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证券导刊》2005 > 正文
 

证券导刊:央行房贷新政拷问利率市场化之路(2)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8日 16:07 证券导刊

  房贷利率市场化,借机行“掠夺”之实

  存款利率市场化没有真正有效地推开,贷款利率市场化离普通百姓又太远了,但2005年3月17日的房贷利率市场化,着实给了普通老百姓一记重磅,第一次真正领会到了利率市场
化的威力。

  央行负责人在新政策出台后答记者问时提到,考虑到市场竞争因素,多数银行会执行下限利率,预计实际上调幅度在0.07-0.32个百分点之间。我们目前获知的消息是,作为个人住房放贷量最大的建行实行的是上限,招行、民生也实行上限。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5年期以上按揭商业贷款利率执行的是基准利率,即6.12%,这与去年10月份上调不久的利率相比,一下子猛提了81个基点,每10万元贷款,按揭贷款的月还款额将增加40多元。6.12%与同期公积金贷款利率4.41%相差1.71个百分点,而此前这一利差为1.08个百分点。1.71个百分点的利差意味着什么呢?每10万元贷款,按揭贷款的月还款额将比公积金贷款高出100多元。差别之大,令人难以想象,难怪居户们蠢蠢欲动,开始谋划提前还贷了。

  更加不可理喻的是:针对已购房的原借款人,某些商业银行仅依据“贷款期间如利率变动,按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执行”这一合同条款,擅自执行6.12%的基准利率而非央行设定的下限5.51%。

  这也难怪网民纷纷质疑央行的房贷新政策,新浪房产的调查显示,八成的网民认为这一政策主要是针对普通百姓。然而,商业银行在转嫁房地产风险的同时,通过提高利率,保护了商业银行的利益。

  我们可以认为,央行3月17日推出的个人住房信贷新政策,本是“管住下限,放开上限”的阶段性利率市场化改革举措,但正被某些商业银行用来“搭便车”,借市场化改革之名,行非市场化之实。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利率市场化?

  毋庸置疑,中国经济过热相当程度是由房地产带起来的,媒体、舆论、业界、政府都认为房地产存在泡沫。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央行此次调整房贷政策,依据了哪些机构提供的信息?央行何以判断需要调整房贷利率?

  从诸多信息判断,来自央行上海分行的调查肯定是重要依据之一。据公开披露的信息,央行调整房贷政策之前,有关部门曾到上海进行房地产的调研。调研结果认为,上海的房地产存在泡沫。调研结果显示,上海的商品房投资的比例超过了30%(而上海自己的调查是16%),远超出了国际20%的警戒线,反映炒风炽热。中国社科院的专家在浦东调研时也发现,浦东地区一些商品房的空置率超过50%。由此,金融界人士认为,上海的房地产贷款质量正在下降,不良贷款比例将不断上升。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利率市场化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