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荡时期的财富管理
谁动了我的财富?
2008年初,大多数财富拥有者、财富管理机构认为当前的混乱仅为其带来极小的风险。但是,到了年底,“恐惧已经占据上风”,新兴市场发现它们也不能幸免于难。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推出的2008全球财富报告,给我们展示了这场危机对全球财富、中国财富的影响。波士顿的专家将2008年全球财富预测下调14%,管理资产额达97万亿美元。中国成为新兴市场的龙头,与欧美地区相比,亚太(不含日本)已成为增长最快的市场。受到危机的打击,今年中国富人资产有所下降,一半的行业受到影响,房地产领域的财富进一步缩水,但其总体增长仍然强劲。
BCG估测,到2012年,中国百万富翁人数将达到858000人。
波士顿咨询公司授权刊登,有删节
财富的冒险心态不会停止
文 | 本刊见习记者 吴琼
波士顿咨询公司最近发布的全球财富报告,将2008年全球财富预测下调14%,但是,2008年中国则有望取代德国,位居百万资产家庭数量和管理资产总额第四位,中国富人将为动荡的全球财富市场带来机会。
《中国企业家》就经济危机时期的财富管理走向专访了波士顿咨询公司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邓俊豪。
《中国企业家》:在动荡时期,中国富人的心态有什么样的变化和趋势?
邓俊豪:在中国观察两大富裕客户群体:成熟企业家和新兴企业家。这些高净值个人客户的投资组合倾向于两极化:一类会认为现在是投资较好的时期,因为资产较为便宜,他们关注的是抄底;另一类客户则较为保守,他们心存恐惧,倾向于投资现金以及简单的产品以保持目前持有财富的价值。即使在2007年股市上涨、高风险金融工具受追捧时期,中国富人仍旧有64%的资产以现金、存款和债券形式存在。
经济危机关头,我对财富管理者有两个建议:首先,对于正承受压力的客户,私人银行要摸清客户的现状,使其在危机当头越发信任财富管理机构,例如有的房地产客户急于抛售楼盘以偿还银行大笔贷款,我们给他的建议是,万一业务出现问题时如何扛过这场危机;第二,在获取新客户上要关注高增长行业以及现状不错的行业,比如基建以及与消费相关的行业,房地产肯定是排除在外了,我们建议这些业务稳定、现金充足的高净值客户将资金投入市场以规避风险。
《中国企业家》:私人银行对中国富人的争夺战已经打响,如何看待中资私人银行与外资私人银行的竞争?
邓俊豪:中资私人银行与外资私人银行都在争夺同一个资产领域——中国高净值客户,这些客户具有多个账户,并且在多个不同的分支机构中接受服务,因此没有办法具体挖掘出这些人到底是谁。因此中资银行目前一方面需考虑,究竟有多少客户处于自己的商业银行份额之内。另一方面需要担心的是,一些客户很有可能已经被外资银行争夺走了,只是自己还不知道已经丧失了这部分价值。中资私人银行不能照抄海外的模式,我们期望他们能够从银行内部其他业务部门如零售银行、公司银行、投资银行等部门得到推荐,从而利用其丰富的客户资源、广泛的服务网络,提供专门满足中国高净值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有些应是中国市场独有的,例如个人是无法投资于收费高速公路的,但是可以通过信托公司间接投入其中,从而作为开发私人银行产品的一种工具。
《中国企业家》:中国大部分富人、财富管理者并未真正经历过经济危机,你有何建议和告诫?
邓俊豪:虽然目前保守的心态占据大多数,但是长期而言,冒风险的心态还是会回归,这种心态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003年的非典得到了验证,但此次会更倾向于一种更为平衡的方式,从私人银行获得投资组合顾问的服务。同时,有些人甚至不再踏入投资这个领域,此次危机使他们终于明白一个教训,市场不可能永远在成长,有时也会衰退。
    新浪声明: 此篇为精编网络版,欲知更多内容,请参见中国企业家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