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龙永图做客新浪盘点中国入世五年得失实录(2)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8日 11:51 新浪财经

  

龙永图做客新浪盘点中国入世五年得失实录(2)

    12月8日,前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现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做客新浪聊天室,回顾盘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五年来的得失、并展望各行业过渡期结束后中国经济面临的新局面。(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澄清:中国入世没有过渡期

  主持人 : 关于过渡期的概念,之前龙秘书长也有一些一澄清,在此你能不能和各位网友再澄清一下,怎么样理解所谓中国加入WTO五年过渡期的这个概念?

  龙永图 : 现在大家都讲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五年过渡期已经过了,我就感到担心,好像大家就会感到中国入世这件事情本身就是有一个过渡期,好像中国入世经过5年过渡期之后才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过去五年我们都在过渡,就像一个候补的。

  主持人 : 预备的。

  龙永图 : 预备的世贸组织成员。

  主持人 : 其实不是。

  龙永图 : 其实不是。最近新华社记者访问了世贸组织总干事,他也听到和看到中国的一些报道,他明确说中国入世本身没有过渡期,他对这个问题做出了非常强烈的反映。他说中国在2001年12月11日已经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不存在过渡期的问题。中国入世过渡期就是某些行业执行某些条款,因为当时我们中国觉得我们还有一些困难,所以就给了一个过渡期。给的最长的过渡期就是五年,就是银行。所以,我们可以说中国入世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过渡期结束了,这就对了。我们中国入世的时候对银行业的开放给了五年过渡期。为什么呢?因为当时中国入世的时候,世贸组织按照它最基本的原则,就要求对所有的外国企业和中国企业给予国民待遇。当时我们谈判的时候就说对于绝大多数行业来讲,我们同意在中国入世以后实行国民待遇,因为这是中国入世必须履行的承诺,但是某些行业我们在实行国民待遇方面可能需要有一些过渡,需要有一些缓冲、调整,最突出的就是银行业。我们当时强调必须给银行业五年的过渡期,也就是说国民待遇的原则只有在中国入世五年以后才能实现,对外资和中资银行给予同等待遇,这件事情本来在中国入世那一天就应该做到,我们等五年以后才做到,这样中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就有一个五年的过渡期。所以,我们可以说银行业在中国入世后过渡期怎么怎么样,这都是对的。

  主持人 : 但不能说中国入世进入了后过渡期。

    放慢开放步伐的想法十分幼稚

  龙永图 : 那中国入世等于五年都在过渡,实际上大多数的义务、条款都是在中国入世的那一天就开始执行了,并没有给我们过渡期。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就觉得,本来我也不想较真,我觉得大家稀里糊涂提就提吧,但是后来我就觉得大家一谈入世五年的时候就大谈后过渡期的问题,这样的话就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个是中国过渡期完了,我们把入世的承诺对应执行得差不多了,现在是歇口气的时候了,有些人认为现在我们对外开放应该稍微放慢一点,我们已经跑了15年的谈判,又经过了5年过渡期够累的,我们对外开放应该差不多了,应该歇歇脚了、放慢步伐了,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观念,外国人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最近美国、英国的贸易谈判代表和贸易部长都在讲,中国要继续开放,不要以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五年以后就不要再开放了,其实开不开放不用他们来说,我们自己会定的。但是由于我们国内吵吵这些事情,流露这些观点,给人家以口食,中国政府从来没有讲中国入世五年以后要停止开放或者是放慢开放的步伐,一直在讲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这才是中央的政策。但是由于我们国内对中国入世五年过渡期有那么一个认识,就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所以,我就想纠正这个说法。

  还有一种说法,中国入世五年的过渡期完了,现在中国要向外全面开放,这又是另外一个极端的说法,也是和五年过渡期有关系,好像这五年是一个坎儿,中国现在过了这个坎儿,所有的产业都要对外全面开放,包括银行业要全面开放。其实银行业就是实行国民待遇,很多开放的措施要不要开放,我们自己还得定。所以,我就想纠正另外一种想法,好像中国入世五周年之后所有行业都要对外开放。我要纠正一点,没有一个国家的行业可以全面彻底对外开放,开放总是有条件的,开放总是要受政府的批准和监管的,要受到中国的法律、中国政府的法规来限制的。所以,也不要过分天真地以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五年过渡期一过,中国就全面开放了,包括像银行这样敏感的行业,而且全面开放到底是个什么含义,也不准确。

  为什么我对过渡期的问题最近讲得多一点呢?就是怕造成这两种极端,一种是中国入世过渡期完了,中国入世义务承诺得差不多了,咱们得歇口气了,咱们这么多年做了这么多让步,现在这些义务执行完了,谁也管不着我们了。这是一种非常幼稚的想法。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极端的想法,那也是不对的。

     以平常心面对外界批评

  主持人 : 其实我觉得这种澄清是非常有必要的。环球企业家杂志社一直倡导推动中国商业的国际化,所以这五年来也是非常认真地关注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在发生的巨大变化。我们也发觉到在这五年当中,其实批评中国的声音一直没有停止过,每年美国或者欧盟的一些商业人都会发布一个报道,评价中国执行和履行WTO协议方面的情况。即使到了现在这个时候,5年,好像关于中国的知识产权,还有一些行业补贴等等,还是有一些批评的声音。龙秘书长向广大网友也解释一下,中国应该如何看待这些批评的声音?

