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凸现民生信号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9日 11:20 解放日报 | |||||||||
经济增速、投资规模、就业状况,是衡量经济增长的重要先行指标。在我国,似乎对前两者的关注度更大,而就业率的高低更多是被看成一种政绩。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如果失业率居高不下,那么这种经济增长态势也将不可持续。 新增就业岗位完成全年计划70%,其中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非农就业8.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进一步减少;
截至6月末,新增小城镇社会保险参保人数29.2万人,累计参保人数87.9万人;享受廉租住房家庭数,由上年底的1.35万户增加到1.53万户,8万多户居住困难家庭享受了租金减免政策;……这些只是2005年上半年上海一系列民生指标中的一部分。 关注“民生信号”,已不仅仅在于政绩意义,更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发展曲线变化 今年上半年,上海经济发展曲线发生微妙变化:纵向比增速放缓,增幅指标比去年同期下降4.5个百分点;横向比优势减弱,增速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市统计局负责人表示,全市经济已从前两年的“快速增长”转向“稳定增长”。 一般而言,经济增速放缓,将使经济增长带动就业的能力下降。但今年上半年的就业数据恰恰就没有符合这个“一般结论”。截至6月底,本市新增就业岗位近35万个,同比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6.5万人,同比减少1.8万人。 透过数字,发现上海的经济增长结构正在悄悄改变。新增就业岗位中,第三产业的岗位贡献率一路领跑———34.85万个新增岗位总量中,三产占24.5万个;自主创业日趋活跃,截至7月底,今年全市新增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近4500家,吸纳从业人员4.2万人左右。这些数据显示,上海“三二一”的产业定位以及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结构转型,已经初显成效。 就业形势较好,也是内生经济活力增强的表现。这种内生活力,源于非公经济的蓬勃发展。2004年,上海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1009亿元,约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3.5%;民间投资额716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23.2%。不仅如此,最近5年,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平均增长率达39.8%,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公有制经济,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已呈稳定上升趋势。 就业岗位就在这种经济活力的促动下被不断创造。前年,申城私营经济创造的就业岗位数占全市新增岗位总量的19.6%,去年,这一比例跃至23.3%;今年前5个月,私营企业创造了8.6万个岗位,占全市新增岗位数的32%。市劳动保障局就业处负责人分析,私营经济新创造的岗位数,总量上虽然不及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多,但增长量却远远大于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 这些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再次证明:就业机会的扩大与否,不仅仅依赖于经济增长速度,还取决于采用何种经济增长结构。 供给质量提高 结构性失业,通常起因于劳动力的需求方,是由于经济变化引起特定市场和区域中的特定类型劳动力的需求相对低于其供给。 在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向内涵式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劳动力资源的素质至关重要。作为经济发展的一大要素,劳动者素质的高低,成为经济结构成功调整、经济转型顺利实施的关键。就业数量稳步增加、就业质量稳步提升,产业升级就能得到有效支撑,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又会进一步促进就业,使这一循环最终取得双赢。 今年以来,上海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已不再简单地为增长而增长,而是更加关注有助于保持增长可持续的劳动力供给质量的提升。这也正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结果。 数据显示,今年上海的职业培训呈现两个明显变化:一是总量明显增加,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培训11.4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1.7%,其中政府补贴培训7.6万人,占培训总数66.1%,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6.7个百分点;二是层次明显提高,中高层次培训7.2万人,占培训总数的63.1%,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6.9个百分点,高级以上培训1.3万人,占培训总量的11.6%。 劳动力供应质量的提升,通过一系列传导效应,最终体现在就业环节上就是就业效率的提高:上半年万人就业项目鉴定合格率为96.4%,平均录用率92.7%。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还可以从岗位开发领域的变化上看出端倪。现在,上海的岗位开发已不局限于经济领域,而是拓展到了更广泛的社会领域,包括社会管理、社会服务。今年“千人、百人就业项目”的开发,锁定公共服务领域,适当控制对人员技能、学历有较高要求的项目,如为“双困”人员开发的农村保洁员、公共场所秩序维护等岗位,有1万多名困难人员很快走上工作岗位。 就业优先型增长 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表面看来与促进经济增长无直接关系,其实是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 正是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点,所以经过多年努力,一套多层次的社会保障网越织越密。如今,城保、镇保、农保、综保,从市民到农民,从上班族到小时工,从上海本地市民到“新上海人”,乃至家政人员,都能在这里寻求到适合自身情况的社会保障。 市劳动保障局提供的最新数据,反映了上海社会保障体系的普惠性。截至今年6月末,本市城保参保人数近720万人,其中离退休人员近270万;农保参保人数近130万人,其中超过31万人领取了养老金;近88万人参加了镇保,其中超过2万人领取了养老金;近190万名外来从业人员参加了综合保险;超过7万人参加了家政综合保险。 不仅网络密布,保障待遇也在不断提高。从8月1日起,本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统一提高到每人每年2340元;生育女性,还有一套经过精心设计的生育保险———原来在单位报销的医药费和产假工资都由政府买单了;就连最担心生大病、出工伤和养老问题的外地来沪就业人员,上个月也领到了一张综合保险卡,卡中每月增加了20元的医药费补贴,可直接到全市100多家药房买药。 无形的保障,成为有形的“稳压器”,成为上海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基石。为了让“双困”人员安心,“千人、百人项目”对困难群众承诺3个月内实行安置,并全部享受“万人就业项目”政策:每个项目补贴开办费用6万元-8万元,所需培训费全部纳入政府补贴;实行为期2年的一次性岗位补贴,其中失业人员每年补贴4500元,协保人员每年补贴2000元。 在全市经济从“快速增长”转向“稳定增长”的同时,就业结构、就业质量和百姓保障却抒写出不断增长的和谐乐章。这正是经济发展战略从以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的“增长优先型”,逐渐向以就业增长为中心的“就业优先型”转变的信号,而这正是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必然选择。 李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