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黄鸣曲线救国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1日 09:35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马吉英

  我这样想,如果我在管理上、在社会责任上出了名,有了声誉有了品牌,我的太阳能就好卖了

  黄鸣变得内敛了很多。起码,他自己这样觉得,也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我现在不再是开口闭口谈太阳能。如果我光讲太阳能如何如何好,而太阳能又没有什么新东西的话,大家对皇明的关注度反而会小。”身为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的黄鸣说。而在出现这种态度转变之前,黄鸣及其统帅的全国最大的太阳能制造商皇明太阳能集团,在行业里一度扮演着市场“教化者”的角色。如今,黄鸣似乎对这一角色开始有了新的调整。

  “我们也挺难的。为什么有时候避免宣传太阳能?就是怕消费者产生逆反心理。一旦有了这种心理,就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他就不买太阳能了。这是我不愿看到的。”黄鸣有些无奈。

  出于这种担心,黄鸣越来越多地以另一种公众形象出现。他说,自己开始“曲线救国”。

  “彰显”效应

  作为皇明太阳能集团的老总,黄鸣一度标榜自己为“彰显太阳能”流派。

  “在能源紧张的时候不能再‘做加法’,饮鸩止渴地增建电厂,扩大装机容量,应该‘做减法’,采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常规能源。算好能源‘加减法’,捍卫中国新能源自主权,从太阳能光热开始!”在黄鸣前两年的博客里,这样的激昂之语比比皆是。

  “以皇明为龙头的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已经打造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商业化模式,并因此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占据了76%以上的份额”,“皇明太阳能集团每年的推广量相当于欧盟的总和、北美的两倍多”,黄鸣习惯用这种表述,来展示皇明集团取得的发展成就。按照这种发展速度,黄鸣甚至放言,在“10年内,要把燃气、电热水器赶出热水器市场”。

  在通过博客、各种公开演讲大张旗鼓地为太阳能唱“赞歌”的同时,“教化式”的生存方式更是令皇明在行业中大出风头。

  十年前,当消费者不知太阳能为何物时,皇明就启动了声势浩大的太阳能科普万里行,如今皇明的太阳能科普万里行已行程8000多万公里,皇明自办的《太阳能科普报》至今累计发放已近1亿份。

  黄鸣的种种努力已经开始有所回报。

  目前,全国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商有四五千家,皇明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10%。“在同行业里,皇明的市场占有率绝对第一。”黄鸣对此有着十足的把握。

  他还透露道,在2007年,皇明的销售收入增长幅度达40%,而利润的增长比例还要大一些。

  “讲到太阳能故事,在世界上我不是最狂热的,我应该是最执著的。”黄鸣笑称。

  商人本分

  凡事利弊共存。

  对企业以及太阳能热水器大张旗鼓的宣传,在使皇明的曝光率和市场业绩一路飙升的同时,也把黄鸣置入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越来越多的声音开始质疑黄鸣在呐喊背后的商业性动机。

  当记者把这种质疑摆在桌面上向黄鸣求证时,他的反应有些出人意料。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