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意见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1月14日 12:05 《中国企业家》

  谁将主导未来的中国经济?商界人士的忧思与建言

  张宏伟

  主导中国经济的应该是中国企业

  两年前在一个论坛上,我发言的主题是:主导中国经济的应该是中国企业。这些年来我为此到处呼吁奔走。我们每年讨论经济工作的时候都会说GDP增长。我想问一下,如果我们光盲目地追求总量,不追求质量,我们中国经济是否健康?不健康的经济能够持续吗?

  在世界银行的年报上大家可以看到,全球每个国家GDP份额与该国拥有跨国公司的数量和规模是成正比的。那么中国到现在还没有培养出全球知名的跨国公司意味着什么?为什么我们还要沾沾自喜地说要成为世界工业的加工大国?我们到底是一个加工大国还是一个加工车间的大国?这是两个概念。如果说是一个真正加工大国,首先要记住两个要素,自己的品牌和自己的核心技术。如果没有自己的品牌和核心技术,我们不就是加工车间嘛。如果我们都变成了国外的加工车间,特别是跨国企业的加工车间,我们中华民族的经济是一个什么样的经济?是不是一个殖民经济?我们国家提出2020年我们实现小康,那么谁帮助我们实现小康?是我们自己的民族企业来实现小康还是外国企业为了实现他自己的目标来让我们小康,然后再来主导我们呢?

  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报告上有一条:要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做强做大。多么不容易!争取了25年,终于在党的报告上落下这句话。我们展望未来确实欢欣鼓舞,但是我们要问一下,我们的民营企业真正进入了核心命脉产业了吗?在优先外资的情况下,民营企业的进入门槛有多么高?民营企业有心无力。据我了解,明年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要进行股份制重组,得到的信息是考虑先引进外资。我们为什么先引进外资呢?为什么就不能先让民营资本进入呢?如果一个民营企业现在没有能力进入,民营资本是否可以联合起来进入?这里就涉及到我们的政策和土壤问题。

  是不是把外国企业请进来中国企业国际化就能完成呢?现在各个地方政府把招商引资,把引进世界五百强作为一个指标来落实,重外轻内。我有不同的意见。如果我们让所有的领地被外国公司占领了,中国的企业哪里还有机会和时间来赢得发展呢?如果这一点不认识到的话,我觉得我们将来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

  我们中国的大型跨国公司怎么样产生?需要什么?我认为就是环境、环境、还是环境!

  魏新

  当某项技术更新换代时,政府要有所作为

  看一下世界制造中心的第一次转移,从欧美转移到南美,这次转移对欧美国家的经济没有任何负面影响而且还带了好处,这也是当时巴西、阿根廷后来居上一个很重大的原因。但是制造中心从南美转移到中国的这一次就不一样了,这次转移导致南美国家经济急剧衰退,他们非常难受,转移走了他们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我的忧虑就在于,如果20年之后非洲的政治比较安定,非洲国家也开始明白和平和经济是他们最重要任务,他们也开放也给外资政策,而那时我们劳动力成本会上来,那么我们的优势就没有了。我们不要重蹈南美国家的覆辙。

  比较一下韩国政府的做法。我认为韩国现在有现代、三星,是和他们政府的产业政策分不开的。我认为韩国在搞市场经济的同时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对市场有干预,这种干预从国家利益上来考虑,是必要的。

  专利的获得手段有两种,一种是自己研发,一种是通过资本获得。我认为过去中国的一种做法被证明是失败的,就是拿市场换技术,市场是拿出去了,但没换回技术。现在中国满大街跑的汽车都是外国的牌子。

  IT业也是这样,从彩电开始,到电冰箱、空调、VCD机、DVD机、PC机、服务器、笔记本电脑、激光打印机、手机、无线电通信机站,中国企业都不具备核心技术,没有核心技术,拼到最后就是看谁的资金最雄厚、渠道做得好。就算你活下来,也是靠量、销售额,靠很薄的利润活着。用PC的例子来看,当中国国产电脑有一百万台的时候,联想和方正两家都有30%的毛利,20%的纯利,这是一个利润丰厚的行业。但是微软、英特尔肯定对100万台不满意,它希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来做大这个产业,它帮着后来者削低进入门槛,进来的人一多,大家就打“价格战”,而跨国公司没有损失。再看手机,到目前为止,手机产业被外国厂商卖芯片赚走了一百多亿美金,而去年手机做得最好的TCL才挣7个亿人民币的纯利。电信业里,GSM的基站市场整个是4000多亿人民币,民间的算法是只有2.4%是由中国企业提供的,信产部的人说官方的数据是6%——这两个数字没有量级的差别,实际上四千多亿都被外国的企业拿走了。我认为这影响到国家利益。为什么美国政府还要反倾销,我们反而这么大方?

