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2005年两会与中国经济 > 正文
 

两会特稿:为了数千万农民工的权益清欠(3)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1日 22:05 新华网

  建立长效机制,任重而道远

  2005年春节前夕,春运中的一种新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元旦刚过,就有大批农民工开始返乡,比常年提早20天左右。据专家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就是各地加大
了清欠力度,多数民工按时拿到工钱,可以无牵挂地回家过年。

  正是持之以恒的清欠行动替千千万万农民工讨回了工资,也讨回了公道。但不可否认的是,清欠一年后的今天,并不是每一位农民工都能按时足额拿到属于自己的工资。实际上,2004年不能按期支付农民工工资的现象仍时有发生,一些农民工拿不到工资、讨要工资时被打伤的报道也时常见诸媒体。

  “清欠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场攻坚战,越到后面难度越大。”专家认为,一些地方政府工程项目欠款还款难度很大;部分地方匆匆上马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带来的影响并没完全消除;还有相当一部分属于企业行为,缺乏信用,恶意拖欠。这一切均有可能使拖欠的工程款难以兑现,最后把问题转嫁到农民工身上。此外,劳动用工不规范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农民工处于弱势地位,更使农民工频繁遭遇劳资纠纷时无力维护自身的权益。在建筑法执法检查报告掀起清欠行动一年后,建设部主动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汇报落实执法检查后的整改情况。许多委员在肯定成绩后指出,当前清欠工作不能估计过高。有关部门不仅要解决当前紧迫的问题,还要特别重视建立长效机制。

  农民工进城务工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既为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也有利于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改善农村生活。一百元钱对于城里人来说也许算不上什么,但对于农民工来说有的相当一个月的生活费。维护农民工的权益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是权宜之计。从机制着手,是从根本上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最终的长效办法。天津建立农民工工资卡制度,上海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四川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这些制度探索和做法有效地防止了拖欠的产生。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今年将继续通过行政、法律、市场等多种手段,防止产生新的拖欠;同时通过劳务派遣等方式规范农民工用工制度,明确各方对农民工工资支付的责任,提高工资纠纷调解仲裁的质量和效率,努力从源头去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清欠行动取得的成绩,并没有让始终关注这一问题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有丝毫的松懈,他们思考得更深的是如何运用立法和监督的手段,通过法律措施和制度建设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据了解,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制订劳动合同法列入2005年的立法计划,并将建筑法修改列入立法规划。同时在今年还将就劳动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持之以恒地关注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不只与农民工的切身权益息息相关,也关乎社会的公平正义,关乎和谐社会的建立。相信经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的高度关注,全国各地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农民工最基本的权益将得到更好地维护,浮现在他们脸上的笑容将更加灿烂。(完)

[上一页]  [1]  [2]  [3]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