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大代表于汝民:推动天津港建设成为自由贸易区(2)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0日 09:36  中国经济网

  主持人权静:非常感谢于总,刚才听完于总一系列阐述,可能在十二五期间天津港的发展真得是综合战略,涉及到方方面面,无论规模还是等级,相关的配套服务,金融服务,包括技术的输出。确实港口是经济发展的制高点,真的是带动了方方面面的发展。说到这点,有另外一个联想,港口既然这么重要,它的做大做强无疑是更加重要,刚才说到规模在 于汝民:推动天津港建设成为自由贸易区 媒体来源:中国经济网 十二五期间以后做到5.5亿吨,除了单个港口的规模增加之外,是不是港口之间的整合也是未来一个大的趋势,我们也非常关注,这几年整个渤海湾几个大的港口发展势头都很快,同样在渤海湾,他们之间的竞争和合作的关系是怎么样的,有没有可能进行进一步的强强联合,产生更大规模的港口?

  于汝民:港口现在的发展,如果从经营集中度的角度来看,现在进入第二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大家分散建港,有条件的地方从自己的需要出发,开始建设发展港口,这样造成了港口建设的分散,港口建设资源的浪费。现在很多人都意识到港口经济必须有规模的效应,就是非常分散是不行的。现在基本上以行政区域来进行港口的组合,比如辽宁、河北、浙江,都进行这样的工作,刚才提到的宁波舟山港是世界第一大港,也是中国第一大港,把宁波和舟山整合在一起。但是这种整合的显著特点是靠行政的力量,是在行政区域内的整合。我认为今后港口资源的整合要进入第三个阶段,就是靠市场的力量,靠资本的力量,靠市场的力量,就是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进行资源的整合。同时不是靠行政的捏合,而是靠资本的收购、兼并,来进行。我们会进入第三个阶段,但是现在还是在第二个阶段。

  主持人权静:可能从行政的捏合到市场化的资本式的整合,需要很长的过程,但是这就是中国的改革,市场经济的方向所在,必然趋势。但是在这个趋势实现过程中,不得不提到为什么会以地域的行政力量来整合,就是因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利益的诉求,也都有自己利益的考虑,尤其是港口是属于地方经济下属的经济制高点,所以在打破行政捏合,进入市场化的整合,它需要克服哪些问题,这个难度到底有多大?

  于汝民:首先来讲,是我们国家的经济体制,我们国家的经济体制财政是以区域划分的,这样的体制必然造成大家分灶吃饭,分灶吃饭的好处是大家积极性都很高,不好处是大家都注意自己的灶,不注意别人的灶,这就是它的问题。以市场的力量,资本的力量进行港口资源整合的时候,首先在我们国家经济体制层面上,应该改革,进一步地深化。当然它也有一个兼并的企业和被兼并的企业,这些领导层对于兼并的正确认识,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但是我坚信在国际上这么多的企业没有行政的力量,完全是靠市场的需求和资本的力量进行兼并,都能够行得通。中国既然已经确定了市场经济的取向,我相信在国际上出现的情况,在中国照样会出现。

  主持人权静:有没有人会对您有挑战的说法,同行当中,聊起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家会不会说于总天津因为你是属于的天津直辖市,你没有更大的行政区域作为兼并的舞台,所以你更提倡以打破行政,更多市场的手法。就是说质疑的声音现在目前会集中在哪里?

  于汝民:这个很自然的,比如河北省在自己的行政区域内进行整合,就需要一段时间。辽宁、浙江都会有他们的文章可做。天津港是没文章可做。

  但是在天津市这个范围,天津市委市政府已经意识到资源整合的重要性,因此已经确定在天津市范围内,是以天津港集团为主体进行资源整合,这点已经确定了。我相信随着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强的港口兼并弱的港口,这是必然的。如果说我们不能兼并别人的话,我们也欢迎别人兼并我们,他只要足够大,能吃得动就可以。

  主持人权静:这个开放的心态您是有的?

  于汝民:我有。

  主持人权静:我们来畅想一下,如果未来港口的发展能够真正按照市场和资本的逻辑去配置资源的话,未来的兼并是什么样的模式?并不是说我们同样属于浙江,就互相兼并,而是说我们有同样的核心业务或者能够进行产业整合的机会,我们才兼并,是这样吗?

