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评论:谁“惹”了河南人(4)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21日 10:59 中国经济周刊 | |||||||||
★文/时铃 多年前,笔者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时,有一位同学给我的留言是:“你是我惟一不认为是河南人的人”,算是给我的最高评语。如果说给我的同乡听,肯定让他们心
因为,如果说多年前台湾的杂文家柏杨先生自我解剖中国人的民族劣根性,出了一本《丑陋的中国人》;那么,现在,我就成了“丑陋的河南人”了。但前者所幸是自己勇敢地针砭自己,以使国民警醒,而后者则是来自外围的一种歧视和丑化,所幸还没有人敢明目张胆地出一本《丑陋的河南人》。 河南怎么了?河南人惹谁了?这恐怕是前两年对河南提问最多的问题,甚至《河南人惹谁了》、《妖魔化河南》等为河南鸣冤的畅销书都出来了。实际上,河南没怎么了,而且河南也不敢怎么了,你想13个人中就有1个河南人,1个亿的人口大省,如果怎么了,那还得了。河南人也没有惹谁,河南人也不敢惹谁,河南人谁也不敢惹,河南人穷啊,哪有敢惹别人的份,只有被惹的份。 如果非得要说到底惹了谁,恐怕是惹了谁的眼。河南给外界的印象,大体是历史悠久,贫穷落后,农民多,粮食不少。 在这个大印象下,给全世界和全国人民留下的是,嵩山少林寺,少林武术,而且到处办武术班,搞武术表演,言必称少林,否则感觉不正宗,似乎河南人人练武,野,不好惹。给北京人留下的,是捡破烂,似乎河南人只能靠卖废品过日子,脏,不能惹。给武汉人留下的,是爱喝酒,能划拳,似乎河南人都是酒鬼,粗,惹不得。给河北人留下的,是到处开面食小摊,似乎是河南人在养活河北人,而到了上海,则是兰州拉面都变成了河南拉面,好像拉面本来就是河南的,穷,没的惹,况且惹了没准明天没了早点,还是别惹的好。 最要紧的是,河南不知什么时候“得罪”了媒体。改革开放以来,不少中央级媒体关于河南的报道,大多是春种秋收时节的农业信息,或者只要关于粮食等三农问题的报道,基本上是少不了河南的。再做一个不完全的统计就会发现,央视“焦点访谈”等重头热点栏目中的不少批评性的选题是关于河南的。当年张金柱交通肇事一曝光,观众一下子就认为河南公安系统腐败得很,就是现在出了个任长霞,也很难扭转人们的成见;郑百文造假事件在股市上尽管屡见不鲜,但人们就记住了这宗被钉死在媒体上的股市造假,弄得整个河南板块都抬不起头来。河南的媒体形象几乎是“脏、乱、差;穷、土、傻;假、吹、猾”的集中代表。 倒不是说媒体不可以批评河南或者河南人,问题是同样或类似的事情,哪个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怎么就非要纠缠到河南头上了呢?说到底,是河南人“好惹”。 俗话说,财大气粗。河南穷,河南人就没法气粗。气不粗,一不小心惹点事出来,也就只能等着骂。被骂的声音大了,知道的人就多了——又是河南人。被骂的次数多了,知道的人就印象上了——河南人就这样。 实际上,很能包容的河南人却很难被包容,因为媒体传播造成的受众印象,河南处于被包围被围困的境地。这就像我们对于美国社会的了解一样,相当程度上是通过影视形成的,认为美国是一个富裕但不安全的国家,但实际情况并非这么简单,它也有贫富差距,只是没有我们的大,它也并不缺乏基本的安全,只是它允许携带枪支。 对河南的这种误解、歧视甚至是丑化,实际上是丑化从而恶化了河南的软环境,这直接影响了河南的招商引资的效率,也加大了对外市场贸易等经济活动的成本,“中原崛起”的成本无疑将加大,因为仅从媒体层面就无法“抬头”,何谈“崛起”? 因此,迫切的问题不在于“河南人惹谁了”,而在于“谁惹了河南人”,不解决“谁惹了河南人”的问题,就无法最终解决“河南人惹谁了”的问题。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