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我最担心银行体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6日 11:04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王延春 东京报道

  8月17日12点30分,在三越百货公司的大狮子像前,福本智之准时出现。眼前的福本中等个头,有点瘦,但很结实。福本是日本银行的官员,日本银行是日本的中央银行。

  福本曾在中国大陆生活了四年,在香港生活过一年。他曾在日本大使馆和日本银行北京事务所工作。在日本银行,他负责金融机构稳定运行方面的事务。

  与周围现代化高楼大厦相比,日本银行的大楼庄重古旧,石墙上隐约泛出淡淡的绿苔,透出历史的沧桑感,显得鹤立鸡群。泡沫经济时期,就是在这里——日本银行受大藏省的干涉,不能完全自由挥动货币政策的大棒,而现在,这里完全独立于政府之外,其独立性受日本银行法的保护。

  颇有意味的是,10米远处就是著名的东京三越百货公司。在泡沫经济繁荣期,三越百货门前大狮子脚下的土地价格能够买下整个美国好莱坞的土地。从1987年到1990年,东京住宅用地价格年均上涨14.41%、商业用地价格年均上涨15.6%。泡沫经济破灭前的日本,东京的地价等于整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然而,

神话破灭如此之迅速,这里也成为泡沫的见证者,以及整个日本经济调整时期的神经中枢。

  访谈

  经济观察报:就您的观察,当前

中国经济和日本泡沫时期最为想像的地方在哪里?

  福本智之:从泡沫经济的症状上看,中国和日本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比如,从增长潜力方面比较,日本80年代后半期,经济增长潜力出现回落的征兆,劳动增长率也出现转折,开始从正增长转为负增长,以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支撑了经济的高增长,但80年代劳动力转移结束了,出现回落,依靠引进和模仿的增长模式动力出现衰退的时期,与此相反,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依然很强,尽管有一些学者对中国的统计数据产生怀疑,但是当你在中国大城市的街上走一圈,你能明显感受到旺盛的消费和充足的增长潜力。中国农村劳动力供给依然充足;中国企业技术水平远低于世界水平,所以技术进步的空间依然很大。

  当然也有相似的地方:80年代的日本和中国一样,企业大多是依靠间接融资,中国股市规模毕竟还不成气候。所以,股市、房市流入的资金大部分都是银行的资金。

  当然,中国央行非常警惕银行资金流向房地产,注意控制信贷,但调查的数据显示,中国银行资金还是有相当数量流向房地产。

  所以,我个人的意见是,房地产的风险都集中在银行业,这一点与当年的日本非常相似。如果银行有非常健全的审查机制和风险控制体系,那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但是,中国目前的银行风险控制体系还比较弱,监控力差。即使是目前剥离了旧的不良资产,还可能会产生新的。

  经济观察报:对于一个经济体来说,挤泡沫最重要的是解决什么问题?中国应从日本的教训中借鉴什么?

  福本智之:从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的教训看,日本银行只是追求短期利润,而忽视了长期发展,没有料到这带来的后果如此严重。

  现在,日本银行汲取了教训,通过10多年的改革,拥有了健全的审查机制,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微观层面,对各个项目的审查都有一套严格的制度。比如,用现金贴现法估算今后几年现金流变化,来测算还贷能力。现在,日本的银行越来越重视现金流和未来资产的测算,而在泡沫经济时期,银行贷款过度重视不动产做抵押的价值。

  宏观层面,比如,采取信用风险统计方法,根据企业的利润收益、财务状况等详细数据,模拟判断企业信用等级,破产概率……从而估算银行承担的信用风险总额。

  日本从80年代,开始进行了金融自由化,而且是在银行没有完备整套风险管理体制的情况下放宽了金融的业务。企业债券、商业票据被解禁,大企业盛行通过发行大量企业债券、商业票据而获得的资金存为大额定期存款,或是进行股票、投资信托、房地产的投资等,金融交易被不断放大。

