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经贸:深港之手越握越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8日 14:05 深圳商报

  36岁的廖珂开着一辆银灰色的奔驰车,车里挂着五颜六色的玩具。奔驰与玩具,这两种本不相干的东西,却恰到好处地概括了他目前的幸福生活。

  “10年前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报关员,10年的发展太快了,我从来没想到自己会有今天的成绩。”他拿起车里的一只玩具熊猫说,这只熊猫是改变他命运的“守护神”,无论开什么样的车,他都会在自己的车里挂上这只熊猫。

  熊猫玩具的故事说到底与深港联手推动经贸合作有关。CEPA签署后,深港经贸合作日益加强,两地政府多次组织企业参加世界各地的著名会展。廖珂此时已辞去报关员的工作,随团参加了一次深港美国展销会。在那次展销会上,他结识了一位美国商人,那人拿着一只玩具熊猫问他,能不能提供这样的玩具。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在深圳找到加工的工厂,并由此赚到了“第一桶金”。

  卫星观察下的地球之夜,最亮的连城灯火出现在香港和深圳之间。发现这一现象的美国学者理查德·佛罗里达断言,一个崭新的大都会正在诞生,她的名字叫“香圳”。

  也许一个严格意义上的“香圳”永远不会出现,但深港两地在这10年间携手同行求发展的事实却是不争的。正因为如此,每年的7月1日,深圳都以一种更特殊的感情、更热烈的情绪与香港一同欢度。在香港回归10周年的特殊时刻,《深圳商报》诚邀广大读者关注深港合作,一起历数过去10年的坚实足迹,一起描绘未来10年的辉煌蓝图。

  回顾过去的10年,是同甘共苦的10年。“向香港学习,为香港服务”,这是深圳不变的宗旨。无论是携手应对禽流感、非典这样的突发事件,还是共同抵御亚洲金融风暴这样的经济灾难,香港和深圳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是水陆相连的睦邻,更是荣辱与共的伙伴。

  回顾过去的10年,更是加速融合的10年。回归扫清了原本难以逾越的障碍,两座城市悄然进行着从生活互利、经济互补到官方互动的合作升级。从2004年签署的《加强深港合作的备忘录》,到上个月正式启动的“深港创新圈”,双城融合进程一直处于加速状态。

  展望未来的10年,是共创辉煌的10年。3000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2000万左右的人口总和,超过2万亿港元的经济总量,双城一体的构想并不着眼于简单的数学计算,而是定位于为中国打造一个足以与纽约、伦敦媲美的国际大都市。无论是香港还是深圳,一体化关乎城市的发展,更是中国加速国际化进程的神来之笔。

  展望未来的10年,将是深度融合的10年。有着共同的发展目标,有着共同的利益追求,在既有的社会生活一体化、经济功能一体化之余,寻找共赢的港深必然会展开“规划管理一体化”的整合。在香港特首曾荫权今年的竞选政纲中,明确提出要与深圳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建设世界大都会;而在深圳的《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中,“与香港共同发展的国际都会”是明确的功能定位,“与香港形成同城化发展态势”更是清晰的区域发展策略。

  10年前的1997,一起感受着回归的光荣;10年后的今天,一同收获着回归的硕果。香港和深圳,怀着共建国际大都会的梦想,携手迈步新十年,齐心谱写新篇章。

  见证城市的变迁,记录发展的细节,这是媒体应尽的责任。

  我们的访谈,将会再现过去10年那些激动人心的时刻;

  我们的专题,将会展示双城一体那些影响深远的变化;

  我们的评论,将会揭开港深合作那些蓬勃持久的动因。

  从今天开始,《深圳商报》正式推出“深港十年间”大型专题报道,敬请读者垂注,见证历史时刻。

  政府携手推动企业走出去

  从那只熊猫玩具开始,廖珂做起了车内玩具生意,由简单的订单生产,到拥有工厂、自己研发出个性十足的车内玩具等,生意越做越好。他现在与一家香港公司合作,将车内玩具卖到了世界各地。

  廖珂的成功,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深港两地政府加强经贸合作创造的良好环境。中国入世以来,深港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明显加快。2003年CEPA的签署,让香港在中国入世后率先与内地建立起更紧密的经贸关系,深港间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又使得深港两地经贸合作进一步向纵深发展。2004年6月,深港间签署了《关于加强深港合作的备忘录》为总则的9项合作计划(简称“1+8”合作计划),两地间的经贸合作全面提升。

  深港双方积极开展海外联合招商和贸易推介,目前,双方建立和完善了两地官方、半官方、民间三个层次的经贸机构合作机制,深圳重点加强与香港投资推广署、香港贸易工业署、香港贸发局以及各商会组织的沟通和交流,努力整合两地资源,发挥各自优势联合推广,吸引国际投资者和贸易商。

  今年初,深圳和香港在美国华盛顿合办“香港-深圳:您在中国的取胜之道”的投资环境推介会,鼓励美国商界到两地投资,超过170名美国商界高层代表参加了推介会。两地政府此前还曾于旧金山、芝加哥、东京、斯德哥尔摩、米兰及首尔成功举办同类推广活动。推介会不仅让越来越多的国外投资者发现到深港发展的机会,而且加强了两地经贸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深港还通过共同组团参加境外电子、钟表、珠宝等类型的知名展览,联手开拓两地优势品牌的国际市场。

  会展结盟市场搬到家门口

  发挥地缘优势,加快两地会展业整合,是深港经贸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两地经贸之手越握越紧的具体体现。

  CEPA正式实施后,香港会展业已把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近邻深圳,而深圳从拓展城市知名度、打造国际化都市出发,对香港会展业表现出务实的欢迎态度。深港两地签署《深港会展合作协议》后,通过联合办展等形式,结成“会展同盟”,共同打造“会展双子城”,将海内外市场搬到深港“家门口”。

  优势互补是两地会展业合作的最大特点。香港作为成熟的国际会展之都、商贸之都,其会展业在全球的地位一直不容小视。国际化、外向型是香港会展业的最大优势。香港会展近300万专业买家中,约10%是海外买家。深圳充分利用香港的海外买家资源,同期举办与香港类似或相关的展览,大大提高深港两地会展的辐射能力。两地联合办展,特别是吸引香港的跨国会展公司在深圳注册独资公司,承揽业务,对于提升深圳会展业的整体水平意义深远。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