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半小时》:巨人史玉柱新编

2001年02月12日 14:23  CCTV《经济半小时》 微博

  前不久,在珠海爆出一条新闻,有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宣布愿意收购停工已达四年之久的巨人大厦的楼花。许多人重新从记忆里翻出了一个几乎被淡忘的名字――史玉柱[微博]。史玉柱曾说,他欠下的钱一定会还。珠海这家公司的收购楼花行为,幕后人是不是史玉柱?史玉柱真地成功复出了吗?2月10日,记者在上海东方电视台的新闻演播大厅对史玉柱做了专访。这是巨人楼花事件发生后,史玉柱第一次在电视媒体上亮相。

  四年前,巨人集团陷入危机,名噪一时的巨人大厦才盖出地面3层就被迫停工。这座烂尾楼也就成了企业界最具失败象征的标志。前不久,有关这座烂尾楼又传出了爆炸新闻: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要以现金来收购这座烂尾楼在内地的价值5000万元的楼花。这家公司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社会各界对此又是怎么看的呢?

  谈到倒下的巨人集团,史玉柱的心情是复杂的。如何面对过去,又如何重新崛起,史玉柱需要的不仅仅是资本,更需要的是勇气。面对史玉柱和巨人集团,有人觉得他的复出是必然,也有人认为他已经不可能再现江湖。同时,也有人讲,在史玉柱的身上,凝结了一代年轻知识分子的成功之梦和创业情结。史玉柱是一个传奇人物,他以软件起家创建巨人集团,此后涉足保健业、化妆品、房地产等等,他的每次商业行为,无不讲究气势磅礴,惊心动魄,就连他的失败,也败得悲壮。如今沉寂四年,史玉柱再次复出,他又会给我们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现在人们听到和见到的,大多是欠债不还钱。所以巨人集团的老总史玉柱,这次展开还钱行动,顿时成为上下关注的焦点。巨人集团欠债2个多亿,大家都已知道;但它还钱的时候,却做得静悄悄。巨人集团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明债暗还”的方式,史玉柱对此解释说,巨人的债务有三块,一块是香港部分,一块是买巨人大厦的老百姓,还有一块是巨人集团经营往来中的债务。史玉柱这样认为,要先让老百姓拿到钱,毕竟这些钱已经欠了很久。但做这件事的时候,最好不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尤其是媒体。史玉柱要还那么多的钱,这些钱究竟从什么地方来?他告诉记者,钱是从一家公司借的。当记者追问,对这笔借的钱他考虑在什么时候偿还?史玉柱说,这属于商业秘密。

  史玉柱向记者透露了他的还钱计划和复出计划。那么,新的巨人集团和重新露面的史玉柱,和四年前相比,到底又新在哪里呢?

  记者:很多人都知道有人给你出过一个主意,只要宣布巨人集团破产了,你所有的这些债务:欠大家的钱,无论是老百姓的、还是其他什么人的,钱都不用还了。

  史玉柱(简称史):这个很多人说过。几乎所有人都是给我出过这个主意。

  记者:这个办法你考虑过吗?

  史:讲实话考虑过,我也曾经动摇过。准备使用过,别人说多了的时候也动摇过。几次真心往下想的时候,想具体方案的时候,最后还是把自己拉回来了,自己曾经动摇过就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自己连买飞机票的钱都没有,住宾馆的钱没有,只能住招待所。那时候想过,想干脆,既然这么多人劝我用合法的途径把这个问题解决,但是最后还是自己战胜了自己。

  记者:你靠什么战胜了自己。

  史:靠什么战胜自己``````我也说不清楚我就觉得这样做不好,所以每一想把这个方案往下做的时候,想到一半然后就不想了。

  记者:破产的方式也是商业行为呀。

  史:对,我觉得做商人嘛,我觉得有两种商人:一种是奸商,另外一种是正常的商人。我觉得作为正常的商人,他应该是讲信誉的。

  记者:你靠什么说服自己了呢。

  史:自己当初承诺过,公开承诺过。既然承诺过,因为在很多媒体上我都说过,就在巨人刚出现危机的时候,突然让它破产这样的话,别人对我肯定是不信任了,将来你做什么事你也做不大,因为别人对你不信任,银行对你不信任,合作伙伴对你不信任。如果再有投资者不信任,如果是股票上市的话,股民再对你不信任,这个公司没办法做了。也有人劝我,有两种劝我,一种是这种方式:就是说你干脆破产了从头做,还有一种劝我:你干脆拿这一两个亿你到国外去过豪华的生活,这种我倒没想过,但这种劝我的人也挺多。

