继续加快;电力等供应瓶颈制约问题仍然有待解决。这个地方可能与一些人的分析和判断不尽一致,有一些人提出来是担忧经济增长速度是不是会下滑得太快一点,这个担忧从1、2月份的数据分析还很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而且现在从各个方面的需求,我们从刚刚结束的两会,以及各个省所制定的2005年的发展目标上来看,还有我们从刚才分析的结果三大需求以及生产的情况来看,还很难看出需要担忧下滑这样一个问题。当然其中有人可能也提出来进口在1至2月份突然增速下降那么多,只有8.3%,是不是也意味着国内的需求可能有一些不足呢?这确实有这样一个因素,但是并不是说国内需求不足,而是和去年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3%相比,今年只增长24.5%,这样一个相对的需求肯定是没有增长53%强,所以这是一个客观的原因,确实有这样一个因素在里面,但是我们知道24.5%也是相当高的一个因素。这里面大家可以看到与此相关的有铁矿砂、原油、成品油、钢材等这样一些产品,它的进口有的增长速度大幅度回落,有的干脆由去年的增长转变为今年的下降,比方说铁矿砂1至2月份进口增长38.2%,比去年同期回落了192.3%,去年是两倍多的增长,今年增速下来了;还有原油今年头两个月是进口11.6%,比去年同期增速回落35.9个百分点;成品油也是回落了16.9个百分点;钢材则由去年进口增长30%多变为今年进口下降7%,这些都是数字。当然刚才是由于去年我们钢材产能确实是大幅度增长所带来的,并不一定完全反映在需求上,这是第一个原因,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有关。第二个原因就是汽车进口保税政策做了一个调整,这使得汽车和汽车底盘的进口由去年同期的增长27.7%变为今年1至2月份下降55.3%。这主要是汽车进入保税区,原来你的汽车进口到保税区,先不征收进口关税,当你的汽车和汽车底盘出了我们自己的保税区以后再开始征税,今年改了,只要一进入保税区就开始征税,这样有很多汽车和汽车底盘的经营商就不愿意直接很快的进口,这是进口的一个原因;第三个原因就是大豆进口下降很多,由去年进口增长164.3%,变为今年下降29.8%,这也是一些原因,所以进口你认真分析以后可以看到是在去年的高基数上的一个回落,并没有太大的回落。 接下来我想简要地再把长期的问题做一个非常简要的回顾。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是否可以持续,这也是大家常问的一个问题,我的回答是如果这里面所说的高增长是指8%至9%,那么回答是肯定的,至少在今后5至10年都是有这样的肯定。说到原因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中国高增长的支撑因素,这里面我提到三个因素:第一是高投资;第二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第三是政治社会的稳定。 第一方面高投资,靠的是高储蓄和FDI大量流入。高储蓄大家从数据上可能都已经看到了,我们现在应该有44%的高储蓄,新加坡是40%多,当然高储蓄和高投资的形成不一样,新加坡也是44%,而美国的储蓄率只有15%,正常地说是18%,欧盟主要欧洲国家是20%左右,当然韩国和日本都还比较高,日本有26、27%,韩国也有30%几,俄罗斯也是30%几,这可能是东亚地区的一个特色,在这方面刘正义教授也有文章做过研究,确实是东亚地区高储区域是由于文化和历史背景造成,有这样一个因素,这是第一个方面。FDI的大量流入。因为大家看重中国的发展前景、市场以及投资环境。第二方面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指来自改革和开放,以及技术的使用,这个地方我们国家还是有空间的。刚才吴敬琏教授说到改革的诸多方面还可以释放大量的生产力来提高我们的劳动生产率。第三方面关于社会的问题,大家可以看到从我们现行的领导集体以及执政理念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不做分析。分析这些因素的变化趋势可以得出肯定的回答,也就是刚才我做出的回答,特别是值得注意的是高储蓄率可能会随着人口视窗这种黄金发展期的结束,10年、15年,我认为是20年以后,50、60年出生高峰现在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的时代,但是好在60年代出生的人是40、50岁的样子,还可以工作15至20年,这个时期一过可能问题会带来。比如说投资回报率问题,投资项目成功与否问题等等这是一些问题,但是最重要就是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好在很多问题现在中国政府都已经注意到了,而且也已经看到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且正在采取措施通过改革和开放向着正确的轨道上在迈进,因此我们还是有理由相信通过改革和开放,我们可以保证中国经济还能够持续较快的发展。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