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从两会热点看科学发展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8日 03:14 金融时报

  记者 周剑初

  2008年是政府换届之年,适逢改革开放30周年,又是北京奥运会举办之年,也是“十一五”规划执行的关键年,因此,今年召开的“两会”就具有特殊的意义。在“两会”即将落幕之际,我们对“两会”内外的财经热点问题进行了一番梳理。这不仅是一种必要的回头看,也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和贯彻今年“两会”的精神,有利于做好今年及今后的财经工作。

  宏观调控:政府工作首要任务

  美国次贷危机的扩大化和年初席卷半个中国的冰雪灾害使中国经济面临新的考验,那么,今年的宏观调控会有所放松吗?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宏观调控放到了今年政府工作的首位,并指出宏观调控还要“加强和改善”。同时,报告还特别提到要注意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重点和力度,从而使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避免出现大起大落。

  经济增速是宏观调控的首要关注目标,在我国经济连续5年保持10%以上增速的背景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连续第4年提出全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为8%左右。人大代表姚建华说,“经济虽然仍处于平稳较快发展区间,但需要防止由偏快转向过热。国家今年继续确定8%左右的目标,是综合考虑了国内和国际多种因素,意在提示注意防范风险。”

  2007年,中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金融机构贷款、外贸顺差分别比上年增长25.8%、16.4%和50%,中国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仍然突出。韦苇委员说,“衡量经济发展,不仅要看速度,更要重效益;不仅要看数量,更要重质量。”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认为,政府应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稳定性,同时积极应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复杂变化。

  从紧货币政策:企业须积极应对

  面对今年宏观调控的严峻形势,国家决定今年要继续实行从紧货币政策和稳健财政政策。如何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可以说,金融调控任务非常艰巨。代表、委员们认为,应该加强从紧货币政策的宣传和解释,提高全社会的认同度,正确引导公众预期;加强“窗口”指导,引导商业银行均衡投放信贷;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不搞“一刀切”;要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做到“紧中有进”;财政政策应和货币政策互相配合、互相扶持。

  商业银行、地方政府和企业如何面对从紧货币政策?代表、委员们提出,商业银行在追求盈利的同时,应该顾全大局,承担起社会责任,主动适应利率、汇率、准备金率的政策变化,积极投入金融创新,努力拓展中间业务,改善资产负债结构,改变单纯依靠存贷利差拉动利润增长的盈利模式。地方政府和企业应积极应对,学会运用新的金融工具,扩大直接融资比重,采取多元化方式筹资、融资和避险;抓住国内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的机遇,扩大进口用汇,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紧缺原材料,降低生产经营成本;鼓励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走出去”。地方政府是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环节,应高度重视金融生态建设,不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CPI涨幅4.8%:防全面通胀任务艰巨

  防止全面通胀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政府工作报告在几处都重点讲物价形势,还有一处用了一页多篇幅讲控制物价,这是往年不多见的。”政协委员徐一帆说。

  2007年以来,受国内农产品价格和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影响,物价几乎呈现逐月走高的趋势,全年CPI达到4.8%,创1997年以来新高。但是,“目前造成物价上涨的国内外因素尚未发生根本性变化,物价上涨压力一时难以减轻。”政协委员郑祖康指出。特别是今年一季度大面积冰雪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物价走势不容乐观;国际上,油价突破100美元,美元不断贬值。这些增加了国内物价上行的压力。

 [1] [2] [3]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