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抄袭门再次引发公众师德争议热潮 洞悉其背后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2日 09:31  中国青年报

  10月8日,中国政法大学对卷入“抄袭门”的两位教授金仁淑和杨帆作出了停职反省、听候处理的决定。此事一经媒体报道,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

  早在年初杨帆就曾因跟女学生发生肢体冲突而卷入“杨帆门”,再加上之后的“博导虐博”、“教授骂人”、“范跑跑挨批”等一系列与师德有关的负面事件。人们不禁要问:师德究竟怎么了?

  师德问题引发九成公众关注

  频频见诸媒体和网络的各种师德争议对公众影响有多深?近日本报与腾讯教育频道联合开展的一项在线调查(共7327人参加),也许能揭示一些答案。

  调查显示,有41.3%的人表示今年经常关注有关“师德”的新闻报道或相关讨论,表示偶尔关注的占48.1%。两项相加,师德问题在今年引发了近九成公众的关注。

  引人关注的师德事件都有哪些?调查中,“范美忠地震时不管学生先跑”以31.1%的获选率,成为今年最受公众关注的师德事件。在汶川地震中,“英雄教师谭千秋舍命护学生”和“最牛校长叶志平保全全校师生”分别以19.3%和14.2%的获选率分列二、三位。此外,“杨经贵眼看学生课堂打架不管不问”、“杨帆教授和逃课女生发生肢体冲突”、“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虐博事件”和“北师大教授季广茂粗口骂人”也获得较多投票。

  爆粗口骂人、与人发生小的肢体冲突等,这些生活中的寻常小事,为何一与教师沾边,就能上升为公共事件?这其实源于大多数公众对教师这一职业抱有较高的道德期待。调查中,有61.9%的人认为“教师道德水准一定要高于普通公众”,而认为教师也是人,不必用“崇高”来要求的只占31.6%。

  “一个知识有缺陷的人可以用道德来弥补,而一个道德有缺陷的人无法用知识来弥补,教师师德的缺失对学生的影响远远胜过知识缺陷的影响。”山东省淄博市一位农村教师在投票后这样留言。

  师德争议井喷的背后

  “近30年来,公众对学校德育一直不满意,究其因,上世纪80年代认为是德育目标过高;90年代则认为是学生自身存在问题;到了新世纪,大家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教师身上,认为是教师职业道德出了问题。”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杜时忠说。

  对师德的不满,现已成为人们普遍的一种情绪。本次调查显示,30.9%的公众认为目前师德状况“较差”或“很差”,还有42.4%的公众认为目前师德状况仅停留在“一般”水平,而认为“较好”或“很好”的只占24.2%。

  有专家指出,人们普遍对师德现状不满,以及近年来与师德有关的争议事件越来越多,到今年达到一个“井喷”式的高潮,与当前社会背景和整个教育环境有密切关系。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督学、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表示,过去30年,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30年,但在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社会发展战略中,经济领域的管理理念、价值取向对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即把经济领域的绩效管理模式化地、片面地应用于教育管理之中,加剧了教育领域以升学为第一要务的极端功利主义倾向。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