  我的观点是政府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某种技术更新换代的时候,中国是可能有机会的。3G就是更新换代的一个机会,在这种机会上,政府应该痛下决心,产业政策应该有所调整,只要在政策上不违背WTO协议,就应该尽量保护本土产业。另外,我们的运营商不能只从企业的利益考虑问题,有责任和政府的产业政策相配合。整个系统的配合才能做起一个产业。

  宁高宁

  隐藏在GDP后面的GNP

  我们搞改革开放,吸引外资不是错误的,但是你就会看到二十年以后,中国人全给外国人打工了。这里面有个很大问题——我在中央党校学习发言时就说——自从1995年,联合国把GNP改成GDP以后,就把全世界的第三世界国家全“骗”了,算GNP的话,美欧会高出非常多,因为它有全球利益。我国三资企业生产总值现在已经占了GDP的30%、40%以上,而且升得非常厉害。你去广东的一些城市,比如东莞,你会看到这个城市非常畸形,它现在的GDP是全中国县级市里最高的,一个小县城里有十五个五星级酒店,有二百多万人打工。但是这个城市没有它健康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全是打工仔,不买房子、不安家不生孩子、拿到钱就寄回湖南四川了,整个城市乱七八糟,只有工厂和酒店很好。

  我想现在说起这个问题不会有人接受。第一有人说你是民族主义,太狭隘。第二我们现在的评价体系是GDP,哪个地方GDP一上去官员就升官。我认为现在最重要的是不要再争论什么国有、民有、集体有了,最重要是争“中国有”还是“外国人有”的问题。当然中国要有这个阶段,要放开,不放开没饭吃,那么有了饭吃之后中国人就要开始想想更多的问题。实际上汽车行业,中国企业已“没有了”。如果政府完全不管的话,可能二三十年后,什么行业都是外资主导。有人说,竞争规则是公平的呀。我说规则越公平越可怕,因为运动员体质不一样。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中国现在不可能走回头路,只有看国家能不能用新的体制做新的企业,支持新的企业,最起码支持在中国市场有地位的企业。

  比如说造车,有什么难的事?韩国人满街都是开的自己的车,开得也很好。不管大家说当时韩国政府、企业和银行是作了一个什么合谋,里面有多腐败,但是最后的结果是把这个产业做起来了。这里面肯定有腐败、高负债的问题,但是不这么做也就没有三星、现代这些公司。如果当时韩国政府是采取完全放手的态度,是做不起来的。

  这个民族最终能不能拥有一些东西,而不是总是等人家来建工厂?现在我觉得民族产业还谈不上被支持,和外资比起来,甚至是被压抑。同样的价格,地方政府不会把企业卖给中国企业,却会卖给世界五百强。

  张文中

  对约束外资零售企业的四点建议

  坦率地讲,在2002年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加入WTO一年时,我们参加央视《对话》节目,大家当时都很乐观,就我一个人表示了担忧,我认为情况很严峻,大家不以为然,但是在今年的年会上,还没有等到我讲,大家都在纷纷讲“过度开放”这件事。

  我5年前就认为流通业的开放要认真研究,我是提出这个想法的始作俑者。但当时大家都不太重视这个行业,只知道金融、通讯、农业很重要,认为流通业无所谓,所以全部把它放掉了,其实这是错了。全球500强里,流通业企业占了50多家,美国50强里流通业企业占了十家,占了20%。流通业可以决定国家的经济命脉,决定国家的工业生产,决定企业品牌的产生。中国今年的进出口总额已达到了八千亿美元,国民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到了60%,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外贸总额里60%是来料加工,这说明外国企业直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国内流通这一块,在零售企业十五强里,2002年,外资企业已占了七强。所以中国流通业已经到了非常危急的地步,外贸是外国人控制,内贸也是外国人控制。流通业被控制之后决不是老百姓去哪个店买东西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影响到制造业,进而影响国家经济安全。这几年中央对流通业的认识有所提升,但是我们目前还没有切实采取措施来保护流通业。现在由于外资进入过多,国内不少零售企业已处在垮台边缘,我觉得这和过度开放,外资享有超国民待遇有关系。

