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浙江湖州官员政绩考核之变背后的城市走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2日 08:59 人民网-华东新闻

  

浙江湖州官员政绩考核之变背后的城市走向

湖州政绩考核改革的走向令人关注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本报记者 吴焰

  为什么就是湖州?

  许多人至今仍然不解:全国都对GDP论英雄进行反思,为什么政绩考核改革会在湖州先行推开?

  按照当时的湖州市委书记杨仁争在不同场合的表白,主要是因为:现行政绩考核存有种种弊端,“GDP成了‘一俊遮百丑’的硬指标”。

  直接促使湖州下定决心摒弃GDP指标的,是2003年的非典事件。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的薄弱在非典中暴露出来,杨仁争当年接受媒体访问时坦言:农民医疗生活水平的落后不能说和GDP考核有关系,但决策者应该把眼光放到社会的全面协调上来,特别是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这固然可以解释湖州先行的背景。但是,严格地说,这样的现象与想法不独湖州有。

  为什么由杨仁争来开这个头呢?

  杨身边的一些人这样认为:其实一点儿也不奇怪。这与杨的思路、个性和湖州人性格有关。

  去年,有关湖州的报道有两篇让人印象深刻。一篇即是全国媒体对湖州考核之变的争相报道,另一篇,是关于杨仁争与长三角城市“对表”的现场特写。这篇《浙江日报》的短文,描写了一幅典型场景:杨仁争刚从基层调研回来,一进办公室就问,“‘表’出来没有?”工作人员马上把最新的《长三角城市主要经济指标》统计表递给了他。

  在长三角16个城市的地方统计局网站上,有关16个城市的各项排名、数据指标的统计,湖州无疑是做得最全、最及时的。表上所列项目,分别为GDP、工业用电量、协议外资、实到外资、财政总收入等12项指标的当月累计数和累计同比增幅。

  两个事件中的杨仁争,看上去是个自相矛盾体。既淡化GDP,又忙着去比湖州的指标排名。到底哪一张面孔更真实呢?

  当地的一位时政记者,因为工作关系,与市委领导接触较多。在他看来,这种现象并不矛盾。

  “其实杨仁争是一个很重视经济的人”,他的这个说法得到很多湖州官员的认同。一位干部回忆说,杨仁争上任伊始,就提出“政府抓税收,企业抓效益”;湖州考核指标体系中,考利润不考产值,考规模以上工业,也被视作是“懂行的做法”。

  杨仁争带有一口浓重的台州口音,许多湖州官员听了3年还是觉得不太好懂。杨也不善言辞,不过,跟他接触过的人评价说,杨书记比较“亲民”。

  这就引出了湖州率先改革的另一种重要解释:杨仁争提出通过淡化GDP、增加生态保护、社会和谐发展等指标,实际上也是顺应了湖州的“市情民意”———湖州人性格平和,讲求生活质量,一位老湖州举例说,拿婚宴摆酒席来说,别的地方都只有一次,而湖州的风俗是要摆两次的。

  当“亲民”的杨仁争遇到性格平和、讲求生活质量、居住环境的湖州人,再加上全国对GDP崇拜开始反思,于是,一获悉中央有意对干部政绩考核作出新的评价体系时,杨仁争立即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这场考核之变,也便从最意想不到的湖州,率先拉开了序幕。

  追赶与追求

  如果把考评体系的指标设计看作是对官员政绩观的导向,那么,这场指标体系调整的背后,或许也包含着湖州市委、市政府对城市的定位与设计。

  去年,在湖州高调提出“淡化GDP”时,外界有种舆论,认为湖州是因为“拼不过就放弃”。当时湖州人很不服气,还屡屡反驳。

  一年过去,许多观点趋于平和、理性。正如一位研究学者所说:就算是拼不过就放弃,也不失为一种智慧的选择。

  湖州目前的地位的确很尴尬。历史上的湖州相当风光,但是转瞬之间,太湖周边地区,苏南迅速崛起,这几年,嘉兴也奋起直追,摆脱了传统农业社会,迅速嬗变为工业文明。湖州因此黯然失色。

  自1997年至今,在长三角16城市每年的横向比较中,湖州的人均经济指标排名靠前,但经济总量及GDP增幅均相对靠后。2003年,湖州市的GDP达488.97亿元,增幅为14.8%。在包括上海、苏杭、宁波在内的长三角16个重点城市中,总量名列倒数第二,仅仅高于舟山。增幅则列第10位。

  这样的排名很令湖州人尴尬。更令他们压力重重的,是连“倒数第二”之位恐怕都要难保———连岛工程的建设,长三角港口经济、船运中心的推进,可以预计,舟山作为港口城市的地位及功能将会面临一个重大发展机遇。湖州会不会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垫底?

