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货币政策效果甚微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5日 03:20 第一财经日报

  货币政策效果甚微?

  对于货币政策治理当前的通货膨胀的效果,多位经济学家表示,货币政策治理通胀效果有限。

  斯蒂格利茨认为,面对不断增长的原油和食品价格,通货膨胀解决起来会有更大的难度,即使采取了措施,也不会特别影响通胀的继续增长,同时却会带来全球经济进一步放缓。

  樊纲认为,这种成本推动的价格上涨、收入型的价格上涨不是国内需求所决定的,“你治不了它”。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在控制通货膨胀方面,货币政策所发挥的作用不是特别大。“央行行长不可能控制天气,他是金融专家。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抑制通胀的措施,但是货币在这里发挥的作用,我认为并不是特别大。”

  对于采取货币措施效果有限的原因,刘遵义表示,主要是国内的储蓄率偏高,尤其是企业的储蓄率偏高。企业手上持有大量的现金,导致企业对紧缩政策并不敏感。刘遵义认为,此轮农产品价格上涨除了能源价格上涨和生物能源的因素之外,农产品正处于价格周期的顶峰也是重要的原因。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也表示赞同。郑新立说,根据计算,去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投资的资金来源中银行贷款只占18%,70%是由企业自筹,企业自筹资金中绝大部分是来自企业利润留存。

  扩大分红比例 抑制投资冲动

  刘遵义也建议,企业利润的分红上扩大特别是国有企业资本的分红比例,加快实行国有资本预算。然后通过政府途径进行消费,提高教育、医疗、公共交通、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投入。另外一方面,实行国有企业资本预算之后,企业持有的现金不足,要进行投资必须向银行借钱,有利于发挥货币政策的效果。

  郑新立透露,去年开始的国有资本预算今年将从100亿扩大到300亿。但是郑新立建议,这个数额能不能扩大10倍,甚至更高一些?“因为我算了一下,国有企业最近五年新增利润至少在3万亿左右。”

  刘遵义认为,在具体的农产品比如猪肉的价格调节方面,可以采取政府储备的政策手段来调节市场的供应,在价格较低的时候保护收购,而在价格较高的时候抛出增加市场供给。

  此外,刘遵义建议利用人民币升值增加进口降低通货膨胀的压力。从2005年7月以来人民币已经升值了15%,并且仍在持续升值。“但是临时短期内购买大量农产品是不现实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同一些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同。”熊剑锋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