  我充分肯定“外商投资商业企业管理暂行办法”的提出,比没有强多了,但是力度还是不够,还是个马后炮。事实上,我们并没有严格按照中国对WTO的承诺来规范外资。我认为,现在第一要对违规企业严厉查处,不规范的就要严厉纠正,不能手软,不能拖下去——现在有的外资企业存在着一种想法,拖到2004年年底就好了。第二,严格审批,鉴于外资已经过度进入,要停止审批,一定不能再开新店,第三要对于外资进入流通业可能对中国国民经济、工业生产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深度研究和预警分析。第四要分析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零售业形成的反向倾销问题。

  开放是不可逆的,只有我们自己做强才有希望,我觉得十六届三中全会后不要再过多地说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我们更多地应考虑中国民族企业的建立。

  尹家绪

  单纯的“拿来主义”对中国汽车业不负责任

  实际上我看到中国汽车业现在正在走“拉美道路”也挺担忧。现在国家对建立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品牌的鼓励还是不够。包括排在我们前面的、受国家重点支持的大厂家,他们都不积极推进这件事。大家只是搞“拿来主义”,这么下去,中国汽车企业短时间的辉煌是没问题的,这两年一定赚钱,但从长期来说这是对中国汽车业不负责任的态度。当然,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可以凭着他的理想去做,但是如果机制上不解决问题,在体制上就让企业管理者只关心这两年的辉煌、以后的事不关他的事,他也不会去做品牌。

  张维迎

  印度经济为什么有可能超过中国?

  最近我看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两位教授写的文章,这篇文章说:印度会超过中国吗?可能在座的好多人不会考虑这样的问题,因为在我们心目中印度仍然是比较落后的国家,印度经济增长也比我们要低得多,我们为什么要担心印度能够超过中国呢?但是我想他们提供的一些证据非常值得大家深思。简单的一条:中国过去的发展主要是依靠的是外部资本,而印度人靠的是本土企业家的崛起。

  有两位教授写了一本书,研究中国的外资进入。中国外资进入有这样几个特征,一是中国对外资的注入高度依赖。在1979年至2000年的时候,引进外资是3462亿美元,而其中的93%都是从1992年到2000年投资的2826亿美元,以前我们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外资引进国,去年我们已经超过了美国。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如果我们剔除了非国有这一部分,1993年到1994年,外资投资占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比例是30%。第二个特征,外资的投资比例上升、外资跟中国的合作项目急剧下降。第三,外资企业在中国经济当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出口。中国制造业出口的51.2%是外资企业控制着。同样的数字,台湾在20世纪80年代高增长的时候,外资控制出口量是26%,印尼在1995年的时候是29%。还有,外资企业是遍布大部分行业、大部分地区,这个其他国家和外资引入也不一样。其他国家外资引入都集中在少数行业、少数地区,而中国是大量的行业和地区都存在外资。与其他国家外资相比,中国的单个外资企业规模都比较小,都是进入竞争性很强的行业。

  外资为什么流向中国?美国教授说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中国的政策对国内私人企业的发展实行严格的限制。当然限制私人企业的发展目的不是为了引进外资,而是为了防止私人企业的崛起和传统国有部门进行竞争。但是客观上,这时候就给其他竞争者留下了非常大的空间。所以一方面欢呼外资在中国巨大投资的同时,中国所有的民营企业家应该有一丝悲哀:捆住了私人企业的手脚才使得外资大规模进入。未来中国市场的情况将是怎样?我个人不是非常乐观。我们发现真正主导中国经济崛起的不是中国的企业,参加奥运会时,最有力量、最有希望获奖牌的人我们把他们的手脚捆绑起来,不让他们去,而拼命把大量资源、大量场地都给了缺胳膊、少腿的那些人,希望他们给我们拿冠军,所以我想这是非常悲哀的一件事。我希望大家能进一步关注:怎么样才能创造一个对中国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发展最有利的一个环境来?我想特别需要制度方面大量的支持,包括融资制度,包括大量废除现有的一些管制。

