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政协委员热议中国经济焦点话题(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7日 10:16 财时网-财经时报

  蒋超良:完善资产托管立法为金融市场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托管业务方面没有全面、明确的法律予以统一规范。现有的规定散见于不同监管部门颁布的行政规章或办法,该等规章或办法的效力层次不及法律;且规章或办法在托管、结算、风险管理等方面对托管银行职责的界定也不够清晰,商业银行作为托管人开展信托、保险、企业年金和资产证券化等资产托管业务缺乏统一、明确的法律依据。

  鉴于目前我国资产托管业务缺乏统一、完善的法律依据,建议立法部门尽快完善信托法律,将不同监管部门制定的相关行业规则予以统一,制订统一的行业规则,充实对于托管银行的权利义务界定,从而使托管银行更好地履行托管职责,最大限度地保护投资者和委托人的利益,确保受托资产的安全、完整。-

  能源环保:如何应对“落实难”

  农工民主党的提案认为:应对严峻环境形势迫切需要税收政策支持。现行价格形成机制,主要考虑产品的生产成本,没有将环境资源等外部成本“内在化”,无法改变生产者、消费者破坏环境的行为,无法激励环境治理,不能真实反映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

  我国现行税收政策初步体现了保护环境、限制污染的政策导向,与环保收费、财政补贴、环保专用资金等财政手段一起,在治理或减轻污染、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现行税种缺少针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或产品课征的专门性税种,即环境税。它的缺位既限制了税收对污染、破坏环境行为的调控力度,也难以形成专门用于环境保护的税收收入来源。

  通过多年的实施和改革,我国排污收费制度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征管体系,包括收费对象、征收范围、计费标准、征收环节等,为我国开征环境税积累了经验。我国开征环境税,可以在排污收费基础上,按照税收的模式进行改革,适度扩大其征收范围,提高征收标准,并纳入税收制度体系,拓宽其调节领域,增强调节力度,增加课征的“刚性”。

  1994年开始的财税改革取得了成功,已经基本建立适合于市场经济的税制。目前的改革重点正在转向地方税收体系的改革以及费税改革。这对引进环境税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契机。

  同时,经济实力增强也为开征环境税提供了物质基础。随着环境保护部门能力的加强,环保部门还可以提供技术上的支持。综上所述,在我国开征环境税,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张红力:建立绿色配额交易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德意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红力提交了《建立绿色配额交易———以机制创新促节能减排》的提案,建议建立绿色配额交易,大力推动节能减排。

  建立绿色证书制度是指通过绿色配额交易将节能减排变为市场化的长效机制,已在欧美国家取得成功经验。首先,政府应积极配发“绿色证书”,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其次,政府应对绿色证书定价,调控配授比例和配授范围,同时,政府应强制性规定能源供应商和消费者在能源生产、消费比例中必须配额一定数量的绿色证书。最后,政府应积极推进配额的市场化交易,使绿色证书可以在期货或现货市场进行交易,允许金融机构介入,使绿色证书成为金融产品,有效地将节能减排与金融市场进行优化配置。

  在具体操作环节,张红力建议,中国应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配额交易制度,应与能源电力的市场化改革统筹考虑,将政府补贴、强制义务、公平交易、自愿认购有机结合。与此同时,应同步建立配套的资本市场机制。-

  杨澜:关于推广节能建筑

  在我国,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27%以上,而且还在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加。目前我国新建建筑已经基本实现按节能标准设计,比例高达95.7%,而施工阶段执行节能设计标准的比例仅为53.8%。

  目前政府承担的主要是建筑设计审查和竣工综合验收的责任,主要是对房屋的安全性以及是否符合规划要求进行检验,但没有对于建筑能耗进行严格的审验、鉴定。建议政府对建筑的能耗等级进行检测、公示,让消费者有知情权和选择权,这也是对实施节能的开发商的鼓励。

  政府可以运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宏观控制房地产价格的前提下,对于不同级别的节能建筑,使其在市场上按照不同的价格出售。可以尝试通过政府津贴的方式来降低房屋的销售价格。国家可以根据最低节能标准(全建筑的65%)以上的节能投入给予经济补贴。比如,能够达到全建筑70%节能的建筑,政府给予高出最低标准的5%的节能建筑造价的20%-30%的补贴。

  2007 年国家开始着手清算土地增值税,政府对于减少占地,避免更多土地浪费采取了价格优惠政策,但对投资节能建筑的开发商来说,却没有这种优惠。这必然影响部分开发商投资节能建筑的积极性。我国税法曾规定凡是绿色地产,或者节能产品,只收5%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而普通地产要收10%,工建要收30%。在这一政策的作用下,1991年-1999年设计建造的住宅与1991年以前建造的住宅相比节能30%。遗憾的是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这一政策被取消了。建议对于经过认证的节能住宅可以对节能部分的成本适当减免土地增值税,以刺激房地产开发商的积极性。-

  税制改革:让财富调节更公平更有效率

  宗庆后:个税起征点应提至5000元

  全国政协委员、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在提案中建议,提高个税起征点至5000元,以降低工薪阶层税负,拉动国内消费。

  宗庆后在提案中表示,3月1日起,个税起征点上调至2000元/月,但这一起征点的调整依然没有回到原来设立个税的初衷。工薪阶层成为征收主体。目前物价上涨幅度远远大于个税调整幅度,起征点的调整明显落后,因此提案建议,提高个税起征点至5000元。根据目前的税率,即使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工薪阶层少缴的税额也只有325元。这一减少的税额,完全可以通过开征消费税来抵消。-

  张茵:降低个税税率留住高端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玖珑纸业董事长张茵认为:“按中国目前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个人每月收入超过人民币10万元,即以累进税率45%征税,而且没有合理的退税、免税政策,这高过许多欧美发达国家的最高税率。”

  张茵建议,把最高累进税率减至30%,使其优于其他发达国家;将最高累进税征税起点由10万元/月提高至15万元/月,同时相应提高各层收入水平累进税率的起征点。

  此外,还可以设定一个税收过渡期。比如,可以考虑设定一个五年左右的过渡期,在此期间内相关人员可以享受诸如个税税率减半的税收优惠;五年过渡期满后实现当地化,即给予相关人员与中国公民等同的国民待遇。-(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