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研究报告称约61%储蓄分流资金进入股市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6日 05:28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朱茵 在今年的股市中,个人投资者的资金入市情况和投资偏好所带来的影响不可忽视,申万研究所在最近的半年度报告中从储蓄分流对股指的具体影响、投资者个人化的现象对此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总体上储蓄存款增长与实际存款利率成正比,与消费增长、商品房销售、股票投资成反比。2006年5月-2007年4月期间,平均储蓄存款每分流4.23亿元,上证综指上涨一个点。 储蓄分流与股指相关度高 统计显示:截至2007年5月份,储蓄存款余额达16.8万亿元,余额同比增长下降为9.7%;储蓄增长低于总存款增长,在总存款中的占比也下降。结构上看,活期储蓄存款增长快于定期储蓄存款增长;其中定期储蓄存款占比创历史新低,2007年一季度占比为63%。 储蓄分流了多少?申万研究所认为,分流是相对的概念。假设:基准储蓄存款增长,是在没有消费过快增长、股票交易明显活跃等因素干扰下,储蓄存款基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平稳增长。计算方法为:储蓄分流的规模=基准储蓄存款增长的余额-现有实际储蓄存款增长的余额。由此他们得出储蓄分流的规模在2006年5月到2007年4月约11300亿元。 储蓄存款分流分别去哪了?申万分析,总体上储蓄存款增长与实际存款利率成正比,与消费增长、商品房销售、股票投资成反比。计量分析表明:储蓄存款增长与沪深股市保证金存量增长为负相关关系,两者相关系数绝对值达51%,相关性较强。储蓄分流最为主要的去向是股票市场。而且根据模型,上证综合指数回归系数显示为负值,表明储蓄存款分流与股票市场价格上涨显著相关。根据前面计算结果,2006年5月-2007年4月期间,平均储蓄存款每分流4.23亿元,上证综指上涨一个点。按照模型结果,储蓄存款过快分流中约有61%左右的储蓄分流资金流向股市。 申万认为,当期储蓄存款分流加快,则表明投资者预期未来股价将持续上涨,储蓄分流可支撑后续股市创新高。但考察储蓄存款增长与股价关系,还应当考虑消费增长对储蓄分流影响,1999年-2001年行情前后,储蓄存款增长变化对行情波动具有明显的领先关系。最为显著的是,当2000年中储蓄存款增长开始恢复回升后,股票行情上升的动力即开始逐步减弱。 申万分析,目前阶段储蓄分流总体上利大于弊。有利的方面在于可推动直接融资发展、适当减轻商业银行负债过高压力、促进银行转变经营机制,并一定程度上促进消费增长,弊端有可能加大中小银行流动性管理压力,储蓄分流渠道单一可能助长投机。申万建议管理层可择机取消利息税,同时也可抓住机遇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取消利息税不影响存贷利差,但将使收益率曲线上移;无论何种政策都只能缓解过快的储蓄存款分流速度,对市场的影响取决于心理层面。 投资者个人化影响股价 几年来投资者队伍不断壮大,个人投资者的数量快速增长,2007年5月28日开户数突破1亿。截至2007年5月31日,个人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市值占无限售条件股票总市值的比例达60.76%,投资者结构有“个人化”的趋向。这也是投资意识的觉醒、投资渠道狭窄,缺乏合适的理财产品分享中国经济发展成果的必然结果。 从营业部样本分析来看,申万调查认为,新的个人投资者具有的特征为:以趋势投资为主,不以获取红利为目的,主要以获取市场差价为主,资金个人所有,灵活机动,熊市中不需要保持仓位,股票周转率较高,及时锁定风险和利润、在转折时期对咨询需求强。 2006年5月,申万风格指数显示,当月涨幅最大的板块是:高市盈率股、亏损股和微利股,绩优股涨幅最小。当月受调查营业部的股票周转率相对较高。2007年4月也呈现这样的特征。2006年11月到12月,上证综合指数大幅上涨,尤其是12月,单月涨幅达到了27%。而该月营业部的资金周转情况却并不十分高。显然,大盘股、中低市盈率品种以及绩优股并不是个人投资者短线操作的对象。 个人投资者超常规地发展,也经常制造局部热点,形成一定的投机氛围。一旦形成某种气候,可在较大程度上影响股价结构。申万认为,个股投资者对市场的影响力可能持续。观察上一轮牛市,个人持有的流通市值比例顶峰时达到81%,目前61%左右,还有增长的空间。居民金融交易账户中各类资产比例的变动也表明个人投资者仍可提高。 随着行情多次宽幅波动,个人投资者对基金的认识也在逐步加深。大跌之际净申购额的增加,显示投资者也在逐渐成熟,基金投资队伍将越来越壮大。 申万的建议是,个人投资者在精彩纷呈的市场格局中虽有投机氛围,但也应是价值投资的拥护者。机构投资者除了坚持价值投资的大方向外,不必排斥短期题材投资。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