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实行绩效审计 财政资金要“用在刀刃上”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30日 08:43 人民网-华南新闻 | |||||||||
本报记者 甘霖 通讯员 黄学荣 宋令芳 2003年底,深圳市政府在媒体上公开披露了深圳市审计局对海上田园、特区污水处理厂、市经济合作发展基金和深圳市福利彩票公益金4个项目的绩效审计报告,4个项目造成的“窟窿”高达二三十亿元。一时间舆论哗然,一方面对深圳市政府这种自揭其短的勇气表示嘉许,一方面又对一些政府官员拍脑袋上项目,滥花纳税人的钱痛心疾首。
据了解,深圳市审计局从2002年的市人大会议上一份人大议案中受到启发,当时有人大代表反映深圳市卫生系统在大型医疗设备采购方面存在铺张浪费和效率低下的问题,市审计局决定就此项目开效益审计之先河。审计结果表明人大代表的议案具有真实性和针对性。深圳市审计局从此开始将部分审计力量投入到绩效审计中。 其实,在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投资项目的绩效审计占全部审计工作的比重高达七八成。而中国传统的审计一般指财务审计,俗称“查帐”,主要针对财务收支的真实性与合法性,而在真实合法基础上的政府公共投资能否产生相应的效益则被忽略了。这在客观上造成了一些官员热衷于乱铺摊子,乱上项目,“要钱大张口,花钱大撒手”,只问投入,不问产出,花大钱,办小事。有些工程项目竣工之日就是亏损开始之时。一些项目的出笼被人讥讽为“拍了四步曲”:拍脑袋———有了;拍胸脯———行了;拍大腿———糟了;拍屁股———溜了。一些领导在认识上也有误区,认为只要自己不贪污受贿,不违法乱纪,投资失误,那是正当交“学费”。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黄丽满指出,政府投资资金都是纳税人的钱,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必须精打细算,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省委常委、深圳市市长李鸿忠表示,要强化审计工作对政府投资的监督职能,促进公共投资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 深圳市审计局局长陈志刚说,深圳坚持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并重,并逐渐加大对绩效审计的比重,争取3年内达成对开。深圳今年绩效审计项目增加到8项,具体包括:科技三项费用、深圳大学城、市客货运场站、大沙河整治工程、城管办下属13家市政公园建设和管养情况、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东湖医院建设项目等。绩效审计还将逐步推进到区一级。今年内,福田区将对区图书馆、区妇幼保健院基建投资项目、区科技三项经费使用情况;罗湖区将对区物业经营管理局、区体育局;盐田区将对海月居房地产项目;龙岗区对“同富裕工程”和“扶贫奔康工程”等分别进行绩效审计。所有绩效审计项目的结果都对社会公告,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广东省审计厅厅长曾寿喜表示,深圳的绩效审计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是广东审计工作的“亮点”所在,下一步将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深圳绩效审计工作的做法和经验。有关专家指出,只有将绩效审计的结果与官员的政绩挂钩,用制度来规范考察领导干部的政绩,才能让他们觉得财政资金捏在手上沉甸甸,才会用起来慎之又慎,力促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