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金融数据喜忧参半 宏观调控不得懈怠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3日 01:47 金融时报

  记者 李倩

  专家指出,现在的问题是本轮宏观调控实际上基本以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独角戏“为主。一旦美国经济出现萧条或是中国的对外贸易关系出现重大调整,都可能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造成很大威胁。因此,政府宏观调控部门的政策协同运作十分必要。

  9月12日,央行公布的金融运行数据显示,人民币贷款继续高增。8月份增加3029亿元,同比多增1160亿元。前8个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3.08万亿元,同比多增5438亿元。前8个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3.08万亿元,同比多增5438亿元。在人民币新增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占据了很大比重,这将成为支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依然过猛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外汇各项贷款增加77亿美元,同比多增33亿美元。

  实际上,伴随着近期食品价格继续高位徘徊,8月份宏观数据再创新高早已在众多机构中达成了共识。而在8月份经济数据发布之前,管理层也已流露出对此轮通胀和流动性过剩的担忧。上周,央行已未雨绸缪加快了政策出台节奏:特别国债、存款准备金率、定向央票三大回收流动性的调控政策鱼贯而出。随即

财政部也宣布,将在9月份分三期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1000亿元特别国债,并在第四季度发行另外1000亿元。措施的密集出台再次凸显了政府继续“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导向。

  市场人士指出,8月份249.7亿美元的高额外贸顺差在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同时,也加大了回收流动性的压力,央行可能继续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和卖出特别国债等手段继续回收过剩的流动性。同时,实际利率为负也支持了加息的必要性。天相投资顾问公司分析师表示,面对8月份高企的

  CPI,央行会通过进一步加息来降低全社会通胀预期,以抑制通胀扩散到非食品领域。他们认为,在核心价格的推动下,9月份数据仍会继续走高,而且由于翘尾效应,影响可能会持续到明年。中信证券分析师表示,央行调控通胀的决心已经很坚决,除了使用利率手段调控宏观经济外,政府还会继续出台行政手段,比如限价等。目前政府已经在各地对成品油、水、电、气等出台限价政策,鼓励粮食、生猪的生产等。此外,股票市场IPO规模的扩大也为吸收流动性作出了贡献。

  但是,尽管如此,受制于人民币与美元的利差、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国内贷款企业的承受能力,央行也不可能急速加息,即使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要考虑到金融机构流动性的承受能力。尤其是外汇储备的持续增长,掣肘着加息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给央行维持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难度陡增压力。

  专家指出,现在的问题是本轮宏观调控实际上基本以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独角戏“为主,其他政府部门的调控措施有尚未到位之嫌。经济对外部市场依赖性日益增强就是一个例子。统计数据显示,现在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远远超过了三分之一。一旦美国经济出现萧条或是中国的对外贸易关系出现重大调整,都可能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造成很大威胁。因此,政府宏观调控部门的政策协同运作十分必要。

  当然,在经济高速增长之时,维持负利率显然会过度刺激经济上行,增加经济运行风险。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也表示,央行正密切关注实际贷款利率为负的问题,并希望见到实际利率转为正值,并重申“对抗通货膨胀是我们的目标”。

  好在央行刚刚公布的数据尚有令人高兴的一面,货币供应量增幅较上月有所回落。8月末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8.09%,增幅比上年末高1.15个百分点,比上月低0.39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在近期出台多种回收流动性的措施后,持续在高位运行的货币供应量有缓解迹象。显然,央行今年以来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和抑制流动性严重过剩,先后7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4次提高存贷款利率,5次发行定向票据等手段的应用已初见成效。但是,人民币升值压力、流动性过剩、通胀持续走高等问题仍未能得到根本解决,对此,我们应保持清醒的认识。  

  相关专题:

  8月经济运行数据公布

  相关报道:

  8月CPI指数今天公布 央行行长担忧通胀

    8月PPI加速上扬 食品类涨幅创年内新高

    固定资产投资仍处高位 两高投资增长仍然较快

    八月份中国PPI增幅小幅反弹 未超出市场预期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