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费改税大幕拉开聚焦30万人撤岗分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5日 08:38  大洋网-广州日报

  今日,对于50岁的养路费征稽人员常明来说,是20年来最独特的一个“25日”——楼下的公路规费征收中心从没试过这么冷清。每月25日至下月10日之间本应是征收下月养路费的日子,也是全站100多人最繁忙的时段。

  倒计时,日趋逼近。2009年1月1日,我国成品油税费改革将正式开始,同时取消公路养路费等六项收费;并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车辆通行费。

  “这是大势所趋。”老常说。在轰隆的历史车轮背后,全国10万像老常这样的“编制内”征稽人员和20万二级公路收费站合同工,正在张望自己的命运。

  庞大人数的安置问题,曾被认为是拖延我国燃油税费改革步伐的因素之一。如今大幕终启,30万人何去何从?是向税务等部门“转岗”,提前退休,还是"内部消化"?

  实际上,伴随这些人员在舞台上退隐的不仅是工作岗位,更是一段长达22年的历史。在燃油税费改革正式前夕,本报特派记者深入将“撤岗”的群体之中,解密即将公布的安置方案内部信息,并试图从他们身上展现我国道路汽车交通改革的浩大实景。

  文/本报特派记者杜安娜、邱瑞贤

  老常是湖北省某地级市公路规费征收稽查处的主要负责人之一。面对迎面而来的安置,他还没有很明确的决定。2008年的冬天,让前途未卜的他很有些落寞。

  2007年百人收1亿养路费

  如今五层办公楼“走”了两层

  根据内部人士透露,燃油税费改革一旦正式开始,全国将正式撤岗面临“分流”的人员近30万。其中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养路费等六费的稽征人员,多为事业单位编制内人员;二是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站点收费人员,以合同工为主。

  具体到老常所在的征稽处,目前有编制的员工大约在120人左右。2007年,这100多人负责收取的养路费达1亿多元。所以,“我们的工作并不轻松。”他笑说。

  老常在自己工作了近20年的征稽处办公大楼里接受我们的来访。五层的大楼因为岁月的磨砺,已经显出一点斑驳的老态。

  面朝大路的一层大厅外,“××市公路规费征收中心”的大字依然十分醒目。

  在倒计时的日子里,看起来平静的大楼里实际上每天都在悄然起变化。今天,热闹了20年的一楼收费中心陡然变得冷清;而大楼内的其他楼层,也未尝不是在“改天换日”。

  这座大楼即将被分割成若干个部分,成为几个接手部门的共同财产。

  “其实步伐从前段时间已经开始了,在上一轮的人员分流中,已经有部分人员通过考试,进入当地税务部门”。他们带走了五层大楼中的两层。

  “剩下的三层,也会跟着人员走,按照惯例,人员与财产是按比例分流的。”老常说。

  安置渠道3种途径

  征稽处变身2种可能

  何去何从?会否下岗?最近让老常颇为纠结。他也看到媒体上登载,12月22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监察部、审计署等五部门联合下发通知,明确了取消公路养路费等六项收费相关政策,但是并未具体提到相关人员的安置问题。

  在此前的内部会议中,老常了解到上级相关精神,目前国家对征稽人员的安置大致方案已经制定,但各省市如何安排,具体细则还未出台。

  不过,12月19日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里,国家“转岗不下岗、待安置期间级别不变、合规合理的待遇不变的总体要求”给老常吃了颗定心丸。在该通知中,提到了安置的措施主要有三条,一是交通运输行业内部转岗;二是税务部门接收;三是地方人民政府统筹协调,多种渠道安置。

  “有些地方容易一些,比如说,安徽等地目前没有独立的征稽机构,征稽部门是公路局的一个科室,内部转换一下职能就可以了。”老常说,他所在的单位,则可能会整体转换职能或向税务等部门转移。不过就目前而言,具体的细则依旧不甚清晰。

  有业内人士判断,征稽处被“撤岗”后,未来有两条可能“变身”的路。

  一条是继续作为独立的机构,从征稽收费转化为综合执法、管理交通的职能。另一条,是归并到公路局,成立相对独立的机构,负责路政管理,抓“治超”工作。老常觉得,实现第二种“变身”的可能性较大。

  去税务部门,老常也不是没想过,“待遇肯定不低,而且稳定。”但是年龄让他不得不思虑,“我还有几年就退休了,当然能留在原系统内退是最好的。”

  去税务部门并不容易,要经过考试,“和年轻人相比,我没有优势”。他估计,“税务部门不可能消化这么多,税务部门本身的编制也很满,肯定不容易进去,全国税务部门能接收我们这些人员的1/3,就很不错了。”

  在征稽处里,有一些近几年通过公开招考来的大学生,“他们肯定愿意到税务部门去。客观来说,到税务部门肯定比呆在征稽部门有好处,我们的业务很单一岗位少,也很难再往上走,税务部门就不一样了,岗位多上升的渠道多。”老常说。

  从全国范围来看,正因为征稽部门业务本身相对简单,一直以来对从业人员的学历要求都不算高。实际上,近两年各地征稽部门才开始面对社会公开招考,“以前的老员工,很多都是交通系统员工的家属,现在基本上都通过各种方式拿到了大专文凭。”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学历比较低、年龄相对较大的人员将主要在交通系统内部解决;学历较高,年龄较小的,将分流到税务或其他部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