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银行家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2月11日 11:14 经济观察报 | ||
开启的金融领域大门激发了实业资本家的欲望,进入金融领域已经不单单是一种投资,民营资本家已经开始为自己未来金融家的道路进行铺垫。对于中国金融改革而言,除了资本的民营化,还应该要求管理经营的民营化 -本报记者 孙斌 郭宏超 北京报道 当民营资本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成分,民营资本的实力不断充实,民营企业家们手中握有大量资金的时候,实业已经不能激起这些资本家的欲望。面对已经开启的金融领域大门,民营资本的介入已是大势所趋。 在此情况下,进入金融领域已经不单单是一种投资,民营资本家已经开始为自己未来金融家的道路进行铺垫。对于中国金融改革而言,除了资本的民营化,还应该要求管理经营的民营化。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员秦池江、社科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钟伟、浙江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史晋川教授和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丁肇中教授对此发表了各自的看法。资本逐利 经济观察报: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的内在驱动力是什么? 丁肇中:从纵向的发展来讲,民营资本在实业领域自从挖到第一桶金之后,现在利润已经趋于平均化,竞争极为激烈,在实业领域发财的机会越来越难。而金融业在我们国家还没有放开,所以属于稀缺资源。它们看中了金融业领域存在的机会,资本逐利的本性推动了这次进入金融业的高潮。 钟伟:民营企业进入金融业,它的目的是不一样的。比如温州的一些民营企业,它要介入金融。因为有些企业已经发展得足够大了,比如正泰集团,它们要进入金融业把企业发展得更大,这是它们的处境。它们进入金融业,对产业多元化可能好一点。另外一点,如果有了民营银行,也有利于民营经济开拓自己的融资渠道。 尤其以德隆为主,它们进入金融业,是要做所谓的产业整合。做产业整合的路子当中,德隆有一个可以比较的对象,即美国通用电气。做产业整合时,德隆通常会选择行业中排名第一、第二的企业,然后,对整个行业进行评估,如果这个行业是有盈利空间和盈利前景的,德隆会对这些企业进行系列整合。整合这些行业的领头企业,进而整合整个行业。金融业是金矿吗? 经济观察报:民生银行就是先例,许多早期进入的企业都发了财,这是不是意味着现在进入也可以发财?是否存在不确定性? 秦池江:银行业其实是微利企业,资产盈利率也就有2%。国内现在的银行管理成本高、效率低,因为我们一直存在这样一种误区,以为银行越大越好,认为大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比小银行要强。但是,现在回过头算算账,我们有40000亿的不良贷款,这些年来银行的收入和损失根本就不成比例。但是现在大多数都在赚钱,因为有许多问题贷款都没有计账。 钟伟:举一个例子,接手深发展。深发展问题非常多,它有非常大的呆坏账的包袱。这种包袱,一方面可能是深圳市政府愿意注资注销一些;另一方面,入主深发展之后,通过一种市场的融资,再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对于外资入主某一家银行,最大的问题,其实是以背包袱来换取市场准入。所以就这一块来讲,外资肯定是以背包袱的形式进入。而民营企业想,我为什么要给你背包袱?不如我新设立一家民营银行。在这种情况下,两相权衡,肯定是让外资先进入。 另外,还有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就是利率市场化对民营中小银行的冲击比对国有银行大得多。利率市场化,以及从各国利率市场化的经验来看,中小银行的破产都特别厉害。所以,我还是觉得民间企业进入金融,不是天上掉下来香饽饽,你去跟进的时候一定要看到风险。 经济观察报:此次金融领域的开放,特别是银行的开放,是在加入WTO和国内金融改革的背景下开始的,那么我们以前是否有过这样的尝试?出现了何种问题?结果怎样? 秦池江:1985年我国也曾进行过信用社改革,全国有上万家民营信用社,但是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国务院一声令下,全国所有信用社全部收归国有。第一次改革并不成功。当时问题的根源就在于,这些私人机构将金融机构当成了一个大金库。这样的情况不仅国内存大,国外也是如此,如俄罗斯、印尼等。 