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央企重组应该有多个平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2日 01:23 中国经济周刊

  据《中国经济周刊》了解,2005年,国资委已经确定了两家央企为资产经营试点企业—中国诚通控股公司和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最近,组建第三家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消息,在业界小范围内流传。

  “央企重组后的国资经营工作量很大,所以有人提议说,目前仅两家资产经营公司不够用,应该成立一个直接隶属于国资委领导下的资产经营公司。”某相关人士透露说。“这家资产经营公司已有明确目标,不过目前还没有最后确定。”

  不过这位人士官员介绍说,新建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可能采取国有独资公司的形式,按控股公司方式运作。央企的

不良资产、剥离出的非主业资产或拟整体上市企业的非上市部分资产,都可能是经营的对象。

  一位国资研究专家建议说,目前国资委掌控的几家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应该有不同的职能分工和定位,如:一类可以作为不良资产处理公司,现在诚通和国投更多地侧重于扮演此类角色;一类可以作为持股公司,代表出资人持有国有股;一类可以作为行业整合公司,整合央企同类项以及剥离的非主业资产。

  不过,据《中国经济周刊》了解,国资委对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职能定位和运营模式,目前还没有最终决定。由国资委研究中心与大成律师事务所共同组成的《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运营模式与实践研究》课题组,正在进行研究探索。

  “我们现在希望能早一点成立行业资产经营公司来管理经营159家央企中的16家科研院所企业。这16家科研院所类企业过去都是属于各个行业,其行业特点还很突出,目前还承担着监督、检测、标准的制定等很多社会功能。如果把这些科研院所交给某个企业,其社会职能就不好处理。假如先打造一个科技资产经营公司,把这16家综合到科技资产经营公司里,成为其子公司,就可以把这16家子公司的人员进行有效地配置组合。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突出主业’、‘资产集中化管理’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国资委研究中心党委书记李保民向《中国经济周刊》分析说。

  央企重组已有三年

  “国有体制下法人治理结构的不健全,政企不分,没有科学决策机制等表现出来的问题很多,没有规模效益,重复建设,效益不高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们,央企重组也是势在必行。”国资委研究中心党委书记李保民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说,除此之外,央企重组还有其深刻的政策背景。

  一方面,国资委自2003年成立后,解决了国有企业出资人缺位的问题,央企重组有了推动者;另一方面,十六大报告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明确规定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对象为“两国两重一新一特”的企业,即“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重要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领域的国有企业,国企中的新产业和具有特点的特殊企业,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

  在此背景之下,央企重组在国资委的主导下,开足马力,奋力前行。

  如2003年4月,即国资委刚刚成立不久便批准中国药材集团成为中国医药集团的子公司。中国医药集团是集西药科研、生产、销售、出口等为一体的全国最大的医药企业,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人民币,进出口总额2亿美元;而中国药材集团年销售额仅在8亿元左右,公司虽然有大约11亿元的总资产,但净资产只有2亿多元。两家企业合并后作为中国最大的医药集团,囊括了所有的医药领域。这次合并,可以说是国资委成立后,首例央企重组案例。

  2003年7月10日,国资委召开了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家庭会议”。在本次会议上,5对中央大企业的合并案首次集体“浮出水面”,它们是:中煤建设集团公司并入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中国科学器材进出口总公司并入中国生物技术集团;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并入中国轻工集团公司;中国药材集团公司并入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华轻实业公司并入中国工艺美术(集团)公司。当初,由原中企工委整体移交给国资委的196家企业数量遂减至191家。

  2004年至2006年,国资委继续不断加快和努力推动央企重组步伐,先后有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等若干家央企实施了重组,其主要手段是围绕主业和相关产业链进行内外整合,有类似于中石油、中石化内部上市公司的整合,也有央企某个行业上下游的整合。

  “对国资委而言,当前最重要的是如何加快推进和加大力度推进央企重组的问题。因为这项改革不能再滞后下去了,否则,不仅会阻碍其他方面的改革,而且还会影响到已有的改革。”国资研究专家、北京科技大学白津夫教授对记者说。

