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航船破冰前行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9日 11:21 深圳商报 | |||||||||
较高的经济增长较低的价格上涨 “今年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时期之一,表现为宏观经济运行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和较低的价格上涨,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加强。”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这样评价当前的经济形势。
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于2003年一举跃升至9%平台后,始终沿着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轨道稳健前行。今年前三季度为9.4%,预计全年可望达到9%或略高。 在经济总量矛盾缓解的同时,结构性矛盾也得到改善。物价上涨的压力明显减弱,今年以来物价水平大体保持在2%左右且环比逐月下降;轻重工业增长更加协调,煤电油运“瓶颈”压力有所缓解;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增速趋于稳定、结构更加合理,而消费和外贸的增速明显加快。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前三季度,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9.8%,高于经济增长率。城乡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促进了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活跃,出现了多年少有的城乡市场全面走旺的局面,1月到10月城乡市场零售额分别增长13.6%和11.2%。 链接 煤电油运“瓶颈”压力有所缓解 今年以来,我国能源供应稳定增加,重工业增速出现回落,煤电油运“瓶颈”压力有所缓解。 9月末,全社会煤炭库存比年初增长了30%,电煤需求增势减缓;迎峰度夏期间国家电网公司拉限电减少六成,缺电范围已由全国性转为区域性,时间由全年性转为季节性;个别地区前段时期成品油供应紧张的矛盾已经明显缓解,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成品油库存扭转了近几个月持续下降的局面。 妥善解决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 提要 ●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压力仍很大 ●外贸顺差连创新高的同时显露隐忧 ●居民对物价的满意度逐季走低,通货膨胀预期较强 2005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好成绩、好局面来之不易。但越是形势好,越要保持清醒头脑。我们应当更加深刻地看到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充分估计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拿投资来说,固定资产投资反弹的压力仍很大,前三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高于24%且呈逐月加快态势,施工项目及到位资金增幅均维持在同样高位;而一些高耗能、低效益、高污染的行业被抑制后,另一些具有此类问题的行业又冒了出来。 对外贸易顺差连创新高的同时显露隐忧。预计今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将超过1.4万亿美元,进出口顺差900亿美元左右。贸易高度增长,给经济带来了充沛动力,也带动了外汇储备的超常规增长,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极易引发国际贸易摩擦。国际收支不平衡成为宏观调控中的突出问题。 国际油价和其他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值得关注。 虽然国内物价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继续平稳回落,但值得指出的是,我国CPI目前统计中,服务类和资源类商品的权重过低,其价格变化并未得到适当反映。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当前居民对物价的满意度逐季走低,通货膨胀预期较强。 “双稳健”政策:奠定经济走势主基调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调控经济运行的两大重要政策工具之一。从今年开始全新实施的稳健的财政政策,配合以稳健的货币政策,奠定了2005年经济运行的主基调。 实施7年的积极财政政策正式退场,取而代之的是稳健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意味着既不扩张,也不紧缩,在预算收支上“有保有控”,保持基本平衡。国债规模和赤字的“双减”,成为积极财政政策转为“稳健”的显著不同之处。 作为自1997年开始实施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至今已达8年。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指要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把握好金融的调控力度,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在前两年间,随着积极的财政政策的逐渐淡出,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提高利率,再到适当控制银根,进而2005年7月进行汇率政策调整,货币政策在这两年中异常活跃。 根据央行安排,在下一阶段仍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政策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注重预调和微调。 产能过剩:盲目投资的恶果显现 2005年岁末的行业统计数据显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集中释放,这已经成为当前甚至将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面临的一个突出矛盾。 这一问题的显现,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2004年国家采取措施进行宏观调控的先明之举。国务院办公厅、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等相继就资源节约、严控土地供应、深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收紧房地产信贷资金、清理钢铁、电解铝和水泥投资项目等作出具体部署。 当时宏观调控的一个根本出发点就是,防止投资过热,避免行业出现产能过剩,造成信贷不良资产。不过,2005年以来,钢铁等一些行业产能集中释放,供大于求的矛盾已开始突显。 根据统计,钢材价格自今年4月份开始呈下滑之势,部分建筑用钢材价格已接近或低于生产成本,8、9月份利润连续下降。电解铝行业生产成本上升较快、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利润大幅下滑,企业生产经营较为困难。电力、煤炭、铜冶炼等行业也存在无序建设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