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谢佳扬魏革军解析2009中国十大并购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12日 14:16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2010年1月11日下午17:00时,德勤中国合伙人谢佳扬、中国金融出版社总编辑魏革军做客新浪财经嘉宾访谈,解析2009中国十大并购人物和事件。以下为聊天实录:

谢佳扬魏革军解析2009中国十大并购 媒体来源:新浪财经
图片从左到右依次为:中国金融出版社总编辑魏革军、德勤中国合伙人谢佳扬、 新浪财经主持人乔旎(来源:新浪财经)
图片从左到右依次为:中国金融出版社总编辑魏革军、德勤中国合伙人谢佳扬、新浪财经主持人乔旎(来源:新浪财经)

  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乔旎:亲爱的新浪网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我们今天的新浪嘉宾聊天室,我是主持人乔旎。今天请到了两位嘉宾,为大家介绍一下,我身边这位是《中国金融》杂志的主编魏革军先生,欢迎您的到来。

  魏革军:大家好。

  主持人乔旎:旁边这位是并购公会轮值秘书长,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谢佳扬,欢迎您的到来。

  我们知道刚刚2009年十大并购事件已经公布了,这次也是公布了十大并购事件和十大并购人物,我们也知道2009年的确发生了很多大事情,我们首先先请魏先生给我们介绍一下您怎么看09年这一年的情况?

  魏革军:2009年有许多有影响力的并购事件发生,意味着中国经济走出去的步伐在继续加快。我们刚刚公布了去年十大并购事件,从这些事件来看,海外并购的比例还是很大。另外,这些并购案例还侧重于资源类的企业。应当说这些并购案比我们预期的还是要差一些,我自己感觉。

  主持人乔旎:您觉得还应该更多一些。

  魏革军:对,因为在去年年初大家普遍预期世界经济危机加深之后,国外的一些资产大幅度缩水,大家普遍认为去年应当是中国企业大幅度走出去一个非常好的契机。但实际上比我们预料的要差一些。

  谢佳扬:对,在去年一年,其实我们有一个不完全的统计,去年11月中国并购市场一共完成的并购交易是260多起,其中国外的并购是32起,刚刚魏总所提到的,原来以为会有更多实现,现在看来跟我们预计的不同。这有一个过程,并购从意向到完成有一个过程,可能有很多并购的交易和并购最后合同签订和股权转移的完成,也可能在2010年有一个新的情况。

  主持人乔旎:还会有一个延伸,并购的事情并没有完成,只是说09年完成了一部分。大家之前也有一个说法,08年金融危机爆发,09年经济复苏,为什么还会发生这样一些并购事件?您刚才也谈到了我们这样的案件应该更多,现在还是有这样的说法,您怎么看?

  魏革军:因为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实力今非昔比,我们的企业逐渐的也走向成熟了,也迫切的需要走出去。实际上这么多年中国政府从政策上一直支持和鼓励我们的企业走出去,但是为什么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比我们预期的缓慢?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中国国内的市场潜力非常大,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非常快。即便是像去年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的经济增长仍然达到了8%以上的增长速度,国内的资本投资收益率很高。所以,我们的企业在很多情况下更多选择国内的市场。

  第二,走出去采取并购这种方式不像企业直接对外投资那么简单,它涉及到更多复杂的技术问题,包括法律问题,同时也有一些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方面的问题,法律问题等等,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一些。

  尽管如此,但是我们知道在这次危机之后,我们中国的企业相对实力还是增强了,特别表现比较抢眼的金融业,在世界前银行业的排名中,中国有很多银行名列前茅,我们具备一定的资产实力和资本实力。去年这些并购事件来看,我们企业走出去的愿望还是比较强烈的,保持比较好的势头,今后还会有更多的企业在一步一步走出去,但是这个过程也将是比较漫长的。

  主持人乔旎:可能有更多的企业也是需要走出去,我们也需要吸取一些经验和教训。两位嘉宾觉得目前来说有没有什么经验和教训去跟大家分享?

  魏革军:确实企业都出去很复杂,我们企业为什么要参与国际市场的一些并购活动?因为很重要的原因,我们通过并购开通国外市场,包括吸引更多的人才,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战略问题。但是从经验来看,企业并购最大的难处是文化的认同。比如我们走出去,包括国内有一些企业,包括我们的联想在前几年完成了重要的并购活动,但是不断有消息传来,实际上这个过程、这个路走得也不是特别顺畅,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文化认同非常重要。因为我们的企业和欧美的这些企业,包括欧美的一些企业成长环境不一样,在长期的成长过程中形成不同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上的认同感要做到具体是比较难的。另外一些规则,我们对市场规则的认知、法律的背景,这些都有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

  主持人乔旎:就是说我们可能在人才方面这些还是要注重一些,更多也要把我们国内的企业更多走向国际化,再去完成并购。谢女士您觉得呢?

  谢佳扬:魏总其实讲得很到位,并购这个过程中不光是并购方自身愿望和需求的一种需求,其实中国企业通过并购,希望走出去,根据德勤的研究报告,到09年的前三季度,我们的并购海外投资仅次于美国,是世界第二大对外投资国。我们其实行业和领域比较集中还是在能源、矿业以及公共事业这些方面。在这些行业中,我们自身在境内的管理能力和在资本市场的运作能力,和我们走出去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刚刚说自身的管理能力、文化的整合、对当地法律法规的认知能力,你首先有认知才有驾驭能力,这些都需要一个过程。但是我觉得中国企业通过出去来实现业务扩张的需求肯定是客观存在的,因为我们现在大家都知道政府也在鼓励,企业也非常活跃,主要目的一个是获取自然资源和提升自己的技术、管理水平、技术含量这方面。另外,希望并购进入一个新的市场。另外,希望进行金融投资和一些行业的多元化产业的投资这样一个架构。其实恰恰这几个方面……

  主持人乔旎:都是我们的弱项。

  谢佳扬:其实都是我们的弱项,或者在我们做的过程中,对于这个行业产业的了解的过程,以及管理的水平,再加上文化的整合,多方面的因素,所以我们最后并购是否能够达到我们预计的目的,能够是否真的成功,就是要用这些需要时间来衡量。

  主持人乔旎:而且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谢佳扬:是。

  主持人乔旎:是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改变人们的思维观念,包括文化差异,可能都是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去判断的。

  谢佳扬:是的。

  主持人乔旎:刚才我们谈到了09年有十大并购事件,我想首先问一下谢女士,您对09年十大并购事件中哪一件您印象最深,理由是什么?

  谢佳扬:从总体上来说十大并购事件,每一个事件都有它的一些特质。

  主持人乔旎:要不然也不能被选进来。

  谢佳扬:是的。就我自己个人而言,我是对吉利收购沃尔沃这件事情从头到尾一直比较关注,在市场上大家的反应,因为这个行业以及这个行业的影响力,也使得比较多的公众和媒体比较关注。原因首先它是中国的一个民营企业收购国际汽车品牌的一个重大的收购交易行为,它也反映出全球汽车制造业的格局正在因此发生一些改变。是不是能够像大家说的全球汽车制造中心以后就会从西方移到中国还为时过早,但这是一个标志,也是一个起点。

  另外,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可以看到,在这个社会行为中获得了商务部的重视和支持,说明政府在这方面也是有所作为的。

  另外,两个企业两个文化的差异真的是太大了。所以,并购后的整合我相信吉利将面对着重大挑战。我们也都在期待着这个并购能够通过整合各方面顺利进行,能够达到对吉利的期望以及对沃尔沃的尊重。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