  央企重组需要“逼退机制”

  国企改革过程中,有经验,也有教训,如地方政府主导的一些大企业合并、组成强大的“航空母舰”的案例时有发生,既有过“强弱组合”,也有过“强强组合”,有些企业甚至分了合,合了分。

  “重组、合并的想法是好的,但实践中会遇到资本结构、文化融合、竞争力降低等一系列的问题,有时对企业竞争力和效率提高效果并不明显。”一位业内人士如此评述。

  对于国资委来说,央企重组的难度更大。

  “钱少、人多、机制不活”

  2006年12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明确了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基本原则、目标和主要政策措

  《意见》让国有资本的进退范围首次得以明确。

  “《意见》在推进国有资本集中、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中央企业减少至80—100家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目标。随着文件的出台,国有企业改革由资产重组向企业重组进一步深入。这将从更深层次上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北京科技大学白津夫教授向《中国经济周刊》评述。

  但现实的情况是,随着央企重组往纵深处推进,重组其实已经进入越来越难的阶段。

  长期从事国资重组研究的脱明忠律师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国资委主导下的央企重组通过近4年的运作,基本上都已经走上了“联姻”的路子;剩下的企业中,规模小、质量差的,想并入别的企业也难。据了解,现在已经并入大企业的小企业中,就有一些是求甲不应,然后求乙才勉强被接受的情况;剩下规模较大、量级相当的企业之间的合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谁正谁副,太难摆平。

  诚通集团一位参与重组的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诚通集团在重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一是职工安置标准的认定问题。由于很多配套政策没有到位,企业接收以后,很多职工需要安置,但是安置的标准却不统一;二是原企业可能已经划入了政策性破产,政策性破产企业的有关改革成本需要国家弥补,但是有关部门却不认可;三是税收问题。因为实施重组的收入要首先用于安置职工,所以纳税就少。

  “总之,钱少、人多、机制不活三个老大难问题仍然在困绕着我们。因为虽然这三个老大难问题现在深层次体制下都还没有完全解决,但我们是在认真地往前走。” 国资委研究中心党委书记李保民告诉记者,从今年起必须加大工作力度,除了中央企业继续自愿重组外,国资委要依法大力推动,要体现出资人的意志。“我们将按照中央企业21个业务板块调整规划,遵循市场规律,认真研究方案和措施,加强组织领导,积极稳妥地推进。”

  央企对重组仍有三种态度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央企高管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从目前情况看,央企重组任务还很艰巨:首先,国有经济的分布仍然过宽,相当数量的国有资本并不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少企业处于亏损或微利状态,积累了一批资不抵债、扭亏无望、丧失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一些大企业业务庞杂、主业不突出、辅业包袱重,子企业层级过多、数量过多,母公司对子公司失控,是企业效率低下、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原因。

  其次,尽管国资委三令五申,竭力推进,但央企的态度目前出现三种情况:一是积极跟进,抢占市场,通过重组整合,逐步做强做大,比如,原中国港湾建设(集团)总公司和原中国路桥(集团)总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就属于此类型;二是观望等待,重组整合只停留在口头上;三是有危机感,也有思路,但出发点是如何挤入前80名,“宁为鸡头不作凤尾”。有的企业主业并不突出,但该退出的不退出,想的是如何保住“块头”,作大规模。

  “对于那些该退不退的,建立逼退机制是很有必要的。逼退机制就是创造某种条件促使一般性竞争企业从国有资本中退出;但企业究竟是做强做大还是退出转型,还是要由市场选择,政府不能过多干预,国资委也要防止搞‘拉郎配’。”脱明忠律师向《中国经济周刊》直言。

  “无论是国资委之前的央企拆分,还是如今国资委治下的央企重组,分分合合之间,不变的理由都是为了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当下国资监管与经营的职业化监管队伍和职业经理人队伍尚未完全到位,管理层‘人格化主体’尚未形成的时期,在极力推进央企重组的时候,社会成本也不能不考虑。”脱明忠律师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63,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