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新浪财经管理专栏_沃顿 > 正文
 

中国的水资源危机:一扇导致其他问题的闸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9日 15:52 新浪财经

  摘要:

  中国正在面临世界上最为严重的水危机,其根源包括污染物流失、管理不善、普遍的干旱以及过快的经济扩张。据中央政府估计,水短缺问题将在2030年达到高峰,届时预计人口数量为16亿,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只有1760吨——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联合国规定的“警戒线”水平。与此同时,政府统计数字显示,中国70%的江河湖泊都已经遭到不同程度的污
染,长江和黄河都面临着生存危机。水资源危机正在影响着百万人的健康以及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专家们认为公众的环保意识正在增强,防污措施正在取得进展。然而,仍然需要大量积极的努力才能避免灾难的发生。

  正文:

  老张绘声绘色地描述着儿时美丽的洪湖。“那时的洪湖,水质清澈,鱼虾丰富多样,水生植物茂盛,湖边百鸟啼转鸣唱,”他回忆说。“鸭鹅成群,它们振翅高飞时都完全遮挡住夕阳的余晖。”

  老张感慨说,时过境迁,洪湖已今非昔比了。曾经平静的湖面如今密密麻麻地挤满了渔船,渔网无处不在,鱼儿没了,植物也消失殆尽。“湖水已经遭到污染,”他说,“现在过半的洪湖村民都患上了各种各样的消化道疾病,备受折磨。买药治病让他们不堪重负。”

  老张和其他村民并不是唯一的受害者。中国一名高级官员曾经在去年年底表示,中国正在面临世界上最为严重的水危机,其根源包括污染物流失、管理不善、普遍的干旱以及过快的经济扩张。《中国日报》引用中国建设部秋宝兴副部长的话说:“与世界上任何其他的国家相比,(中国)所面临的水危机更为严重和紧迫。”

  尽管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淡水资源,然而庞大的13亿人口使得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位列全世界倒数第二。据专家介绍,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2200立方米,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且供水不足的问题正在加剧。据中央政府估计,水短缺问题将在2030年达到高峰,届时预计人口数量为16亿,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只有1760吨——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联合国规定的“警戒线”水平。

  与此同时,污染以及缺乏污水处理厂的现状意味着情况会进一步恶化。据政府统计数字显示,中国70%的江河湖泊都已经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这种现象在农村地区尤为严重。今年年初,一位负责水资源的副部长表示,中国约3.6亿农村居民缺乏清洁的饮用水。这也是很多河流沿岸变成癌症高发地带的原因之一。例如,广东省北部某地区河流污染极为严重,以至于沿岸村庄被称之为“癌症村”。

  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在过去10年挖井取水近百万眼,导致地下水位严重下降。环境事务顾问以及《中国水危机》一书作者马骏表示,在过去的50年中,中国北部各大城市如北京的地下水下降了50米,这种每年1米的下降速度导致水资源无法循环,地下水无法及时再生。

  长江面临威胁

  据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办事处介绍,绵延11个省的长江是中国最大的水系,养育着中国30%的人口,生产了全国70%的水稻和40%的粮食,且拥有全国40%的淡水资源。

  然而,长江也同样难逃厄运,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相当重要的原因就是,用以解决农业和城市用地的围垦人为地切断了数百个天然湖泊与长江之间的联系——而这些湖泊对于鱼类产卵、人工饲养以及防洪滞涝都曾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长江对中国GDP的贡献率可达40%左右,由此可见长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命脉。”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办事处首席代表欧达梦先生(Dermot O’Gorman)说。“因此,在我们看来,长江所面临的威胁不仅会对当地社区造成负面影响,而且会对整个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长期破坏性影响。”

  今年五月底,中国一些科学家为中国这条最长的河流把了一回脉,并得出长江在今后五年岌岌可危的结论。据有关专家介绍,工业废水、农业污染、生活污水以及船舶污染是长江水质恶化的罪魁祸首,长江流域年污水排放总量多达250多亿吨,占全国40%以上,其中80%以上的污水未经有效处理就直接排入长江,对长江沿岸186个城市的饮用水卫生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许多官员认为污染不会危及长江,因为长江水流大,自我清洁能力强”,新华社引用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的元爱国教授的话说,“但实际上,长江污染已经非常严重。”报道中还说,有些专家认为长江已经患上了“癌症。”