  这个教训,中国应该借鉴。

  80年代前,日本央行受大藏省干涉,没有完全的独立性。经过改革,日本1997年修改新日本银行法,使日本银行独立于政府,央行具有独立性,这个变化非常重要,因为,政府重视发展,往往忽视通货膨胀,所以,许多国家让央行独立于政府部门。

  另外,中国的银行改革应该加快步伐。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管理在改善,不良资产通过处置也在改善,资产质量变好起来,这些都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四大银行的负责人还是政治家。根本的治理结构有多大变化是令人怀疑的。如果银行没有建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一旦发生泡沫,破坏力将更大。只不过,中国增长的潜力掩盖了这些缺陷。

  我个人认为,中国应该利用高增长的时机,加快改革,抢时间。如何防止泡沫经济出现,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金融体制改革加快。

  比如,前不久,中国审计部门,查出农业银行违规贷款,内部风险控制不够,垂直体系太庞大等问题,这个问题是很严重的,值得警惕。

  经济观察报:我们现在观察日本,是希望寻求一个问题的答案,那就是中国是否可以避免泡沫经济的出现。您的看法呢?

  福本智之:中国是否可以借鉴日本泡沫经济的教训,从而避免泡沫经济的出现?我觉得非常难,因为处于泡沫之中是很难评估的。

  就我个人的理解,我认为中国确实可以从日本的经历中吸取以下教训。

  比如说,我们先要了解泡沫后遗症会多大,然后采取足够措施,日本的教训是,当时在银行呆账准备金方面,银行处理坏账力度不够,只是暂时缓解了银行的恶化状况,结果又反复恶化,第二次,第三次,这样不断地反复。如果当时就能彻底地处理银行不良资产,恐怕日本不需要10年时间来处置吧,日本银行业为摆脱巨额不良债权的困扰时间成本太大,应该在政策上更果断、更坚决。

  其实,日本房地产泡沫不是80年代末这一次,60年代也有一次,但总体没有太大影响,为什么?因为那时候日本正处于高增长时期,轻易摆脱了其后遗症。中国其实更像日本60年代的泡沫时期。中国官方说法也许表现的太乐观,而一些学者也太悲观了,如果没有遇到什么大冲击的话,中国至少还有10多年高增长时期。

  我个人认为,处于泡沫时期是很难评估的。泡沫发生了不用太担心,因为泡沫是经常发生的,但是要控制,不要吹得太大。中国房地产增长也有正常的需求,不一定是泡沫,比如说现在的城市化需求,农村转移到城市人口也很多,所以要两面看。当然,如何排除不正常的投机是必要的。

  经济观察报:在您眼中,在防止泡沫或者控制泡沫的过程中,中国最需要关注的是哪个领域?

  福本智之:我担心的是中国的银行体系,只要体系健全,即使出现了泡沫问题也不会太大。

  中国一些情况与日本有部分相似,中国国有企业效益不是很好,一些民营企业尽管赢利不错,但财务制度不健全,怎么审查还贷能力?银行要赢利,贷款贷到哪里?国有企业效益不好,民营企业又令人担心,只好选择房地产。好像有这样的情况。

  广场协议后近5年时间里,股价每年以30%、地价每年以15%的幅度增长,而同期日本名义GDP的年增幅只有5%左右。泡沫经济离实体经济越来越远。

  当日元与美元比值从1:250变为1:120时,增长依靠外需的日本经济受到冲击,政府不得不采取放松银根的措施。一开始这样做是对的,但货币供应量增长到百分之十几的时候,如果果断提高利息是可以缓解泡沫的,但是之后股市黑色星期一发生,美国等世界各国也要求日本不要提高利息,担心这样做对世界经济有影响。所以宽松的货币政策持续了好多年时间。

  1989年,当日本政府开始意识到土地价格严重脱离实际价值的时候,经济中的泡沫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央行也施行紧缩的货币政策。然而为时已晚,紧缩政策虽然戳破了泡沫经济,但累积的泡沫已经给日本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害,股价和地价短期内下跌50%左右,银行形成大量坏账,日本经济进入十几年的衰退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5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