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挑战麦当劳”到断送自己 红高梁快餐兴亡反思

2001年01月03日 09:13  新闻晨报 

  不久前,河南红高粱快餐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乔赢因涉嫌经济犯罪被公安机关逮捕收审。至此,这个曾被国内外近300余家媒体连续“爆炒”、宣称“2000年要在全世界开连锁店2万家”的“麦当劳[微博]的挑战者”———河南红高粱快餐连锁有限公司走下了历史舞台。

  商业运作创奇迹

  1994年,乔赢———一个胸怀伟志的人开始寻找挖掘财富的钥匙。

  在北京,“麦当劳”快餐店人潮涌动的景象吸引他在那里呆了整整一天!此后一年,北京、广州、深圳……凡有麦当劳的地方,都留下过乔赢的身影。他终于破解“麦当劳”兴旺之谜:一个响当当的品牌,一个营造欢乐气氛的店堂,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模式和标准化产品……为什么不能用中式食品制造出同样的效果?很快,乔赢看中了中原百姓百吃不厌的羊肉烩面以及当时轰动世界的中国大片《红高粱》。

  1995年4月25日,“红高粱”在郑州登场亮相。这个不足100平方米的弹丸小店日营业额从2000元逐步上升,不久就冲破了万元大关……开业仅几个月,“红高粱”已经名利双收。

  1996年5月,红高粱分店在北京王府井大街距“麦当劳”一步之遥的地方开张营业,“挑战麦当劳”、“叫板汉堡包”之类的新闻炸开了锅,“红高粱”一夜之间名声大噪。

  “挑战麦当劳”这个响亮的口号刺激了人们的胃口:“红高粱”店从早到晚都是爆棚满座,要求加盟的来信雪片一样飞来,投资者蜂拥而至……

  此后,与创办人头顶上的光环背道而驰的却是事业上的一败涂地:全国各店不久就仅剩天津一家,20多家加盟店大半夭折,仅剩的数家也已退化成没有任何风格的普通烩面馆。

  后来,“红高粱”的一位副总裁一语道出其中奥妙:“红高粱”在郑州走红,靠的是首家采用明亮店堂、快餐桌椅、收银机收款这种经营形式;在全国走红,靠的是“叫板麦当劳”这个新闻噱头。“红高粱”并没有真正具备叫板的实力,只是需要这个卖点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但吹起的气球没骗住别人,却骗住了自己,认为只要一个一个地去克隆,就能赢遍天下。“红高粱”的失败这时已经注定了。

  1997年初,一名专家被“红高粱”聘为副总裁。在专家眼中,“红高粱”以品种而言,作为主打产品的烩面全是汤汤水水,带不出店;98℃的热汤没有20分钟根本吃不完……这是快餐吗?就经营方式而言,从店堂装饰、员工服装、收银机收款等服务方式和其他细节,到处都是对“麦当劳”的幼稚模仿。

  他提出了一套卧薪尝胆的方案:收缩战线,放弃正在进行的半截子工程;避开新闻界,沉默一年;完成新产品研发、服务方式的特色化、中央厨房标准化运作3项任务。但这个方案立即被乔赢否决了,“红高粱”失去了重整河山的机会。

  在投资上,“红高粱”存在着惊人的浪费:

  郑州市建设路“红高粱”店,投资300万元,业内人士评估价值仅为80万元;海口店,投资280万元,评估价值仅60万元;深圳店,投资500万元,评估价值仅140万元;天津东站店,投资280万元,评估价值仅70万元……

  截至1998年底,公司投资兴建的各地分店相继倒闭,此时负债总额已高达3600万元。《大河报》供稿

  是非成败专家评说

  2000年12月11日,河南省青年经济学专家史璞先生对“红高粱”进行了客观的剖析。

  史璞认为,“红高粱”的成功有四个因素:

  第一,主要决策者刻苦钻营;第二,当时紧紧抓住了市场机会:挑战“麦当劳”第三,连锁扩张的认识理念超前第四,乔赢敏锐的思维和策划能力。可以说,乔赢等人的努力、好的战略定位及宣传成为前期“红高粱”成功的要素。

  遗憾的是,“红高粱”没有准确地把握自己,没有把机会转变为踏踏实实的经营。作为一个企业家,乔赢过虚不务实的经营思想和不按游戏规则出牌的做法毁掉了“红高粱”。人们所认知的“红高粱”其实是不存在的。名气大增之后,纸上的规划和效益使“红高粱”分不清现实和远景的区别,把几年之后可能出现的经济效益“提前贴现”,终于坑害了自己。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季建业长期被传双规 港媒曝其多位情人
  • 体育欧冠-梅西扳平巴萨1-1米兰 切尔西3-0
  • 娱乐赵忠祥谈高薪:看我工资单?央视非暴发户
  • 财经人民日报刊文:房价上涨不能归于调控不力
  • 科技苹果发布iPad Air及视网膜屏iPad mini
  • 博客彪悍!成都女汉子半夜和男友打架(图)
  • 读书忘年之恋:李宗仁娶少妻婚后甜蜜(图)
  • 教育萌汉子千元打造最潮男生宿舍 国考报名
  • 钮文新:美国的失业率到底有多高
  • 王吉舟:湖南警方跨省抓记者大戏解码
  • 刘石:从央视乱批星巴克看定价误区
  • 张明:中国应如何多元化外汇储备
  • 周彦武:掠夺中产阶级的遗产税
  • 苏鑫:诺奖得主咋看中国房地产泡沫
  • 徐斌:未来你希望孩子移民哪个国家
  • 叶檀:房价上涨到令人绝望
  • 李迅雷:中国稳增长无助化解金融风险
  • 黄祖斌:中国没有征收遗产税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