  可以想见,湖州的确有些着急。但是,几年下来,湖州在经济发展上还是难以找到可以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与长三角大大小小的其他城市相比,湖州显然不再具备多少个性化的优势,反而是在基础设施的同质化下,湖州无论是产业能级、投资环境,还是人力储备、旅游资源,呈现出了劣势。

  在这种尴尬中,湖州叫响了一个口号:“从苕溪时代走向太湖时代”,希望进一步融入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经济圈中。

  在长三角所有城市中,湖州是“接轨上海”各项活动中最积极的成员之一。今年11月中旬,湖州又成立了“服务上海世博会工作办公室”,这在长三角城市群中还是首家。

  显然,湖州希望与上海、与世博会的接轨,能成为湖州的一个重要机遇。

  但机遇面前,能拼过周边城市吗?在湖州政府官员中,有一种说法:“积极创造机遇,但不要一厢情愿。”

  也正是在这样的心态中,对湖州的功能定位、城市追求,有了一些虽显模糊但较新的思考。

  湖州市委一位学者型官员坦言,湖州能成为第二个苏州固然好,但是,一个健康、持续发展的长三角,也许并不需要16个城市都是苏州,而恰恰需要另一个富有个性的美丽湖州。比如,它小桥流水,它安居乐业,它和谐自然。

  这位官员认为,杨仁争力倡的干部考核之变,某种程度上,既是“拼不过”经济总量与速度后的被动选择,也是湖州对“个性城市”的主动追求。

  但是他同时也担心:没有一定的GDP增长速度,这种“和谐”会不会依然只是“一厢情愿”。湖州恐怕还会被急速发展的长三角城市群“边缘化”。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几乎在湖州的每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中,有关湖州的发展之路,都是热议关键。每一次“大讨论”后似乎找到了方向,但之后几年,又是茫然。

  新的目标会诞生新的评价体系?

  杨仁争作出了自己的探索,比杨仁争年轻、上任即表示要接好杨仁争“接力棒”的徐福宁,会把湖州彻底带出尴尬处境吗?

  徐福宁履新前是宁波市委副书记。宁波这几年的发展相当引人注目。在一些全国性网站论坛上,常见宁波人把家乡的街景拍了照片上传,无比自豪地夸耀。从宁波走来的徐福宁,会否把一些宁波经验带进湖州呢?

  上任伊始,徐福宁即马不停蹄地对辖内各区域及相关部门进行调研。节奏相当快。显然,徐希望能尽快熟悉这个他早年插过几年队的地方,并且尽快“融入湖州”,成为“257万湖州人中的一分子”。

  徐在调研过程中的一些公开见诸媒体的讲话,虽然听上去很谨慎,很多人还是从中嗅出了一些味道:新书记看来相当重视先进制造业,指出它是“缩小与先进地区差距的重要途径”,要求“放到经济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

  另一些参加了徐书记座谈时讲话的人感慨:书记对湖州发展的紧迫感、危机感相当强烈,一再提醒明年压力会更大。

  但是,一个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城市,究竟靠什么去实现“先进制造业基地”?

  12月13日,徐福宁在市经委《工业经济情况及明年工作思路汇报》批示道:“我市的工业经济要把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湖州的生态条件、区位优势、潜在的人才资源(上海、杭州等),完全有可能在高新技术产业的领域里明确自身的定位,实现与周边城市的错位发展。这件事要认真谋划,要有一定的力度,要一抓到底。”

  湖州究竟会走向何方?也许,2005年的湖州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中,人们还会继续有新发现。

  《华东新闻》 (2004年12月22日 第六版)

  相关新闻:

  不以GDP论英雄 浙江如何以新指挥棒考核官员

  政府官员考核只负有限责任 不必背下所有指标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政绩考核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杨振宁与女硕士订婚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家居家装实用图片集
窥视房地产业偷税黑洞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