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中国经济周刊》2005 > 正文
 

中国经济周刊:建行张恩照事件暴露银行潜规则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8日 14:46 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赵亮 王红茹/北京报道

  对于原建行董事长张恩照的出事,因为缺少官方更为详尽的“说法”,媒体报道可谓五花八门。但出乎意料的是,相对于媒体的热烈追捧,对此事更有发言权的银行界、监管层、甚至学界却更多选择沉默不语。

  本周,《中国经济周刊》先后采访、约见上述三方的十多人,在无数次的“不好说”、“具体原因不清楚”、“目前还不能下定论”等之后,终于有银行界人士爆出冷门:“张恩照败走中国银行界的潜规则。”

  银行潜规则——发放贷款拿回扣、引进设备吃回扣、低价处理不良资产变相化公为私等。

  当记者就“银行潜规则”采访其他银行界、学界相关人士时,他们的表现再次令记者吃惊:“我们银行也正准备上市,这个问题不便发表言论”、“其他问题可以谈,这个问题不便说”,诸如此类。

  中国银监会某相关人士对此回应说:“撇开潜规则不说,可以肯定的是,张恩照的出事有其个人原因,但近年来多名银行高官先后落马,说明旧体制非改不可。”

  银行潜规则浮出水面

  对于张恩照的落马众说纷纭,目前唯一可以肯定的事实是,一家名为G&D的公司在美国当地法院起诉张恩照个人。至于个中原因,在很多人看来,属于生意场上典型的“拿人钱财未替人消灾”、“撬行”等有违暗箱操作游戏规则而引发的私人恩怨。除此之外,有关张恩照事发其贷款拿取回扣、处理不良资产中低价出售给自己人等说法,也在坊间盛传。

  但在普通人看来,身为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的掌门人,张恩照为何自降身份与此类“因100万美金就翻脸”的小公司打交道?至于拿回扣,似乎更像小业务员所为。

  “来自大公司与小公司的钱有何区别?何况与大公司相比,小公司财务灵活,走账更容易,”某商业银行一负责人向《中国经济周刊》透露说,“其实,贷款拿回扣在现在的银行界甚为普遍,这是业内人心知肚明的潜规则。”

  又一个潜规则!

  “但我不会告诉你细节,作为业内人我不想捅这一马蜂窝。但我可以告诉你,张恩照出事,不只是其个人悲剧,而是中国旧银行体制下一批人、甚至是一代人的悲剧,”该人士作出如此评价后拒绝再作任何介绍。

  但来自某民营企业老板的说法,不仅验证了该银行人士的“潜规则”说法,更提供了回扣比例。

  “给你举个例子,最近我们公司需要资金5000万,找了几家银行后,有银行认为我们符合他们的贷款条件,原则上同意提供贷款,”该老板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说,“但就在各种手续基本办妥后,对方一支行行长出面,提出100万的好处费。”

  该笔贷款的回扣比例为2%。那么,发放贷款索要回扣以及2%的比例,是否是银行业通行做法,即是否构成所谓的潜规则?

  《中国经济周刊》向银行界多方了解,对此说法,一些人否认,一些人肯定。基本情况是,对于一些知名企业,如行业龙头企业、优质上市公司等,因其作为大客户是各商业银行争夺的对象,是银行“有求”企业,因此贷款是“免费的”,即除了利息、有时还是低息之外,一般没有回扣说;但对于一些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因为是企业“求”银行,以好处费为名索要回扣的现象,则时常发生。至于回扣比例,一般随贷款金额而定。

  “当然,也有知名的国有企业主动提出给银行回扣,目的是企业中的某些个人也从中分得一部分。反正是公家的钱,不拿白不拿,”某商业银行的一客户经理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1]  [2]  [3]  [下一页]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张恩照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