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联合重组吉林银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9日 00:27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崔帆

  案 例

  继徽商银行、江苏银行之后,第三家走上城市商业银行联合重组为省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吉林银行浮出水面

  2007年,中国银行业第三梯队的城市商业银行异常忙活。自从2006底银监会设定了城商行的整改大限后,全国百余家城商行军团将在今年出现明显分化,少部分强者借助资本市场之力脱颖而出,而大多数城商行则面临被重组的命运。

  6月5日,《财经时报》获悉,银监会已正式批复由长春市商业银行、吉林市商业银行、辽源市城市信用社将联合重组成为吉林银行,这是继徽商银行、江苏银行之后,全国第三家省级股份制商业银行。

  此次吉林银行的联合重组,和其他两家省级股份制商业银行一样,是在地方政府的指导下“浴火重生”的。

  值得注意的是,吉林省政府只对资产质量最高的城商行和城信社进行合并重组,而并非出于解决历史包袱的角度出发,将省内所有的城商行和城信社纳入重组计划。

  在监管层看来,城商行抱团做大必须以化解原有风险为前提。同时,参股银行之间必须有较强的业务关联度,才能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地方金融“龙头”

  “去年9月份,省政府提出来成立省一级的吉林银行。”吉林市城商行董事长毕国军透露,“吉林银行暂定资本金规模为50亿元,3家联合重组的机构将分别进行资产评估,以各自资产入股吉林银行。”

  截至2006年底,长春市商业银行各项存款余额190.55亿元,贷款余额137.72亿元,不良贷款率1.04%,去年实现利润2.14亿元;吉林市商业银行各项存款152.3亿元,贷款总额93.9亿元,去年实现利润1.58亿元。

  数据显示,长春市商业银行和吉林市商业银行的规模和质量比较接近。辽源市城信社规模则相对较小:各项存款余额40亿元,贷款余额3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4.3%。

  对于吉林银行未来的发展,在刚刚结束的吉林省金融工作会议上给出了明确答案,吉林银行将逐步增资扩股,吸收各类资金参与,资本金规模达到500亿元,进而上市,最终将吉林银行打造成为吉林省的地方金融“龙头”。

  《财经时报》了解到,目前吉林省除有长春市商业银行和吉林市商业银行2家城商行外,有辽源、四平、通化、白山和东源5家市一级独立法人城市信用社,但吉林省政府并未把其他四家城信社一并纳入吉林银行。

  对此,毕国军解释,“省政府主导的此次重组,只对资产质量最高的城商行和城信社进行合并,除辽源市城信社以外的其他4家城信社,都是去年底银监会批准成立的,资历尚不成熟,省政府要求这几家城信社今后按‘谁出资、谁管理、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进行市场化运作。”

  效仿徽商模式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多次强调,银监会鼓励城商行按照市场规则和自愿原则进行联合并购,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整合。

  早在2006年年初,中国首家省级股份制商业银行——徽商银行成立。与当时的其他股份制银行通过发起设立不同,徽商银行是按地方政府的意志,由安徽省内的6家城商行和7家城信社联合重组而成的。

  联合重组后的徽商银行实现了安徽省内跨区经营,这就是徽商模式。

  此后,银监会还批复了江苏省的10家城商行联合重组为江苏银行,而在吉林银行的重组过程中不难发现徽商模式的影子。

  联合重组能否做大做强?徽商模式能否成为城商行的出路?

  从此前光大银行的教训来看,如果出于解决一些城商行历史包袱的角度出发,联合重组很可能变成行政的“拉郎配”,往往会拖垮参与联合的资质较好的银行。

  光大银行正是因为收购了巨额亏损的中国投资银行,至今仍背着沉重的不良贷款包袱。

  因此,银监会监管二部的主任楼文龙建议,城商行的联合重组必须以化解原有风险为前提,同时,联合重组必须有利于新成立银行提升整体

竞争力

  “联合重组的目的还是做大做强的思路,如果城商行普遍把联合重组视为出路,将近100家资产质量差的城商行,变成20多家资产质量差省级中型股份制银行,其结果是资产质量问题、行政干预问题、公司治理问题仍然得不到有效解决。”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