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成经济圈博弈的赢家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27日 12:04 《财经时报》 | |||||||||
本报记者 路克 叶加 在争取进入国家“十一五”重点区域发展规划的成员中,“环渤海经济圈”能超越比较成熟的珠三角、战胜西部地区的经济龙头成渝都市带而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共同被选择为仅有的两个区域经济试点,证明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在这方面的努力没有白费。
尽管还有一些人对“环渤海经济圈”这一概念持怀疑态度,而且国家发改委此前也的确构想过将上述四个经济圈作为国家下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发展区域,但政府的意向现在可能已经定格了。 有报道称,发改委国民经济规划司的考虑是,目前国家对区域协作的调控尚无有效经验,因此须等试点产生成熟的经验后再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这使京津冀成了一场多方博弈的最大赢家。 政府的这种选择实际上出乎许多人的意料。长期研究区域经济的专家、同济大学教授诸大建说,环渤海经济圈目前有点名不副实,因为它充其量是一个地理区域,缺乏充分的经济联动,所以还不能说是一个经济区。 即使是在处于环渤海经济圈中心的北京市,也有人认为京津冀的合作不会一帆风顺。北京决策咨询中心主任钮德明说,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协调发展相比,京津冀的合作至少面临着8个障碍:行政体制制约因素明显,但又缺乏体制创新的开拓精神;未形成区域核心,京津两个直辖市的城市功能不协调,但又缺乏相互协调的主动性;区域内城市能级落差太大,未形成结构合理的城市体系;产业结构雷同性大于互补性,产业集群度低;国有经济比重大,民营经济薄弱,企业冲击行政分割的主力军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计划经济惯性很强,官本位思想较浓,市场机制发育不充分;区域内高层领导之间尚未建立常效会晤机制和协调机制;自我感觉良好,对过去的发展思路缺乏深层次反思,对潜在的矛盾估计不足,对今后的发展缺乏更广阔的战略视野。 不过钮对该地区的发展前景还是充满了信心,认为它将来会成为中国“经济结构最先进、最能体现经济社会发展潮流”的现代化地区。其理由是:该区域在人才、信息、政策资源等领域具有其他任何地区都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而且发展现代经济必不可少的要素资源齐全,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的基础较好,具有内连东北、华北、西北,外接东北亚的区位优势,可以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受益。 环渤海经济圈纳入“十一五”计划,被另外一些学者认为是顺理成章的。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杨开忠说,包括京津冀在内的环渤海地区的率先发展不仅关系到当地的富足,更有利于使中国摆脱日、韩的影响,“有非常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 狭义上的环渤海经济圈指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经济带,同时也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等地区。为促进这个经济圈的发展,京津冀三地在过去的一个月多里频频接触,不仅京津两市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相约联手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在软件产业、水资源、环保产业、公共卫生、农业、电动车与清洁能源等领域全面合作,共同制定发展规划,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与天津北方技术交易市场结成了业务联盟,三省市还达成了年底前召开省市长联席会议的共识。 有关京津冀经济圈的提法已有近10年了,但最细致的探讨应该算上月中旬召开的京津冀都市圈发展研讨会。在那次会议上,北京市官方首次提出了“3+2”首都经济圈以及以“一轴、两核、三区”为框架的京津冀都市圈发展战略构想。 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王海平说,所谓“3+2”,就是在京津冀合作的基础上加入内蒙古和山东的部分地区,以发挥两地在肉菜蛋奶劳动力供应方面的优势,实现技术、信息、人才、资源和市场在更大空间范围内的流动与配置。 另外,“一轴”即以京津塘高速公路为轴心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带,在此建成将各市利益凝聚在一起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两核”即以京津两市作为首都经济圈双核心,将北京的首都优势与天津的港口优势、北京的知识经济优势与天津的外向型经济结合起来,促进京津冀都市圈合理地域分工体系的形成;“三区”即京津唐(山)产业区、京津保(定)产业区、京张(家口)承(德)生态涵养区。其中,京津唐产业区将发展成能源、原材料供应基地和资源密集型制造业基地,京津保产业区将形成现代制造业的零部件配套加工基地,京张承生态涵养区将发展成为旅游休闲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洁净能源供应基地。 实际上,在选定“十一五”区域经济试点消息披露之前召开的有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山东省、内蒙古区政府高官参加的环渤海经济圈合作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郭培章就已经暗示了环渤海经济圈的优势地位。他当时不仅称赞环渤海地区是中国北方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对外贸易的重要基地之一,在全国经济的整体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还建议该地区“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尽快明确区域合作的重点领域、重点工作和重点步骤。 结果,两市五省区在那个论坛上基本达成了5点共识: ——建立高效务实、多赢的环渤海区域合作、协调新机制。 ——提出各省区市在区域内的职能定位、重点发展产业、区域合作重点领域、重点工作与重点步骤。 ——清除市场障碍。 ——实现资源共享和一体化的现代化大交通网络。 ——共同开发与合理利用资源。 那个论坛是在上个月由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和博鳌亚洲论坛秘书处共同主办的,因此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建议,在距北京约50公里的河北省廊坊地区设立一个日常工作班子,负责与国家发改委、博鳌亚洲论坛以及区域内各省区市的指定人员联系,共同开展区域国际经济合作事宜。 对于龙永图的建议,河北省省长季允石当场就表态道:“非常支持这一想法,愿意提供一切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