  龙永图 : 对中国入世五年的承诺提出一些批评也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因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做出一系列的承诺,其它世贸组织成员对你承诺的履行情况给予一些评价,如果这些评价是全面、客观的,我们觉得这是一件好事情,也不能对人家在对我们的评价当中给予的批评就是挑剔。实际上我最近看到世贸组织的一些重要成员对中国入世的承诺评价基本上是肯定的,只要对我们的承诺给一个70分,我就觉得应该满足,我们对履行承诺上采取这样那样的问题,应该采取一些开放的态度,这样我们才能履行中国入世承诺,不断加快中国市场化的步伐,加快中国对外开放,任何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开放的国家,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对待批评。当然有些批评我们认为不准确,我们可以解释,我们也不要太在意这些批评,认为一批评就天下大乱。中国已经加入世贸贸易组织,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一个人员,我们会听到很多赞扬,也会听到很多批评,对批评我们要进行分析,不能一味认为批评就是对中国进行攻击,这也是片面的。一个人总要在批评的声音当中,一个国家也是要在批评的声音当中发展、壮大,这对中国逐渐成为一个世界大国的时候,要特别对这个问题给予关注。

  主持人 : 平常心。

  龙永图 : 要以平常心,要有非常宽容、开放的心态来接受这样一些批评。当然比如少数的批评可能是恶意,但是我们把它解释清楚,甚至和他做一些必要的斗争,反而把这个事情澄清了,比没有人讲更好一点。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要采取一种比较平和的心态来做比较好。说老实话人家批评你也是人家看得起你,如果你根本经济重量很小,对外市场贸易当中占零点几,说都懒得说。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我就觉得中国要逐渐适应我们中国是一个大国,大国树大招风,批评也会少不了,我们要习惯这种批评。我们有一些人一听到批评就坐不住,但是我觉得还有一条,我们中国要注意不要讲一些蠢话,做一些蠢事,给外国提供一些批评我们的借口、一种口食,其实有时我发现我们国内的企业也好、个人也好,实际上就给人家口食,很蠢。

  主持人 : 能给我们举几个典型的句式吗?比如有时是不恰当的表达。

  龙永图 : 比如我们对于一个本来并不涉及到国计民生或者是我们中国的生死存亡或者是中国的重大经济利益的一些行业搞一点投资,搞一点兼并、并购就紧张,“威胁我们国家经济安全”,这样一些东西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营造一种对中国不利的舆论环境,好像中国现在成天眼睛都盯在外国人,就看你是不是要威胁我们,看你们是不是要对我们的经济安全造成损失。经济安全的问题、产业安全的问题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成天在报纸上、媒体上炒,这样炒的结果,搞得外国投资者不知道你们政策会有什么变化。我最近两次到国外去,都是通过这些问题,老是觉得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要变。所以,使得今年9月份在厦门开会的时候,还有10月份广交会的时候,中央领导同志都要出来讲,说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不会变,只会更加开放。这些话舆论针对性就比较担心,有时舆论上讲的东西也不要过分认真。所以,我们做事的时候,还是要把事情看准一点再讲。因为中国是一个大国,一举一动,过去中国也不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国家,有几个人讲觉得就是上面的精神。实际上中国现在已经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国家,我跟外国人讲,那不是中国政府代表的声音,你们也不要过分在意。你们国内对一个问题你们可以搞得沸沸扬扬的,我们也没有说对你们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专家学者的发言都给予针锋相对的反应,我们从来不把那个看作是你们这个国家政策的变动,但是你们为什么这样子呢?我对外国人是这么讲。但是对中国人讲,我就说因为我们是一个大国,而且中国正在迅速的崛起,树大招风盯着我们。所以,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专家学者讲话、做事都要为中国营造一个好的舆论氛围,为中国对外开放营造一个好的气氛来做。有些我们意气用事的一些看起来很小的事情,但是外国人就做出过度反应,因为他觉得中国大,于是我们中国的一些政策他们也不是太了解。所以,在这些问题上,我不是说大家不要发言,我是说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大国,我们中国对全世界有一定的责任,我们说一句话对全球的经济都有影响,要更加慎重一点比较好。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