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广东社科院竞争力报告提出警惕广东经济拉美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4日 10:13 人民网-华南新闻

  本报记者 韩建清

  日前公布的《2004广东省区域综合竞争力评估分析报告》,围绕广东经济后劲与现有发展水平,对广东下一步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这份被称为对广东竞争力进行“体检”的报告认为,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一个地区
的综合竞争力不仅需要保持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更需要强劲的经济增长后劲支撑。

  三大现象值得关注

  从2003年开始,广东经济增长因内需不足、外源型企业投资不足及全省净出口增长受阻等原因,原来自主型经济增长正在转变为主要由政府力量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后劲不足已露端倪,经济发展中下列现象值得关注:

  在全省外源型经济组成中,外商投资企业比重近年来迅速上升,2003年与港澳台企业平分秋色,产值各占约7500亿元,传统由港澳台企业,特别是香港投资企业对全省经济发挥主导影响的格局已经被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的多元化格局替代。

  广东区域经济布局表现出独特的“二层结构”特点,即以本土的内源型经济为基础,上面覆盖着一层外源型经济,由于这两种经济在资金、技术与市场上的割裂,很难相互交融与渗透。在内源型经济发展普遍落后时,哪里吸引外源型企业多,哪里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就高。全省外源型经济主要集中在以香港为物流中心的珠三角地区,该地区外源型经济2003年占全省90%以上,其它地区由于距离较远,接受外源型经济覆盖的机会很少,如果当地内源型经济水平不高,经济发展自然就落后。广东“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外源型经济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极其有限,由此造成珠三角与周边地区特有的经济断层现象。

  由于现有落后的户籍管理制度,广东大量的外来人口没有在相应的统计数据中获得真实反映,从而导致全省一些重要的经济指标存在失真的可能,导致对全省,特别对珠三角地区工业化进程与水平的高估。

  四招化解对外过度依赖症

  该报告认为,广东增强综合竞争力的主要问题是增长后劲不足,其中对外源型经济过度依赖是问题的关键。

  报告建议: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强化外源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加快广东外源型经济升级换代的步伐,进一步增强广东外源型经济的整体优势与国际竞争力;通过开放国内市场引导广东外源型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市场竞争,改变目前全省外源型企业重心在外的基本格局,最终将“无根企业”培育成为“扎根企业”,实现外源型企业内源化;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克服内源型经济发展中的“市场失效”,推动各级领导真抓实干内源型经济,进一步加快广东内源型经济发展的步伐;塑造与改进岭南经商文化,学习浙江经济发展经验,在提高广东占有国内与国际市场的能力上狠下功夫,为全省经济,特别是内源型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两个相关问题引起高度关注

  广东省社科院的报告,提出了两个让广东人警觉的现象——

  报告提出,要警惕对“外源型经济崇拜”与“内源型经济歧视”,要注意广东经济的“拉美化”倾向。拉美化的本质是以牺牲本国经济与资源控制权来实现阶段性的快速发展,与拉美化不同的是,广东外源型经济在政府主导下直接进入了出口导向阶段,几乎没有进口替代阶段的技术溢出效应,推进本地工业化进程的力量更弱。从GDP角度看,近年来广东经济增长较快,总量较大,但是从GNP来看,在2003年广东生产总值中有2300亿元的财富属于非本地居民,这部分近几年一直占着全省GDP的20%左右。

  福建省1997年在全国排名第4,但2003年已经落到第8名,综合竞争力提升乏力,照此趋势发展可能不久就会跌出前10名。该报告认为,福建省经济增长与广东有一定的相似性,外源型经济比重较大且经济腹地有限,福建的历程需要引起广东的高度警觉。

  《华南新闻》(2005年01月04日 第三版)

  
  相关新闻
    《中国企业家》:中国企业领袖“拉美化之忧” 

  “未来10年20年,中国企业还是本土经济的主角吗?”在2003年的年底,有一种深沉的担忧,笼罩着2002年底还兴高采烈的中国企业界。这些担忧,在《中国企业家》杂志在举办2003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前后一个月的时间里,像冲击波一般一次一次一再强烈冲击着我们...[全文]
    产业篇之中国流通业

  不论是“禁令”还是“扶持”,中外零售业攻防战的关键较量将集中于2004年,2004年年底外资将全面解禁。成立逾九个月的商务部,一边操生杀大权,一边承受着重压...[全文]
    产业篇中国汽车 

  关于中国汽车工业是走“巴西道路”(完全开放模式)还是“韩国道路”(自主发展模式)的争论已历时经年,据说政策制订者、研究者们得出的结论是中国要走第三条道路,即在开放与合作中提高产业竞争力、提升产业的增值链...[全文]
    产业篇之银行业

  对于未来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态势,信中利投资公司董事长汪潮涌有一个悲观的判断,那就是外资银行与国内民营资本在“金融增值服务”上联手,导致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空心化”,最终“自生自灭”...[全文]
    城市篇

  这两年多来,很多人都在评论苏州与东莞的不同之处,所谓长三角与珠三角的比较,但是没有多少人关注苏州与东莞的相同之处,以及这种趋同化的不利之处。两年半前,笔者就在《南方周末》发表了一篇文章:《苏州越来越像东莞?》,指出苏州的经济发展模式已十分明显地与东莞趋同...[全文]
    意见篇

  主导中国经济的应该是中国企业。这些年来我为此到处呼吁奔走。我们每年讨论经济工作的时候都会说GDP增长。我想问一下,如果我们光盲目地追求总量,不追求质量,我们中国经济是否健康?不健康的经济能够持续吗...[全文]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拉美化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经济适用房该怎么买
精彩家装图片选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