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担保企业谈中小企业融资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2日 17:06 《中国投资》
担保行业的健康发展,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前提。这是当下迫在眉睫的问题 担保企业谈中小企业融资 文/本刊实习记者 王晶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话题,用业内人的话说,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在中小企业和银行之间,担保公司起着一种桥梁作用。近几年,全国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如同雨后春笋,截至2006年底已达3366家。 信用之辨 担保业的功能在于增补了企业的信用。但新的问题接踵而至,担保难成为中小企业主的抱怨对象。如果说融资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担保难则是“瓶颈”中的“瓶颈”。 中小企业融资难,从客观上找原因无非是两点:外界对中小企业信用的认识误区及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中关村科技担保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利胜说,很多人对中小企业信用的认识并不公正。举例来说:中小企业数量占到全国企业总量的90%以上,如果将失信企业按10%计算,1000家中小企业中就有100家,而10家大型企业只有1家失信。笼统的数值差,给人们造成了中小企业信用差的错觉。 当然,中小企业在资金实力、抗风险能力、反担保物提供等方面都处于弱势,这是客观事实。 信用是成熟市场经济的标志,是市场交换的主要媒介,也是中小企业融资的基础。从长期看,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仰赖于信用体系建设。 北京晨光昌盛投资担保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启对《中国投资》说:信用体系建设在规范市场交易、维护市场秩序、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信用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的信用能力将逐步提高,他们获得担保贷款也将随之变得更为容易。 对于高科技领域的中小企业,比如“瞪羚计划”中的高成长性企业,失信情况非常少见,融资难的问题主要在于人们的认识偏差。 对于一般中小企业,其信用问题就不是那么乐观。以银鸿担保公司的经营实践为例,它的业务是为所有类型的企业担保,经过筛选后给予提供担保的客户,仍有一半以上的企业出现了信用问题。 中关村科技担保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利胜指出,评价企业信用最好的办法还是看它的成长性,而不能简单地说谁讲信用、谁不讲信用,也不应以大小或企业群体来划分,必须实事求是地认真分析每一家企业的具体状况。 谁承担风险 在承担风险问题上,担保公司经营的是信用,管理的是风险。担保直面风险是不容置疑的。但长期以来,担保机构与协作银行处于不平等的合作关系。 从银行角度来说,不愿主动承担风险主要出自两个原因:一是担保机构自身信用能力缺乏保证,银行无法控制担保机构的实际担保能力,感到自身的担保贷款可能形成实际上的空悬;二是银行过于依靠担保机构去评估中小企业的还贷能力,自身却不愿下大力气对贷款中小企业进行评估,以此回避风险。 尽管目前政府提倡“风险共担”,但实际运营中,真正能与银行共担风险的担保公司少之又少。于是,形成了“风险共担”的愿望和“承担百分百风险”现实的反差。 作为“融资中介”,担保公司对中小企业来讲是债权人,但面对银行又是债务人。如何甄别中小企业的信用品质和能力,是担保过程中必须细致解决的大事。 中关村科技担保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利胜认为,中小企业的强项在于其成长性,而非物权。对小企业特别是微小型企业,不能简单地分析它的物权,还应分析它未来创造的权利,也就是金融资产。 银鸿担保有限公司总经理杜丰持有相似意见:银鸿最关注的是企业现金流,企业要做的事情以及贷款用途。这些都是与成长性密切相关的。由于中小企业的财务不是很规范,担保公司无法按照严格的会计准则去考核它们,而是根据企业实际经营状况进行细致的入户调查。调查目的当然是详细了解企业的真实状况。杜丰强调说,“如果企业没有一个成熟的盈利模型,肯定不会为它提供担保。” 北京晨光昌盛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成立至今,提供担保的均为中小企业。晨光昌盛考察企业时,一直把成长性、发展潜力和后劲、未来的盈利能力作为重点,同时也很注重企业过去的信用记录。对那些前景尚不明朗或缺少信用资料的企业,则偏重于对实物反担保能力的考察。 呼唤统一监管 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还不完善,这是很多担保公司注重物权、关注反担保物提供能力的主要原因。 从长远考虑,以物权为主导的担保方式,并不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真正解。 张利胜所言,担保机构还是应以认识企业的潜力为主,对企业的第一偿债能力做出准确判断,在今后一段时间能够生产出多少还债能力,产生多少现金流。这样,担保公司才能最大化地规避风险。 当前,我国担保行业还处于无序而激烈竞争的市场状态。规范各类担保机构及担保业务的政策规章已经建立,但在风险管理体系方面还缺少规划。 此外,担保业良莠不齐,有的担保公司自身就存在巨大的信用问题。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担保公司的数量迅速增加。专家指出,随着市场的逐步规范,部分低质量的担保机构会在竞争中被淘汰。 事实上,担保机构也面临“两难”处境。一方面,独自承担绝大部分风险对担保公司构成巨大压力;另一方面,从实际业务操作角度讲,也存在着担保公司对中小企业的担保调查难、保后监管难、落实反担保法律手续难。具体说来,在担保调查难方面,现在很多申请担保企业,不能正确认识担保行业,在资金非常紧张,万不得已时找担保公司,并希望担保公司三五天就做出担保决定。 担保是高风险行业,只有对企业进行充分了解后,才能决定能否担保。在保后监管方面,有的企业取得融资后,不配合办理反担保措施的法律手续,与担保公司半年也难得有一次联系,对担保公司的保后管理也不配合。 在落实反担保法律手续难方面,办理抵押、质押登记、公证等手续的部门,政出多门,没有统一的规定与标准,大大提高了担保公司的交易成本,也增加了贷款企业的费用。 可以说,担保公司的两难处境也阻碍了担保机构的发展,难以为企业融资提供更好的服务。 政策性担保公司的经营目的是弥补市场机制运行缺陷,配合政府意图发挥其经济杠杆属性,提高社会总效益。这样的担保机构首要工作是为企业服务,其次才是盈利。但他们通常仅能在筹建之初得到一次性资金支持,缺乏后续的补偿机制。由于政府的大多优惠措施都针对财政性出资的公司(即政策性担保机构),民营担保公司就得独自承担担保贷款风险,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担保机构的健康发展。 从世界经验来看,担保机构搞得好,才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长久之道。业内专家指出,政府有必要建立一个统一平台对担保机构进行监管,从整体上实施风险监控,促进担保行业健康和平稳的发展。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