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过半博鳌嘉宾称房价会涨 多数认为人民币会缓慢升值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12日 02:43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4月12日早间消息,新浪财经用三天时间对多位博鳌嘉宾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过半嘉宾认为房价还会涨,八成受访者认为人民币还会升值,关于是否会发生通胀,嘉宾分歧较大。

  针对上述博鳌亚洲论坛上被讨论最多的话题,新浪财经设计了《博鳌热问题》调查并向博鳌论坛嘉宾征集看法,受访者包括政府智囊、中外企业家、金融家、媒体领袖和大学教授等等。他们来自金融、IT、传媒、农业等多个领域。

  过半接受调查博鳌嘉宾认为房价还会涨

  在参与新浪调查的24位博鳌与会嘉宾中,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房价虽然很高,但还是会继续上涨。给出如此判断的有15人,其中包括著名经济学家赵晓、联交所李小加等。包括中欧商学院院长项兵在内的4人认为,目前房价太高,会面临下调的可能。

  仅有两人认为目前的房价不高,还会继续涨,一家大型国际银行总裁认为目前房价不高的理由分别为各地情况不同,罗兰贝格亚洲区总裁常博逸认为房价虽然与人们收入相比高,上海北京等城市与伦敦香港等大都市比则并不高。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位都非是非中国大陆人士。

  而中欧商学院教授许小年甚至放弃了对上述问题的阐释。

  截至4月11日23点35分,在新浪财经网络调查中,参与投票的网友中有62%认为房价仍会上涨。具体数据显示,有14369票投给了房价仍会上涨,房地产不会崩盘,8818票选择部分城市房价存在泡沫风险,房价会下跌。

  八成受访者赞成人民币缓慢升值

  在美国一路口诛笔伐的“逼宫”和中国政要的奋力反击之后,人民币升值的问题随着美推迟发布汇率政策报告和中国六年首次出现贸易逆差更加备受关注。虽然幅度和时间尚未明确,各界人士多数对人民币升值已达成共识。

  这些精英中有20人对“人民币在未来半年内是否应该升值?是一次性还是缓慢升值?”这个问题作了回应,其中16人,也就是80%的问卷填写者认为人民币应该缓慢升值。这些人包括清华紫光总裁李志强,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总干事王波明、戴尔(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裁闵毅达等等。

  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赵晓认为人民币“应一次性升值”,大连獐子岛渔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厚刚等企业家选择“暂时还不应该升值”。

  两名认为人民币暂时不应该升值的人士均为中国企业家,他们所领导的公司一家是外向型的民营企业,另一家出口业务占到了全部业务的45%。

  经济学专家许小年幽默的写道,“应升值,但无所谓一次性还是逐渐升,关键是不能让对冲基金猜到我们的动向。”

  截至4月11日23点35分,在新浪财经另外一份网络调查中,参与投票的网友中有64%反对人民币升值。具体数据显示,有4186票投了反对票,2332票支持人民币升值。

  总而言之,大多数受访者认为“人民币缓慢升值”是最佳选择。下面我们该思考的该是人民币升值后对中国和世界经贸的影响了。

  对通胀预期分歧较大

  另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则是通胀预期。

  《博鳌热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们对于“未来半年内中国是否有通胀压力”的问题显得分歧较大,19名受访者中有11人选择“有”,有一人选择“说不清楚”,而另外7人则给出了否定的答案。认为中国半年内有通胀压力的受访者占了57.8%。

  经济学家许小年、赵晓,阳狮锐奇集团大中华区主席李亦非等认为未来半年内中国有通胀压力;李小加、王波明,以及泸州老窖董事长谢明等人认为没有压力。

  针对同样的问题,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曾指出,过于迷信投资、消费、净出口这“三驾马车”,将使国民经济面临着资产价格膨胀和通货膨胀的双重危险,必须把注意力和工作重点转向长期增长存在的问题,即转向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提高效率等方面。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也在博鳌论坛上表示,中国央行首先的责任是维护币值的稳定,也就是说防止通货膨胀的出现和信贷的过度扩张。

  值得注意的是,通胀预期往往和宏观调控预期交织在一起。如果有受访者考虑到央行会采取的抑制通胀的措施,可能会由此认为中国半年内没有通胀压力。

  截至4月11日23点35分,在新浪财经另外一份网络调查中,参与投票的网友中有76%认为有通胀之忧。具体数据显示,有7969票投给了可能会发生通胀,2549票则认为不会发生。(安安 洁琳 丁蕊 发自博鳌 上海 北京)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