史晋川:主要原因是没有按照市场化的原则去做,政府的想法是用扩大规模的方法去化解在国有体制下形成的一些风险,改革以后还是政府控股,实际就是“二国有”,在扩大规模的同时,风险却积聚了起来。在改革以前,信用社有好有坏,也许在发展过程中坏的会慢慢淘汰,好的会发展起来;而改革以后好的和坏的信用社捆绑在一起,好的也变成坏的了。 丁肇中:当然,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的各种动机都有,有些可能是要好好做的,但也不能排除一些投机的成分,如给自己的企业提供融资,成为圈钱工具。 钟伟:国有股份制银行也如此。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华夏银行,其前身是首钢投资,它拉了一批国有企业,成立了华夏银行。华夏银行对它的这些大股东,以及股东的关联企业进行大量贷款。 民营银行也一样。所以温州企业要进入民营银行,要实现产业多元化,可以,但一定要防范风险。对银行的主要股东,董事会成员,这些企业的所有者或其亲属,或者关系人的投资,应该有一定的警示机制。因此,如果民营企业为了发展壮大自己而进入民营银行,可以,但决不能把民营银行变成自己的圈钱工具。资本不是关键问题 经济观察报:面对银行业的逐渐开放,民营资本又有“前科”,而引进民营资本又是大势所趋。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不管是新设立金融机构或是重组现有的金融机构,民营资本在进入金融领域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金融业的开放,不仅是在所有制上的开放,引进民营资本,是否也应该引入“民营”管理(市场化)手段?这是否是开放的本质? 秦池江:到底国有好还是民营好,这不是本质问题,问题在于设立银行的目的是什么。搞银行和搞企业不一样,工商企业是用自己的钱同别人做买卖,而银行是拿别人的钱给别人用。建立银行的目的是什么?是对社会、对企业提供一种什么样的服务?什么性质的银行好,不是为民营银行而民营银行,应该是为中小企业的发展而设立,是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促进经济的进步,为经济提供发展和服务。 举一个例子,潮州信用社,20亿的资本金,全部是市政府投资,这家信用社就是为中小企业贷款进行服务,90%以上是为民营中小企业进行融资,办得很好,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不能认定为民营资本或是外资经济成分的介入就可以给银行带来本质的变化。目前我们的民营银行如民生银行开始也设想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帮助,可现实状况就是回到了与国有银行一样的状况上。这种情况不仅民营进入无法改变,外资也不可能给国内的中小企业进行服务。 所以核心问题只有两个,一是要明确银行业的特性,银行家们要有一颗社会责任心;二是要有管理风险的能力。 钟伟:民营银行的发展,并不能特定地为某家企业的发展提供便利,它只能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或者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便利。比如说温州的一些中小企业,它们原来向国有银行贷款比较困难,现在有了民营银行,民营银行一般都是中小银行,它对中小银行的贷款就有一定的优势。 中小银行同国有大中型银行对比起来或者说民营银行为什么会对民营企业贷款有优势呢?首先,中小银行更能了解中小企业融资的迫切性,国有大中银行则了解不清;第二点,中小银行同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比较少。特别是当地某些银行,它可能对地方企业哪些是赚钱的、哪些是赔钱的特别清楚。而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是银行经营时面临的一个极大问题;第三个,国有大中银行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进行贷款时,它有一个审贷和必要的规范程序。中小企业非常零星,小额的贷款就非常麻烦,成本很大。中小银行利率方面比较低,另一方面,也不需要那么复杂的程序。 所以说民营企业进入金融业,进入民营银行,对中小企业本身提供了一种融资渠道。 史晋川:近几年有好多江浙一带的民营企业家来找我咨询,发起民营银行,甚至还有东北的。我一打听他们对银行的认识就是能够给他们的企业融资,我马上就拒绝了。中国建立民营银行的关键不是资金也不是政府的政策,而是缺少能办银行的人,中国现在还缺少真正的银行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