  据新华社报道,长江作为世界第三大河流仅有31%的水达到一类或二类水质标准,35%的水质劣于三类水。元教授表示,如果不采取措施,那么三至五年内,长江70%的水质都将降至三类标准以下。另一位科学家刘广昭说,如果长江70%的水质降至四、五类标准以下,那么很多水生植物物种都将绝迹,“而且长江也将变成死水。”

  去年,绿色和平组织对中国第二大水系进行了一次评估,结果发人深省。该研究报告称,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整个黄河可能被毁。”其中还说。“黄河生命的源头——黄河流域正在消亡;而黄河源区的补给正在逐渐消退,甚至枯竭。”

  撰写报告的诸位作者将黄河环境恶化归咎于全球变暖,指出温度上升的同时降雨量又大大减少。此外,冰川消融正在破环黄河源区的水循环。降雨量减少意味着当地维系着最为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的湖泊和湿地正在迅速萎缩。伴随着温度的上升,蒸发现象及其速度愈演愈烈,湖泊中的水越来越少。从1986年至2000年,当地湖泊总面积下降了5.3%,其中一个地区曾经有4077个湖泊,如今只剩下1077个。在过去的15年中,黄河流域的支流萎缩了9%,而沼泽和湿地也减少了13.4%。而且已经影响了黄河中下游的水资源,足见其破坏性的深远。据新华社去年的一份报道说,黄河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已严重遭到污染,既不能作为安全的饮用水,也不能作为渔业水域和游泳区用水。

  “渐渐逼近”的危机

  中国其他河流湖泊也纷纷面临同样的危机。水资源分布不均让问题雪上加霜。中国北部仅拥有全国6%的水资源,却养育着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口。中国政府着眼水量充沛的南方,找到了解决水危机的答案。雄心勃勃的南水北调工程一期将于2050年完工,总投资金额预计616.5亿美元。然而,有些专家却对南水北调的效果将信将疑。“能够调用的水资源不过是沧海一粟,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马骏说。况且,中国北部常见的干旱如今在南方已不罕见,越来越普遍。

  有些分析家指出中国的水价过低。中国人均水费支出比水资源充足的国家低70-80%,也就是说,水价并没有反映水资源的稀缺程度。根据蒂娜•巴特勒(Tina Butler)一份题为“迫在眉睫的中国水危机”的报告显示,中国的水价普遍低于实际成本,低幅达到40%。以中国水价最高的北京为例,这些年北京水费一直保持在每吨3.7元(0.46美元)左右,仅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8%,远远低于世界银行针对发展中国家定出的5%。

  如此之低的水价不利于激励用水者(市民、工厂或农民)节约用水或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中国每创造单位GDP所消耗的水资源数量比发达国家高出7至15倍。中国水资源的65%被农业消耗,但其中55-60%都会浪费掉,因此减少农业用水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然而,由于担心提高水价会引起市民的抱怨,因此政府不愿在水价上轻举妄动。虽然水价有略微上涨,但比起快速增长的收入,不过是小巫见大巫,仍难加强人们的节水意识。

  中国的水危机日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蒂娜•巴特勒的报告还指出,水量不足导致中国几大河流的减流或断流现象已经迫使一些水力发电厂能源大幅减产,无法满足必须用电。报告表示,中国许多熔炼厂、造纸厂以及石油化工厂“已经无法得到生产所需的大量用水。”巴特勒女士引用一些专家的话说,中国六个行业都存在缺水问题,包括电力、钢铁、石油生产和提炼、化工、造纸以及纺织印染。

  一些专家称,中国每年单是治理黄河污染的花费就高达13.9亿至18.9亿美元。这还不包括每年清理河道或治疗饮水中毒的百姓而产生的公共卫生开支。黄河流域的很多农田都采用污染水源灌溉,为此付出的健康代价每年高达3.3亿美元。将这些数字乘以中国河流湖泊的数量,数额之大,令人咋舌。

  如今人们越来越担心水资源短缺及其他问题可能会导致社会不安,尤其是在那些为了保证关键城市地区的利益而不得不牺牲自己民生用水的地区。在过去的两年中,中国曾经发生过几次针对水资源问题的示威游行。

