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建行张恩照事件暴露银行潜规则(3)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8日 14:46 中国经济周刊 | |||||||||
谁来瓦解“潜规则” 中国银行界的不良资产、腐败、管理漏洞等负面现象由来已久,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张恩照事件的处理速度之快、态度之坚决实属少见。
“对于建行而言,也太突然了,完全是一个突发事件,”建行内部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透露说,“因为问题的消息源直接来自于美国,影响太坏。上层也很被动,不得不尽快有所回应。” 银监会相关人士则对《中国经济周刊》表述了不同看法:“张恩照问题的处理速度和果断,证明了中国政府更为明确的态度,那就是对于银行问题绝不姑息纵容,增加中国银行业透明度,坚定不移推进银行业改革。因此,对于国际市场而言,张恩照事件不仅不会对中国银行业带来负面影响,相反进一步树立了市场对中国银行业的信心。” 他解释说,对于国际市场而言,中国原有银行体制的最大特点或者说最大弊端,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一是行长、董事长,不对银行经营好坏直接负责;二是内部风险控制不到位。“在此前提下,高层出事是避免不了的。如果出了事,政府再捂着盖着,给外界好像太平盛世的印象,反而让人觉得奇怪。所以,透明不仅有益中国金融业的改革,也有利于树立市场信心。” 对于如何防止银行内部人控制、消除潜规则,最根本的途径显然是强化内部监督控制体系,改变一把手、一支笔的现状。 一位有着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双重工作经历的人士对《中国经济周刊》介绍说,他目前也在负责本行的信贷工作,以前也与张恩照有过交往,“张恩照是一个很沉稳的人,没想到会有今天的结局”。 “这几年来,我是看着身边的几位行长走进牢房的,”他说。 他认为,张恩照和其他行长犯事,与其说是败于所谓的银行潜规则,不如说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背景下的官僚体制或官僚作风。即儒家倡导容忍、宽容,但缺少制度和规则理念。 “中国人常常有惊人的容忍错误的毅力,没有追究错误的观念。面对身边不合理的事不说,因为说了就遭排挤!所以中国企业没有真正意义的管理,只有服从。制度不是没有,是没用,不出腐败才怪;” “‘事’早就潜伏着,等到银行上市审核时,问题就盖不住了,我身边有太多这样的人和事。”他说。 产生腐败的潜规则根源于“一把手加一支笔”的管理现状,其改变不仅是银行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了避免新的张恩照式的悲剧重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