  彭剑锋

  国家战略到了转型阶段

  我经常和各地政府打交道,我看到地方政府往往是出于出政绩的驱动、出于GDP增长的驱动,而不是基于国家发展战略和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来引进外资,实际上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缺乏国家战略、产业战略,从来没有想过应该在哪个领域里开放、在哪个领域里要培育本土企业,一味为引进而引进,大量给予外资优惠性政策,人为地导致了不公平竞争。

  世界上哪个国家对于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领域不设防?比如流通领域,它就像国家的血脉一样,但是现在让沃尔玛、家乐福长驱直入,给它们最好的地段、最优惠的条件,把血脉都交给别人了,你将来有安全,才怪呢!过早地开放了流通企业,对将来国民经济的安全、本土流通企业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而且外资流通企业的过早、全面介入,压抑了我们的制造厂商,我们的制造商本来就赚的是加工费,现在更无利润可言,它不可能加大研发、人力资源的投入,所以现在的中国制造企业都处在“活命”阶段,受到来自两个方面的挤压,一是外资制造商的挤压,二是流通厂商对制造商的反向压抑,疲于奔命,只能打“价格战”。我认为“价格战”不是企业的问题,有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国家发展战略的失误。

  过去20年,中国可以说运用体制的变革和外资的引进来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用外资来拉动经济的高速增长,利用外资来打破中国计划经济体制、驱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这是这些目标现在应该都已基本完成了。下一个阶段中国的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使得社会能够协调均衡稳定地发展,我认为这个战略的实现不能靠外资驱动,因为客观上跨国公司不会为投资国承担太多的社会责任,一切以利益为导向,选最好的地方来做,该撤的时候就撤走了,不会为社会的不均衡发展承担责任。中国未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中国国家竞争力的提升,一定是靠本土企业的成长。

  拉美国家最大的问题是经济发展不均衡、贫富差距悬殊、腐败,导致老百姓抗议、政治体制受到冲击,国家宏观调控失控。这就是因为它缺少战略地引进外资。虽然它全面开放后确实也导致了短时期的繁荣,但是社会最终走向混乱。中国现在客观上也隐含着这种危机。所以我认为国家战略到了一个转型阶段,以前是“不管黑猫白猫能抓着老鼠就是好猫”、“摸着石头过河”,我认为下一阶段不能再“不管黑猫白猫”,要对过度的实用主义进行调整。

  我认为新一届政府宏观发展战略是有思路、有理念的,但是我们整个官僚机构的行为是滞后的。我们既不能成为拉美国家的“放任式政府”,也不能成为欧洲国家的“保姆式政府”,最重要的就是政府管理机制和模式的变革和创新。中国企业竞争能力的提升不完全取决于企业本身,而是取决于政府的管理能力。

  王巍

  重新审视和外资的“合谋”

  从历史背景来说,我觉得企业家的要求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候,企业家要求是产权制度的改革,从而解决企业家的安身立命问题。那时国家经济安全是政治问题,不是经济问题。一旦安身立命之后,企业家又要求更大的发展空间,第二个阶段开始要求解决管制的问题。这些老板要求国家政策对他放宽,允许他进入某个行业,允许他在这个行业中受到更好的待遇,这个时候,国家的经济安全,变成经济问题。我认为,接下来第三阶段,企业家要解决的是在全球经济中竞争力问题,要求建立在全球产业中的标准制定权。

  这是一个进步的过程。今天企业家呼吁的问题并非10年前不存在,但是那时都是政府的事,企业不关心、也关心不上,而今天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企业家群体有这样的意识了,可以和政府讨论国家经济安全了。

  关于国家经济安全这个问题,我提了3年了。因为我们站在并购的浪潮上,特别敏感。我看这几年,外资进入中国,都是从高端将标准控制住,我们不仅没有还手之力、招架之功,甚至都不知道、想都不想。举个例子,欧盟搞了一个关于化工产品安全白皮书,搞了几年了,我们都没有重视,重要的信息在通过政府的传递中间都被过滤掉了,到2003年年底,中国的几百种农药已经不能出口了。我认为,国家经济安全不仅是政治概念,它是影响到所有中国企业生存与发展空间的概念,我们每个企业,包括国有、民营企业,都有关心中国经济安全的责任、都应该参与这个事情。如果国家在这个问题上不允许民间智慧介入的话,那么我们就会失去对未来的警戒和敏感性,以至于失去未来的机会。

