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吴亚军曾经向王石拜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8日 07:12 赢周刊

  吴亚军曾经向王石拜师

  龙湖地产在细节营销上的造诣超越了万科,但其实,吴亚军曾经向万科掌门人王石拜师,只是这位聪明的女学生“青出于蓝胜于蓝”。

  吴亚军与王石在很早前就认识。1990年代中后期,国内地产行业开始升温,深圳万科成为当时中国地产界的翘楚。2001年开始对中国房地产行业进行CRM咨询服务的管理专家田同生透露,1997年,吴亚军专程去深圳拜访万科,虚心向王石讨教做房地产的门道。

  当时,到深圳向万科学习的房企很多,王石也将很多精力放到接待这些内地来客身上。万科内部有人给王石提意见,说王石将时间和精力搭在上面有些不值得,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但王石不这么想,他认为万科要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犯过的错误及纠正错误的过程告诉别人。

  “别人都是遮着盖着,王石就会将自己犯过的错误告诉我们,让我们不要再犯,王石经常自己打自己的耳光。”2003年7月18日晚上,吴亚军在重庆“香榭里1902”酒吧忆及当年向王石讨教的经历时说。

  “我打自己耳光?”王石听了吴亚军的比喻后哈哈大笑。王石抡起自己的右手左右开弓,做打自己耳光状,嘴里还念叨着:“我不是人,我该死;我不是人,我该死。”王石逗得在场的人都大笑起来。

  “亚军来的时候对我说,她们要做成最好的项目,成为最好的公司。我没有立即表态,告诉她们一些万科在项目开发方面的经验教训,不愿意打击她们的积极性。但事后我心里嘀咕过,做好就已经不错了,还想做成最好的,你们行吗?”平时难得夸人的王石,此刻嘴巴像是抹了蜜。“不过,后来亚军她们确实做到了。你在重庆打听打听就知道了,龙湖不是最大的,但肯定是最好的。”

  今天的龙湖的管理与企业理念中有不少万科的影子,王石也曾数次光临龙湖,“学习万科好榜样”在龙湖的确执行得很漂亮。

  心思细密而且言出必行

  “善于学习,精于操作。”著名策划人王志纲这样评价吴亚军。王志纲说,与吴亚军合作多年以来,从她身上能发现谦卑和严谨融为一体。她总是说她还没有做好,尽管她比许多人都做得好。她把一家小企业做大做强,尽管已经相当成功,但在她的身上却看不到浮躁的痕迹。

  花了两年时间对重庆进行深入考察、撰写了关于重庆的城市投资分析报告的

摩根士丹利常务董事Kenny Tse对龙湖地产的印象非常深刻。他说,龙湖地产把来自外省甚至海外的竞争者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原因之一是精细的集团管理机制。“随着长期的发展壮大,在一套优秀的管理机制下,龙湖具有一批专业的管理队伍。”

  龙湖地产的集团管理团队积聚了从全国乃至世界挖来的业界精英,包括曾任职华润置地CFO和美林

证券副总裁的财务总监林钜昌;曾任职宝洁公司人力资源高级经理的人力资源总监房晟陶以及曾供职于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和长江商学院中国企业战略执行研究中心的战略发展部韦华宁博士。

  香港置地亚太区首席代表郭建豪说,龙湖地产是一个在中国房产界中少见的优秀企业,“以客为尊,有高效和完备的运行及执行机制,注重产品细节,不张扬,立足长远而非追求短期效益。”

  成都龙湖有关人士曾表示,龙湖地产对于价格和利润有自己的原则,“用我们董事长的一句话表述就是,‘不要看你今天赚了多少钱,而要想想你明天还有没有在市场上赚钱的资格’。”由于地产投入的资金太大时间太长,纠错的成本是最高昂的成本。而吴亚军的成功率非常高,没有一个项目成为滞销,“走对了路就是最快的速度”。

  “吴总在工作上不仅心思细密,而且言出必行,有超强的执行力。”曾在龙湖工作过两年的“绿地翠谷”营销总监郭自力称。

  为了保持任务能及时传达和执行,龙湖地产所有的职员都要24小时保持通信畅通。对于管理层,如果因为乘飞机需要关机的话,在登机前须给主管领导汇报,自己的手机将会有多长时间不能接通。

  “你觉得现在的市场行情怎么样?你觉得龙湖的广告语言好吗?”《重庆日报》的地产记者敖玉琴称,“到目前为止,我已经接到吴亚军三个市场调研电话。并且有一次她在问完市场情况后,竟随口念出了我写的一篇文章中的一些句子。”

  2005年,有数家

房地产老板在会议室公开号召学习龙湖地产,外来大鳄重庆奥园甚至在报纸上大张旗鼓地打出广告:“向龙湖学习”。

  一名重庆的地产从业人员说:“5年以前,当时的重庆地产老大还认为龙湖只能做好,无法做大;但当年的老大不仅让出了座椅,销售额已不及龙湖的六分之一。”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