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举例说:“比如一航和二航的重组,因为双方资产都很庞大,仅前期的资产评估、手续办理、人员安置、债务处理等都需要2、3年时间。”
事实上,这种重组方法现在受到的阻力越来越大。
“国资委起初曾有计划将某系统企业从5家企业减少到3家,但因为各方利益的决裂,重组未能实行下去。目前已很难采用这种重组方式。”一位国资专家表示。
在希望以大吃小的同时,国资委的另一种办法是平行兼并,意即合并同类项。
“比如把中煤国际和中煤科技合并,上面再加一个集团的帽子,集团领导人由这两个企业的领导班子组成,看起来不错,平衡了利益。但实际上,这种先有儿子后有老子的情况,本身就非常奇怪,下属企业不一定听集团的,徒增一层博弈。”上述国资专家表示。
看来,除去33家特大型央企,国资委对其他大型央企亦不能做到随心处置。
剩下的目标只能是规模较小、资产状况差的中小企业。
于是,最早于3年前,国资委开始设想成立继诚通和国开投后的第3家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并曾多次去汇金考察,希望自己操盘资本运作,以弥补前两家经营公司的缺陷,增强运作力度和权威性。
这似乎是国资委为快速缩减央企最为合理的选择。
不过,即便成立这家新公司亦一波三折。张文魁曾被国务院国资委数次咨询成立新公司方案:“3年间停摆多次。”他表示。
其中原因固然一方面是资金来源有限,但更重要的是,企业都不愿意进入这个资产管理公司。“都想自己发展,不愿意上面有人管,难度很大,这是国资改革下一步最大的难点。”
承诺的时间大限已近,并不容许国资委多做考虑。
目前,国资委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是,既然企业自身都不愿意进入资产管理公司,那么最终将选择哪些企业进入?
名单之惑
据媒体报道,国资委将把规模较小,经营亏损、不属于国计民生的央企装进这家公司。对此,国务院国资委一位人士对《上海国资》表示,原则上应该是这些企业。
“这是合理的选择,有利于加快国资布局结构调整,主业突出、发展方向明确的大的企业进入是没有必要的。象中石油中石化这种很强势的企业进去本身也将导致很大的问题,资产管理公司纵然是国资委亲自操盘,也不好管理。况且对于这类企业来说,再一次资本化,多一个管理层级有什么意义?”上海国盛集团副总裁林益彬对《上海国资》表示。
目前,国资委并未明确具体进入这家资产经营公司的企业和行业标准。
4月4日,有媒体报道,国资委正向包括华录集团、乐凯胶片等15家央企征求意见,是否愿意并入该公司。
据一位接近国务院国资委人士介绍,目前来看,3类企业可能最先进入“中投2号”。
“一类是科研院所。科研院所找不到合适的婆家,因为它们更多地承担社会职能,解决社会共性技术问题。比如中国钢铁研究院,很多技术来自于它,如果重组给宝钢,那么鞍钢、武钢怎么办?是否要搞重复建设。”上述人士介绍。
对于“经营亏损”的企业,这位人士介绍,并不能简单地认为,凡是亏损的企业都会进入。
“一些产品在市场是有前途的,只是经营不善,不会放进来。那样,换个经营者就能解决问题。”他表示。
这位人士说,放进来的亏损的企业,很大程度上是因产业结构调整或技术进步带来的亏损。“比如一些生产胶卷的企业,虽然上市,但效益很差,体量又小,会面临产业重组。”
此外,还将有纯竞争性企业进入。
“一些集团下有房地产业务,虽然单个效益不错,但国资委希望对这个行业进行重组和整合,因为这是市场竞争行业,没必要由国资委直接来管。”上述人士表态。
上海国盛集团副总裁林益彬认为,“小企业和亏损企业自我调整是不可能的,它们没有动力,有时也缺少支付调整成本的能力。国资委搭建这样一个平台以盘活存量,集约化地解决历史问题将有利于提高央企整体质量,在更大空间里平衡、调整成本,集中优势资源。”
但他表示,这个过程将非常漫长,不是建立平台就能办到的。
“国企铺摊子是很容易的,缩回来却很难。国资委面临的挑战很大。”林益彬表示。
操盘之途
目前国资委对具体运作“中投2号”方案尚未公开。
“目前的筹备工作仅限于先搭框架、定方向,得到国务院认可之后才涉及下一步如何操作,诸如如何运作、何时推动等细节都尚未确定。”一位接近国务院国资委的人士表示。
市场则早有预测。
曾受国资委多次咨询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张文魁表示,资产管理公司无外乎3类,一类是专门处理不良资产,类似华融等资产管理公司,一类是持股公司,上市央企股权多样化后,谁来代表持国有股份?国资委因为行政身份的尴尬不方便直接持股往往会考虑成立一家公司代表自己;第三类是做企业重组和产业整合。“有的央企业务同一,有的处于上下游,业务相关度强,但在竞争中自相残杀,整合起来后实力应会增强。”
张文魁认为,国资委新成立的公司是介于第一类和第三类之间。“既要进行企业重组,也要处理不良资产。”
众多专家亦认同此观点:“不太可能重新设立像诚通和国开投那样托管性质的公司,这两家公司运作不理想。”一位国资专家表示。
不过,虽然国资委明确公司定位,但自身操盘方式仍然有多种选择。
“一种是仅仅作为一个管理通道,重大决策仍然出自国资委,比如汇金公司对于各家上市银行,汇金只是为出资人提供合法身份,并不实质性操作上市银行;另一种是国资委与这家公司是一个授权关系,国资委仅作为宏观原则指导,具体企业的重组目标是由这家公司去实现。”上海国盛集团副总裁林益彬表示。
他认为,必定采取这两种路径之一种。
林益彬认为,两种路径各有利弊。“如果仅仅是作为一个管理通道,那么这家公司只是一个符号,国资委不会专门为设置一个符号而如此费时费力?”
他认为,国资委不太可能选择这条途径。
不过,如果授权经营,那么细节设置非常关键,授权多少,怎么授权,将来在管理体制上如何配套?”
他表示,授权经营最大的风险是, “如果驾驭不了,结果会比没有这家公司更糟,还不如不做。”
也许基于这种考虑,国资委希望由一位副主任兼任管理公司董事长。
不过,单靠人事安排显然不能轻易化解风险。“组织关系和个人觉悟是不能保证这家公司的运作态度和效果的,如果没有制度保证,这将是诚通2号。”
效果之争
目前,众多国资专家对中投2号抱有相当期待,但疑虑亦同时存在。
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副总裁徐菲对《上海国资》表示,“成立这家新公司符合国务院国资委做大做强央企的一贯思路。同时,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企业发展的环境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做资源整合是最佳时机,也符合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