  说到这里,要说到一点,政府似乎有一个先天的感觉:中国企业是不成熟的,目光相对短浅、看不到全局和整体。但事实上,中国经济已经在全球一枝独秀10年了,全世界都尊重中国经济,然而我们却说导致中国经济增长的主成分却是不成熟的一批人,逻辑上是说不通的。如果还持有这样的看法的话,我认为不是民营企业不成熟,是中国政府的不成熟,因为政府没有感受到市场的潮流。

  中国目前的大型国企正在和外国资本形成广泛联盟,认为外资可以救他,各地政府也以吸收外资为第一使命,这是一个相当普遍的心态。这里面都很多种原因。我只指出一点,中国政府的某些部门、某些地方政府,正在和外资“合谋”,瓜分长期政府垄断而形成的特殊利益,而这些利益应当是属于社会公众的。这使得民营企业的成长空间极为狭小!在各个行业中,你都能看到政府某些部门、国有企业、和外资联合一块儿形成巨大的网状,像章鱼一样,封住了大量重要的跑道。民营企业只能蹒跚起伏,很不容易。我觉得很可怕。

  中国过去20年是以开放推动改革,这是合理的,和外资是“良性的合谋”,应该说我们这一代企业家都是外资的“小学生”,没有外资哪有今天呢?我本身就是全球主义者。但是问题是到今天,中国一大批民营企业家已经成长起来了,这个时候,我们应当重新考虑“合谋关系”。政府做什么,不做什么,出手重或者轻,将影响到整个经济格局和经济发展未来动力。

  项兵

  不同类的企业,不同的政策支持

  中国企业现在面临的情况,我称之为上有“天花板”(核心技术掌握在外国人手里),下有“地板”(比如沃尔玛等零售巨头大举进入中国),现在出口还遇到反倾销,我认为这三个夹板将中国企业未来5至10年的战略发展空间挤掉了。中国企业该怎么办?中国企业的“镇山之宝”在哪里?我把中国企业分作三大类,第一类提供非主流产品或者服务,做打火机、小五金的温州、泉州企业是最典型的例子,但是它们遭遇的反倾销的阻力越来越大。所以这个问题要提到国策上,是不是要靠启动内需来解决?

  第二类企业,是做跨国收购的TCL、德隆。它们的思路是收购国外那些经营有问题但是有核心技术或者品牌不错的企业,从理论上来说这思路是很有竞争力的,可以使中国企业在若干领域一步爬上世界高峰。但是在外汇管制、换股增发方面,都需要国家政策的配合。

  第三类企业,以华为为代表,华为做的路由器、交换机都是老外志在必得的产品,它只能在国内走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在国外打亚非拉市场。因此它面对的挑战是最大的,第一,它目前没有能力收购思科、诺基亚、爱立信,TCL能做的它做不到。第二,这个队伍是一拨“泥腿子”刚穿上军装,就被拉到对方的国土上和久经沙场的正规军打仗。所以对于第三类企业,国家要用完全不同的政策去支持它。

  我认为,国内的订单一定要向我们的民族企业倾斜,同样的条件要照顾中国企业。因为盖棺定论的是,出不了世界级的中国民族企业,中国经济的真正强大和复兴是不可能的。世界上绝大部分大的工业化国家是在只改革不开放的条件下取得工业化的,日本、美国都是这样的。当然我们所处的历史环境不同,中国只改革不开放是不可能的,但是“保护”是个必要条件。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毕竟不是香港新加坡,必须在若干行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必须有自己的镇山之宝。所谓制造立国,美国能有今天,是其制造业的伟大,尽管第三产业很重要,但是它没有制造业,一切无从谈起。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都市生活掌中搜
激情为你燃烧 就等你哦!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结识新网友,短信免费发,就来了了吧!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捕 订阅新浪新闻随时掌握最新动态
  报名优惠:注册会计 英语口语 在职硕士、职称英语 少儿英语

【 新浪IVR语音业务开通 拨打125908586 听笑话/恐怖故事 1258685 结交帅哥/美女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在耳边呢喃诉爱意
跳一场激情双人舞
非常笑话
最最最酷辣的笑话
每天都来爽一爽!
图片
铃声
·《手机》-来电
·梅艳芳 床前明月光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新网站,想要人知道?
商家急寻合资合作!
发传真,你已经落伍了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京)
秋意浓浓美妙重重!(京)
心的冬季旅游(豫)
牛皮癣鱼鳞病重大突破
谁说糖尿病无法治愈!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