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银行家信心指数走低 调控政策效果显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0日 16:13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2007 年第2 季度全国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

  2007 年第2 季度,由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统计局共同完成的全国银行家问卷调查显示:银行家信心指数降至历史最低,对未来宏观经济走势预期不乐观;银行业景气指数季节性回落,银行财务状况良好,盈利面扩大,银行业经营状况良好。

  一、银行家信心指数

  本季调查中,银行家判断经济运行“偏热”的比例大幅上升。认为经济运行 “偏热”和“正常”的银行家占比分别为67.4%和32.2%,经济运行“偏热”迹象凸现。银行家信心指数结束了前两个季度的反弹走势,本季大幅下降至36.7%的历史最低点,并继2006 年第3 季度后再度降至50%的临界点以下,这表明银行家对未来经济运行仍不乐观。在对下季预测时,57.8%的银行家认为经济运行将持续“偏热”,40.6%的预期 “正常”。

银行家信心指数走低调控政策效果显现

  二、银行业景气指数

  本季反映银行业总体经营情况的银行业景气指数出现季节性回落,但仍继续保持在69.3%的高位上,这表明银行业经营状况良好。调查显示,除银行存贷款利差收入受调整基准利率水平和流动性收紧的影响而略有景气回落外,其他各项财务指标表现良好,特别是以净手续费收入为代表的中间业务增长突出,银行盈利面不断扩大,银行业运营健康平稳。

银行家信心指数走低调控政策效果显现

  三、货币政策感受指数

  本季银行家货币政策感受指数(选择货币政策“适度”的银行家占比)降至55.8%。银行家对下季度利率水平上升预期强烈,同时预计下季度货币政策趋紧的比例上升至43.5%,其中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偏紧的感受最为强烈。

银行家信心指数走低调控政策效果显现

  四、贷款需求景气指数

  贷款需求景气指数创新高,本季度达到68.9%,首次超越2004年第1 季度68.8%的原历史高点。各行业贷款需求景气指数均较上季大幅提高,其中非制造业中房地产业贷款需求景气指数升幅最大,延续了第1 季度强势反弹格局。中、小型企业贷款需求增长强劲,其景气指数分别达63.7%和65.0%,明显高于大型企业。这表明中、小型企业对银行信贷的依赖程度较高,在几次加息资金成本显著提高的前提下,此类企业对资金的渴求依然旺盛。

银行家信心指数走低调控政策效果显现

  编制说明

  银行家问卷调查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统计局共同合作完成的一项制度性季度统计调查。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和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双方共同负责调查问卷的编制、调查方案和指标体系的制定、计算方法的确定;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负责银行家调查的具体实施、数据分析以及调查报告的撰写等;调查结果由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统计局共同对外发布。本项调查采用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式,对我国境内地市级以上的各类银行机构采取全面调查,对农村信用合作社采用分层PPS(与信用社规模成比例)抽样调查,全国共调查各类银行机构2850 家左右。调查对象为全国各类银行机构(含外资商业银行机构)的总部负责人及其一级分支机构、、二级分支机构的行长或主管信贷业务的副行长。

  调查结果反映了调查当季相对于上季的变化情况。报告对问卷中涉及的四个指标进行了量化描述,列示了对这些指标选项回答的占比情况和景气指数。其中,银行家信心指数为判断本季经济形势“正常”的银行家占比与预期“正常”占比的算术平均数;货币政策感受指数为判断货币政策“适度”的银行家占比数;银行业景气指数和贷款需求景气指数均采用扩散指数法计算,即首先剔除对此问题选择“不确定”的银行机构个数,然后计算各选项占比i c ,并分别赋予各选项不同的权重i q (“很好”1,“较好”0.75,“一般”0.5,“较差”0.25,“很差”0),在此基础上求和计算出最终的景气指数,即 。所有指数取值范围在0~100%之间,指数在50%以上,反映某一方面经济活动扩张;低于50%,通常反映其经济活动衰退。

    相关报道:

    央行:经济热度指数冲高 节能减排任重道远

    央行:城镇居民对物价满意度下降

    银行业:银监会处罚对银行负面影响有限

    相关专题:

    国家统计局公布5月经济运行指数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