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中国新闻周刊:中国今年将告别下岗职工概念(2)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1日 11:04 中国新闻周刊

  国企改革仍处于攻坚阶段

  张车伟认为,国企改革的大规模动作已经结束,“下岗职工”是其中的一个遗留问题。但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丁元竹持不同意见。

  在他看来,中国的国企改革是渐进式的,先易后难,而今正处于攻坚阶段。一部分集体企业、几百个大型国有企业,还有垄断性企业的改革正摆在面前,而这些企业要改起来非常难。

  他分析,垄断性企业、大型国企的改制很难。一是这些企业长期形成某种生产方式,技术设备陈旧,与市场不太接轨,客观上不能得到市场资金支持。二是企业办社会负担很重。像西北的某有色金属公司,除了火葬场几乎什么都有。中央早就提出要解除企业负担,把社会职能转交给社会,但是现在的财政体制还没能将其理顺。

  即使是像民航、铁路等垄断性国企,丁也认为,改革是迟早的事。而这些企业需裁减冗员的数量也非常巨大。况且,100多万家事业单位的改革还没有全面进行,为了提高效益,3000多万人的事业单位被裁掉数百万人也是正常的。

  精简冗员是中国正在进行的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稳妥地安排国有企业富余职工的下岗和再就业,关系社会稳定的大局。

  下岗职工的问题是国企改革迟早需要支付的成本,东德的问题是通过西德的财政转移支付来解决,俄罗斯通过货币贬值让全社会承担改革成本。我国目前也在做着积极尝试。

  经济学家吴敬琏曾经提出,可以考虑将企业拍卖的钱拿出一部分支付给这些被裁的员工,以补偿他们过去以低工资实现高积累,为推进国家工业化所做出的贡献。但是也有人指出,很多国企已濒临破产,卖无可卖。

  另一方面,尽管下岗职工的数量在不断下降,但是他们的再就业却越来越难。上世纪90年代中末期,下岗再就业率基本能达到60%~70%,2004年却只有30%多。

  据统计,每年城镇需要就业的人数约为2400万到2800万,但是2003年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900万,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也是新增就业岗位900万,这意味着仍然有1500万人不能就业。新生劳动力都很难找工作,年龄偏大、知识水平偏低的下岗职工困难更大。这也是今年国家增加再就业资金支持的主要原因,这些钱将主要用于下岗职工的“加强就业指导、培训和服务”。

  因此,虽然“下岗职工”被纳入了社会保障体系,但并不能说国企裁减的富余员工问题已完全得到解决。

  “所以,现在就说‘下岗职工’成为历史名词还早了一点”,丁元竹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下岗职工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