  于汝民: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中国的港口界也不要把眼睛全盯在国内,国际舞台也很大,我们可以走出去,我一直在提倡,当我们国家的企业走出去的时候,要采取集团军的方式,所谓集团军的方式,比如现在大家有的企业到国外去买矿山,有的人去买森林等等,但是买了之后发现,这矿运不出来,没有铁路,没有码头,包括森林也一样。我觉得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时候,应该发挥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可以集中力量,国家可以进行协调,采矿的,修铁路的,运营铁路的,建港口的,运营港口的,一块走出去。我们到那里去,买矿山,开矿的同时,修铁路,运营铁路,建码头,运营码头,有船队,把矿运回来,这就可以了。我们中国的企业走出去一定不能单打独斗,一定是采取集团军作战的方式,这样才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中国港口企业整合的问题,也不要把眼睛只盯在国内,我们放眼世界,我们还有很多可以大有作为的地方。

  主持人权静:不难听出于总心中对未来港口的发展有非常宏伟的蓝图,特别想问一下您具体的计划,下一步天津港在兼并上,打算做什么?

  于汝民:说实话,这个问题非常敏感,我们最近几年也在做一些探讨,但是没有成功,我们并不气馁,有的要继续探讨,同时我们也在做一些物流网络的建设,这也是走出去。比如上海港在长江沿线布点,我们在腹地,腹地没有水,长江沿线有水,有港口,在腹地建了污水港,我们建设物流的节点,也是一种走出去。不一定是盯着建几个泊位,我们整个港口是物流体系的环节,我们在这个环节上,还可以向外做,把我们产业链做长,把价值链做长,这也是大有作为的,这是一个方面另外我们眼睛也盯着国外,我们有些项目也在谈判当中。

  主持人权静:非常感谢于总跟我们分享关于兼并方面的想法。接下来往内看,刚才都在往外看,怎么样把港口所在的这一亩三分地经营好,也是于总考虑的问题,现在已经看到滨海新区政府提出在2015年建成北方的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在这两个中心当中,天津港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特别要说的在港口本身的经营跟发展方面,有什么新的思路?

  于汝民:我们在建设两个中心当中,特别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当中,我们是承担着核心载体的功能,所谓核心载体就是通过港口把航运中心的基础硬件东西做起来。到现在为止,所谓的航运中心是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像伦敦那种类型,深圳是港口服务型的航运中心,他也没有港口。在伦敦注册的船务公司也不是非常多,主枝是高端服务,比如说发布信息,波罗的海航运指数在伦敦航交所发布的。同时还有一些法律的诉讼、保险,这些东西是放在伦敦的,包括航运的金融服务是在伦敦的。因此我把它起个名字叫港航服务型的航运公司。再一个像新加坡和香港,是港口和航运主导型的航运中心。限于发展阶段,我们国家要建设的国际航运中心不是那种伦敦式,应该是新加坡和香港式的港航主导型的航运中心。在这方面建设当中,我们已经取得很大的成绩,我们港口等级提高了,港口的规模扩大了,港口国际化程度也提高了,我们港口的国际化,大量的船务公司,包括前十名的集装箱公司在天津港都有投资,同时我们提出要按照国际化的标准来运行港口。这些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下一步,我们应该是沿着这条路继续地走下去。其中包括在功能建设方面,我说的建设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建设非常有力的支撑。

  主持人权静:您说到这点,我们都觉得给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尤其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想到港口的时候,可能它的第一反映都是无数的大的船舶,很多集装箱,都是非常硬的硬件集成的载体,刚才于总给我们一个新的思路,港口也可以在更多的软件跟服务方面有更多的作为。

  刚才说到伦敦目前来说对于天津港来说并不是努力的方向,因为那个还要更远一些。如果新加坡的模式是下一步,伦敦可能是再下一步了。虽然还比较远,但是不能放弃这方面的努力,因为迟早要做那些事。我们注意到天津港在金融服务方面和软件方面这两年有很多创新的做法,能不能再详细讲一讲。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