  环境保护VS.经济发展

  中国政府已经在采取各种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然而,尽管水危机已经提到中国的五年计划日程上,尽管全国人大会议也颁布了相关的法律,尽管政府在各种重要演说频频谈及水资源问题,但进展仍然缓慢,而且水资源的保护也因为“经济发展优先”的论调而一再做出牺牲让步。

  近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潘岳对一批来访的美国新闻媒体编辑直言不讳地说,中央政府监管人员缺乏执法力度,有些高层领导没有意识到保护环境的迫切性。一方面,地方执法不严,导致旨在控制工业污染的新法规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不愿意增加当地厂商的经济负担——让他们配备污水处理设备,因为这样可能会降低经济增长。

  这一观点得到《财经杂志》一篇关于白洋淀污染的报道的支持。白洋淀是位于河北省保定市附近的一片湿地,如今的白洋淀水已经成了黑褐色,而且臭气熏天。

  这份客观冷峻的报道中称,白洋淀(意思是白色的湖海)曾经是一片清水沼泽地,水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然而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干涸、支流改道、修建水库以及工业占用等导致白洋淀遭到污染,” 在过去50年中,超过三分之一的白洋淀湿地已经萎缩。“当地很多企业宁愿缴纳罚款,也不愿修建废水处理厂,因为后者的费用远远高于前者,”报道中写道。其中还引用了一些分析家的话说,要挽救白洋淀,地方政策制定者“必须重新评估他们授予的经济发展优先权,并加强防治污染的措施。”

  呼吁关注

  最近刚组建成立“公民与环境协会”的马骏表示,目前取得的成绩还远远不够,由于中国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污染问题还在继续恶化。“如今的污染程度已经超出了河流的自我清洁能力,”他说。“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仅仅依靠政府三令五申和投资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据马骏介绍,新的政策已经开始实施,政府也更加注重保护和维系。“但是,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说。

  “我们并不是要逆转一切,而是要阻止情况进一步恶化,”他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绿色和平组织的水资源研究员赖云说,中国正在取得越来越多的进展。“我认为现在动手还不算晚,可以避免灾难的发生,”他说,“当然,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尽快解决问题。”

  国际非政府组织正积极助阵中国水危机之战。一直以来,世界自然资金会中国办事处都在积极参与解决长江地区的水污染问题。2002年,世界自然基金会与汇丰银行建立了一个旨在恢复长江中游地区湿地的5年合作项目。据世界自然资金会介绍,上世纪八十年代,长江中游地区有4088个湖泊与长江相连,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湿地网络。如今,3000公里长的堤坝切断了那些保留下来的湖泊与长江之间的联系,不仅导致洪水频发,而且造成淡水资源的缺失、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以及水质的下降。

  世界自然资金会携手当地政府和渔民开展的一个项目已经取得成效。他们打开了长江中游河段的堤坝闸门,恢复了长江与主要水系的天然联接,使得水质得到改善。

  在老张的故乡洪湖,世界自然资金会开辟了一个3.3平方公里的示范区,与当地渔民共同发展新的可持续性生计,包括生态渔场,生态旅游以及水生蔬菜种植,以改善洪湖的环境。通过不到一年的时间,洪湖水质得到了改善,湖水又可以饮用了。“示范区几乎恢复到儿时的原貌,”老张说——他身穿一件带有

熊猫标志的衬衫,上面别着世界自然资金会的徽章。他接着又说,不过示范区以外的地方情况仍然很糟糕。

  “洪湖很大,解决问题的难度自然也很大,但我仍然很乐观,因为有很多成功的典范可以借鉴,看看他们是如何与当地政府、社区、非政府组织以及私营企业齐心协力取得成功的,” 欧达梦先生说。

  马骏认为目前最大的一个成就就是提高了公众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这让我们看到了无限希望,”他说。

  “以前,人们只知道征服和开采河流,”他说。“如今这种想法已经成为历史,中国政府意识到生态系统需要呵护,必须重新建立起人与自然母亲和谐共处的关系。”

  “面对严峻的形势,人们不免产生悲观的情绪,”马骏说。但他接着补充道,“我们必须乐观应对,否则别无出路。”

  (翻译:白静)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