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化肥限价:政策杠杆在市场博弈中力不从心(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6日 09:30 经济参考报

  销售环节“猫腻”多市场监控难见效

  生产企业被限价压得难以喘气,而农民照样在用高价化肥,那么谁是化肥限价政策的最大受益者?记者采访了解到,流通环节推高了市场价格。由于销售环节“猫腻”很多,价格监管显得力不从心。

  化肥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流通环节抬高市场价格至少有两条途径:

  一是将超过限价的部分计入运费和装卸费。据了解,目前大中型化肥企业产品直销率都很低,90%以上的产品卖给了一两家省级或有实力的农资公司,省级农资公司再卖给县市级农资公司,后者再倒给乡、镇、村销售点或个体户分销商。国家规定化肥批零差率不超过7%,但是运输及装卸费实报实销,化肥经销商往往就钻了这个空子:把超过7%的部分打入运费和装卸费,检查人员眼看着批零差率超过10%也无可奈何。化肥经过两倒、三倒,甚至四倒、五倒,最后到农民手里,价格自然居高不下。

  二是企业自己从“左口袋”掏出装进“右口袋”加价。甘肃一化肥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限价政策最终在生产企业那里变成了表面文章,很难限得住。一个简单的办法是,化肥企业基本都有自己的经销公司,卖给经销公司的价格可以严格执行限价规定,经销公司再往外卖,就无法限制了,再通过一些灰色手段如多收运杂费、一货多票、价内费用转价外等等,在看似遵守最高限价的表象中照样抬高了价格,于是就出现了管住生产管不住流通、管住批发管不住零售的现象,最终是化肥生产经营实现了“双赢一亏”:生产企业既享受政府补贴,又分享产品利润,销售商则赚到了差价,而最终的结果还是农民“买单”。

  另外,过去农资部门是农资销售的主渠道,国家只要通过农资部门就能有效地控制市场。而现在,这个主渠道的作用已大大削弱了,使化肥市场弹性加大难以集中管控,操作性变差,最终导致国家调控重拳打在了“棉花”上。在市场行为与政策杠杆的较量中,政策变得越来越“力不从心”。

  建议放开化肥价格农资补贴直补农民

  甘肃瓮福化工公司董事长高源等企业负责人认为,目前化肥企业也是原材料涨价的受害者,如果不从源头进行价格限制,仅从化肥企业身上设限,限价政策最后会落空。

  对今年的这次限价,化肥生产和流通界人士认为,由于企业方面不愿做亏本生意,价格干预最终将导致两种结果,一种是产量萎缩,一种是继续引发上游价格管制。前者不是政府限价的初衷,后者势必将化肥上游产业卷入价格“干预”链条,更加加大了调控的难度。

  针对目前化肥市场价格限又限不住、放又不敢放的尴尬局面,业内人士建议,既然补贴农资生产环节难以监管,政府可借鉴给农民发放粮食直补的做法,将过去对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

  记者了解到,1月30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说,最终取消对化肥生产企业的补贴和优惠政策,逐步地市场化,必要时给农民适当的补贴,这是发展的方向。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