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中国宏观经济监测体系面临挑战

2001年05月21日 13:30  中国新闻网 

  中国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福垣认为,中国社会转型,使宏观经济监测体系面临挑战,中国需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更为健全的经济统计监测体系。

  在近日举行的“首届中美经济论坛”总结报告会上,刘福垣说,中国宏观经济监测体系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其一,政府由计划者向监测者转变。

  中国目前已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市场已在资源配置中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决定中国经济趋势与走向的基本力量已来自市场。政府也开始从计划者向监测者、调节者转变,中国政府目前制定的经济计划是预测性与指导性的,与以往有很大不同。

  其二,关键经济指标由政府行为指标向生产者行为指标、再向消费者行为指标转变。

  当地方政府被赋予更多的决策权与企业的自主权扩大后,二者就成为决定经济走势的主要因素,消费者的预期作用明显加大。

  其三,宏观经济形势由只为政府所关注,转向为所有市场主体所关注。特别是金融、证券等企业,表现出对经济形势的充分关注。

  此外,在宏观经济预测分析方法上由传统的定性分析为主,转向开始借鉴和采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做法。

  刘福垣认为,经济预测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而中国面临的环境更为复杂。

  首先,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之中,制度框架尚未完全稳定,经济与社会结构变迁快,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变化迅速。

  此外,中国经济预测还存在统计指标体系尚不健全,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与透明度仍不够高,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效应评估还缺乏有效的工具等问题。

  刘福垣指出,健全的宏观监测体系是要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的统计体系,并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数据的处理与加工水平也应进一步提高。他认为,开放的经济要求中国有一个更为健全的宏观经济监测体系,以利于企业和消费者作出正确的生产、投资和消费的决策,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目前中国已有一些民间机构开始从事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预测工作,专家分析,经济预测业有广泛的市场需求,民营部门的介入有利于推动经济分析与预测业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 (中新社记者邓梅芳 周音)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
  • 体育李娜小组赛三连胜 首进WTA总决赛四强
  • 娱乐章子怡携汪峰为长辈贺寿 恋情再添铁证
  • 财经葛兰素史克行贿案后很多医生不敢开药
  • 科技水客团伙走私手机4.9万部逃税1400多万
  • 博客蒋方舟:写作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
  • 读书红灯照真相:义和团女兵们如何御敌
  • 教育奶茶MM纽约读名校演绎白富美人生(图)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
  • 周彦武:这次钱荒央行不会再放水
  • 马光远:北京低价自住房恐成腐败高地
  • JohnRoss:印度不会是反华联盟附庸
  • 周彦武:银行存款不再绝对安全
  • 齐格:国民党发金圆券为何3月就失败
  • 郑风田:为何流动人口不愿放弃农村户
  • 刘杉:宏观经济还靠投资唱大戏
  • 张捷:新快报头版请放人滥用媒体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