  记者:“欠老百姓的钱无论如何一定要还上”这好象不像一个商人说的话,我们感觉到有一种负罪感,作为一个商人这种负罪感是从哪来的。

  史:从哪来我也说不清楚,就是觉得自己``````我觉得是这样``````我现在我也说,我也是个商人。

  记者:商人很少有负罪感。

  史:商人也很现实。我是站在商人的角度,那我这个钱如果不还,我以后我也做不大除非我不做大了。出于商业的考虑,我觉得这两个角度都要求我必须把这个钱还上,当然在假设的情况下,我还要在中国做、我还要继续做大。

  记者:在商言商。商人的目的就是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史:对。

  记者:就算是为了信誉的原因,但是这个成本太高了呀。

  史:是。

  记者:你要花两个亿来还这个债、来买这个信誉,你买得起吗。

  史:那我现在已经买了。

  记者:买得起,假如你们这个事情做得非常的严密,也没有被媒体披露,悄悄地把这两个多亿都给还了,那还了之后,你会不会站出来宣布,就是我过去的承诺“欠老百姓的钱一定要还上”这个承诺实现了。

  史:会,这个宣布会配合我们公司真正站起来的那天,会那么宣布。

  记者:你站起来的标志是什么。

  史:我们自己定的站起来的标志,就是说我的基础产业已经很扎实了,就是后备产品也都基本到位,公司已经安全了。

  记者:突然史玉柱开始给大家还钱了,而且是两个多亿的钱这是个信息,现在信息被大家知道了,你要告诉给大家什么呢。

  史:这个信息应该是意味着,就是说我们要开始自己要重新做巨人的事业了。

  记者:还是过去的那个事业吗。

  史:是,可能法律上跟过去没有关系了,但是这个事业还是巨人的事业,就是我们还是要把巨人这个大旗打起来。

  记者:你过去的那个事业你现在的解释是什么呢。

  史:过去我们说使我们巨人成为一个东方巨人,使我们这个公司成为一个有一定的影响,能为国家和人民多做贡献的、有相当实力的这样一个民营企业。

  记者:十年前巨人创造过辉煌,四年前巨人跌入低谷。新世纪巨人从上海复出,一个新的巨人马上就要出现了是吗。

  史:是。有这个含义。

  记者:但是当时巨人集团给人的感觉已经无药可救了,是无药可救了,很多人觉得它是一堆垃圾,你为什么还要。你跟他们看得不一样吗。

  史:是啊。这个我们倒清楚,使用巨人集团这个名字实际上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从经济的角度、从商业的角度看确实不是很明智,因为巨人的形象是一个倒闭的形象。

  记者:巨人的形象在过去有污点的。

  史:对,在某些人看起来是这样的,这个在多数人眼里都是污点。

  记者:那么你为什么继续使用它。

  史:我想通过自己的一些实际行动把它擦亮。

  记者:未来这个公司的名字还会是巨人?

  史:还会是巨人。

  记者:你消失了三年多,那么巨人集团在很多人看起来也自生自灭了,在中国的民营经济史当中你们可以说是一个反面的典型,一个失败的例子。但是现在你又出来了,而且“巨人”马上也要出现了,能不能告诉我们你怎么能做得到。

  史:一个就是我过去的教训教会了我应该怎么做,第二个我觉得还是我们这些人的优点,我觉得就是有拼的精神,我们这三年没和外界见面,但这三年我是怎么熬过来的,是很苦的,没天没夜的,我们连年三十、大年初一都在那玩命。这些年就是这么度过来的。

  记者:你觉得人人都能够做到你这一步吗。

  史:我觉得可能做不到这么地去玩命。玩命我觉得做不到因为辛苦一个星期,一个月可能,三年的时间去那么玩命我觉得人不是很多,我觉得这是我们的特长。

  记者:你们现在又成了一个起死回生的一个案例,如果以后还会有反复的话,你告诉我你能活多少次。

  史:我没预测过自己的未来。我过去怎么“死”的这个问题,我们不知道思考过多少次了。这几年里我们预测我们未来如果要“死”的话有多少种“死法”。

  记者:如果以后再有反复的话你还能“活”多少次。

  史:还能活多少次``````还能活多少次``````就是还能“死”多少次`````` 记者:你就是说能死多少次就能活多少次。

  史:对。我想在50岁以前,我想“死”多少次,我还能“活”多少次,以后就不敢说了。

  记者:有这么一个历史悬念,很多人都说如果当初史玉柱从银行借到一大笔钱的话,他就会活下来,不会摔这个跟头,巨人还会在大家的面前。当初就是因为银行没有借给你们那些钱,是不是就是因为你们是民营企业。

