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经贸:深港之手越握越紧 (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8日 14:05 深圳商报

  据了解,笔克远东集团、雅式展览公司、励展展览公司等3家香港跨国会展企业在深设立独资公司或开展会展业务,对引进国际会展人才扎根深圳,提高深圳会展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加快深圳会展与国际接轨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深圳高新技术、文化产业等产业优势,为深港会展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市场基础。深圳的高交会、文博会与香港的国际会展机构结合,使得两地的会展业迈入良性合作的新阶段,带动双方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增长。

  每年高交会、文博会期间,几乎成了内地省份深港推介、招商的高峰期,一次会展,两份收获,已经成为各地参展团的共识。

  互为窗口经贸拓出新天地

  “如果说香港是深圳企业走向海外的‘跳板’,那么深圳则是香港企业进军内地的‘桥头堡’。”外经贸专家刘国林博士说,深港两地互为“窗口”,在推动两地经济的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香港是跨国公司在亚太地区的地区总部和采购中心的主要聚集地,深港经贸一体化,也推动了深圳总部经济的发展,已有越来越多的地区总部或采购中心转移到深圳或在深圳设立办事处。深圳不少企业在走进国际市场初期,首先走进香港,借助香港的窗口角色,稳扎稳打,开拓海外业务。2006年深圳境外新设54家企业和机构中有23个为驻港企业和机构。在港投资所涉资金占新增协议投资总额的88.28%。

  深圳市贸工局有关人士表示,深圳通过为在香港设立采购中心的TESCO、西班牙百货等跨国零售巨头举办专业专场采购会,或为香港的商会组织等举办类似专场采购会,使深圳中小出口企业获得了更多与跨国公司直接洽谈的机会。这在相当程度上,也带动了深圳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我现在不只出口车内玩具,而且为香港企业代理业务,开拓内地市场。”廖珂告诉记者,随着内地越来越多的人买上汽车,汽车配套产品销售增长惊人。

  在中国加入WTO前,深圳率先对港资企业开放,深圳早已成为香港企业抢占内地市场的第一站。深圳承接着港资产业向内地转移的同时,高端制造和高端服务业借力香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两地合作日趋深入,经贸之手越握越紧,不断开拓出新天地。

  相关链接

  深港联手应对国际贸易摩擦

  为应对入世后内地企业遭遇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摩擦,深圳市世贸组织事务中心与香港工业总会共同签署WTO事务合作备忘录,深港建立联络协调机制、合作培训机制和资讯互换制度,共同应对国际贸易纠纷。

  香港工业总会承诺,为深圳市世贸组织事务中心及其关联企业,提供关于香港和海外市场准入的法律和资讯;共同做好内地与CEPA和WTO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咨询;收集会员企业提出的在具体的经济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意见和建议,与中心联络,共同解决问题。深圳市世贸组织事务中心则承诺,为香港工业总会在深圳和内地其他地区投资的会员,提供贸易救济服务以及相关法律服务;提供国内贸易政策的最新动态,提供市场调研和投资咨询服务;协助工业总会会员在深圳处理投资和贸易的诉讼或其他纠纷等。

  深圳会展要巧借香港“东风”

  构建“会展双子城”是深港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专家指出,深圳会展业要加快学习和适应“香港模式”。

  政府推动与市场化有机结合是“香港模式”的主要特点。香港会展中心是香港举办各类会展的主要场所,该中心一期、二期用地和投资均由政府提供,香港贸发局是会展中心业主,但其办展仍然以市场价格向管理公司付费。这种管理模式为香港会展中心发展成为国际一流的会展场馆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国际化推广是香港会展享誉全球的重要因素。香港贸发局是负责推广香港对外贸易、会展的法定机构,也是香港最大的办展机构。据介绍,香港贸发局在全球设有40多个办事处,每年在全世界举办超过300项会展推广活动。深圳具有优越的办展条件,可以借鉴香港做法,大力开展会展业推广工作。

  此外,深圳发展会展业还要巧借香港优势。香港实行自由港政策,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免签证安排,每天有多达700多架次的国际航班,参展商、展品入境非常便利。深圳要发挥香港贸发局遍布世界的网络优势,联合推广深港会展业,大力吸引香港展览机构来深办展或与深企合作办展,积极推动外国人进出便利,在香港机场、香港会展中心设立直达深圳会展中心的穿梭巴士,为来深圳的境外客商提供方便。同时,借助香港的国际大都市地位,在香港机场设置广告,宣传深圳会展。

  人物

  华南国际工业原料城董事长郑松兴:

  为深港合作写出精彩“文章”

  3年前,记者采访华南国际工业原料城董事长郑松兴时,他的自信和坚毅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3年过去,郑松兴痴心不改,华南国际工业原料城项目在深港两地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如期推进,进展神速。

  郑松兴的自信,来源于一大批香港企业界巨子对推动深港经贸合作的热情和认同。华南国际工业原料城由5位香港实业家共同投资,他们一起见证并亲身参与了香港回归10年来,两地经贸日益紧密的历史进程。

  华南国际工业原料城的奇迹不是偶然的。香港回归10年来,深港日新月异的巨变,在全球范围都属奇迹——深圳、珠三角、华南乃至中国内地,正在成为全球公认的“世界工厂”。深圳及珠三角其他地区已成为产业形态最为集中的世界著名制造业基地之一,在150公里半径范围内聚集了数十万间的制造企业、250万以上的专业技术人才、2000万以上的制造业工人,年产值数以万亿元计。中国加入WTO后,全球制造业向深圳、珠三角、华南乃至中国内地转移的势头有增无减,不断深入。

  凭借深港便利的物流条件和日益紧密的经贸合作,华南国际工业原料城从一开始就得到了多个跨国企业的青睐。不少外国商会将国际总部设在这里,国外买家、供应商纷纷进驻这里,大大提高了华南国际工业原料城的国际化程度,内地客商走进这里等于进入了国际市场,华南国际工业原料城成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在深圳的一个缩影。

  展望未来,郑松兴更是信心十足。华南国际工业原料城建设的发展目标是立足深圳,依托珠三角,辐射全国,影响国际。到2010年,深圳物流业的增加值将达到1000亿元,物流业将成为深圳经济的重要支柱。华南国际工业原料城在深港经贸往来中扮演的角色将日益重要,对两地经济的全面融合,将会不断写出更加精彩的“文章”。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刘洪恩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