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乡镇卫生院的鸡肋困境(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6日 15:18  中国报道

  而现在大多数乡村医生,非但不享受财政拨款,而且还没有被纳入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对于已经呈现出明显老龄趋势的乡村医生来说,他们几十年的默默付出,最后却只能黯然离开,特别是与民办教师“转正”后的待遇相差甚远,他们自然有不少怨言。

  2009年,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表示,乡村医生的养老问题,在北京、上海、江苏等地都在探索,这是个方向,等有了成功的经验,会慢慢推开。

  卫生资源极度匮乏

  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包括县、乡、村三级,一个基本的目标是,“大病不出乡,小病不出村”。但是,贫困地区的基层卫生院很难达到这个要求。

  2008年7月,王曙光带队深入贵州和江西等经济欠发达省的乡镇卫生院考察。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他用“资源奇缺”来形容当地卫生院的情况,“乡镇卫生院都是六七十年代的房子,几十年都没有翻修,有一些病房已经成了危房。有的几万人的乡镇,卫生院只有三四个大夫,医院没有验血、X光机等基本的医疗检查设备,连感冒都看不了。有的乡镇卫生院的病房没有空调,高温环境很容易带来感染。”

  卫生资源极度匮乏的问题,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乡镇卫生院,表现得尤为突出。

  这些地区大部分卫生院至今没有X光机、B超机,看病仍然靠的是温度计、血压计、听诊器等“赤脚医生”所使用的“老三件”。而一些地方的乡镇卫生院虽然有X光机,却没有人会使用,被弃置一旁,以致报废。

  越是贫困的地方,这种悖论就越明显。

  很显然,人才已经成为制约乡镇卫生院发展的首要因素。一方面,一些乡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收入极不稳定,有的连续好几个月都发不出工资,根本吸引不了优秀人才。尽管政府通过县级以上医院对口帮扶,或者特殊优惠政策吸引大学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但这些人至多待一两年就离开,解决不了人才短缺的根本问题。另一方面,乡镇卫生院自己培养的人才,也被吸引到条件和待遇更好的私人诊所。

  目前情况下,乡镇卫生院难以依靠自身的能力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不仅人员素质低,而且现有人员存在着偏老化的问题,在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很多医师,年龄很多都在50~60岁,一些卫生院出现后继乏人的局面。

  一些地方政府已在尝试乡镇卫生院改革。福建省邵武市通过率先建立稳定、长效的财政保障机制,将乡镇卫生院在编人员的工资、社保、医保、住房公积金等纳入财政统发,极大地减轻了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经济压力。邵武市的乡镇卫生院也呈现出新的生机,充分发挥了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职能。

  但对于多数经济不发达的地方政府来说,改革的力度很难达到理想状态。要改变乡镇卫生院的现状,实现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合理性,还需要中央政府开始发力。

  农村医疗重心下沉

  “我国9亿农民的健康问题,应该上升到国家安全的角度来考虑。”王曙光对本刊记者说,“只有农民健康,才能源源不断地向城市输送高质量的劳动力。农村医疗服务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还起到扩大内需的作用。”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