  史:现在据说民营企业现在都可以到银行可以借钱了。

  记者:据说``````你们不还是民营企业吗,你还没有去借钱。

  史:我以后可能还不会在这方面做什么工作。

  记者:为什么,你一个企业怎么能离得了银行。

  史:是啊。我想可能走上市这条路之后``````我想使上市公司的负债率``````如果以后做上市公司,我希望我的负债率要低,我主要被过去负债负怕了,万一哪个现金没周转过来银行逼你债,再给你逼破产了。当然这个也可能是变了,这个问题还没来得及考虑。

  记者:巨人集团是你一个说了算。大家说这是民营企业的毛病,家族制或者是江湖气,新的巨人集团谁说了算。

  史:我估计到了明年我说了就不算了。

  记者:谁说了算。

  史:应该是一个班子,是一个决策班子,是通过大家投票来说了算,靠票数,我是其中的一票。

  记者:那是个什么样的班子。

  史:董事会。

  记者:你喜欢“豪赌”,过去盖巨人大厦的时候,一定要超过广州的那个63层的大厦盖一个64层,然后又盖到70层,然后市场营销。你要组织三大战役,然后你要爬珠穆朗玛峰,连登现在的广告都是这种非常巨大的,用最大号的字。你是一个极端的人,一种新的制度在公司里出现,你这种个性``````

  史:受到制约。

  记者:会不会和它水火不容。

  史:如果不改的话,就是我过去的这种行为、作风不改的话,会的。

  记者:江山易改。

  史:本性难移

  记者:这些东西会不会成为史玉柱创业当中最大的风险。

  史:按照过去的经验过来看是会的。

  记者:以后呢。

  史:就看我摔这一跤,我现在已经下决心了,我哪些地方要改了,那我以后还不改的话,如果哪天“市场”又起来了,我这个老毛病又犯了,这个有可能的。

  记者:到时候会有人开除你吗。

  史:有可能。董事会一开会不就把你开了。

  记者:有这种可能吗。

  史:这种可能性有法律上是允许的。

  记者:这也是你今天的一个承诺。

  史:我说如果是我(公司)要上市了,我计划今年年底做二板或者借壳上市,如果我(公司)上市了,我就是个承诺。

  记者:去年8月份,您说过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企业家,现在你认为自己是,还是不是。

  史:不是,我觉得还不是,我觉得我是比以前有进步了,因为“巨人”的总结,我把巨人过去这些教训,还没有做系统地去总结,我觉得总结完了之后我可能还会进步,到时候会是也可能永远不会是,但我觉得我在不断地进步。

  采访完后,史玉柱匆匆离去。钱的确开始还了,但70层的巨人大厦最终能够封顶吗?巨人集团即使重新崛起,它又会成长成一个什么样的巨人呢?这一切疑问也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最后的答案。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季建业长期被传双规 港媒曝其多位情人
  • 体育欧冠C罗两球皇马2-1尤文 伊布4球巴黎胜
  • 娱乐章子怡携汪峰为长辈贺寿 恋情再添铁证
  • 财经日本明治奶粉暂时撤出中国 称利益难提升
  • 科技来往秘邀大V测试 公众账号即将全面开放
  • 博客彪悍!成都女汉子半夜和男友打架(图)
  • 读书枉担恶名:李莲英为人低调为何还挨骂
  • 教育高校现“表白特区”引围观(图) 国考报名
  • 陈虎:房地产京7条突然出笼有何深意
  • 徐斌:那些不作死不会死的土豪们
  • 叶檀:北京自住型商品房估计不好卖
  • 周彦武:远超08年的金融危机明年爆发
  • 花木兰:美国将出现金融混乱
  • 钮文新:美国的失业率到底有多高
  • 王吉舟:湖南警方跨省抓记者大戏解码
  • 刘石:从央视乱批星巴克看定价误区
  • 张明:中国应如何多元化外汇储备
  • 周彦武:掠夺中产阶级的遗产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