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4月7日专电(记者张未民张建平)南京“爱立信事件”风波未息,又传出浙江“庆丰印染”“喜新厌旧”的新闻,一时间外资银行终于“下手”了的议论沸沸扬扬。
此间专家指出,外资银行并非不期而至,中资银行也没到“最危险的时候”。我们应该保持冷静的心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苦练内功,积极应对。
“爱立信事件”的原委
3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召开新闻通气会。有关负责人在谈到目前信贷货币市场形势时,提及上海外资银行的触角已伸向江苏,大量优质客户正在转移,省内银行贷款因此骤减。他列举了南京爱立信通信有限公司离开交通银行等中资银行,向外资银行申请贷款的例子。随后当地媒体对此作了报道,进而形成所谓的“爱立信事件”。据称,其中涉及贷款金额高达19.9亿元。
“爱立信事件”的焦点集中在是否办理“无追索权应收账款转让业务”上。据交通银行介绍,南京爱立信公司曾与中资银行进行回购性应收账款债权转让业务。此种业务是爱立信公司以应收账款作为债权抵押向银行贷款,如果应收账款到期没有收回来,爱立信公司必须将此债权回购,损失由爱立信公司承担。为了转移风险,爱立信公司向中资银行申请办理无追索权应收账款转让业务,就是由银行买断其应收账款,全部承担买方的信用风险。如果通俗地解释,就好比银行用3000万元买断其他企业应该支付爱立信的5000万元货款的债权。假设还款期为若干年,到期银行收回2000万元,则赔掉1000万元;收回4000万元,则赚取1000万元。而最后的赔赚都已与爱立信无关,它只是提前得到变现。
由于国内保险公司无法对银行买断的应收账款提供债权保险(国际惯例应由保险公司与银行共同分担此项业务的权利和风险),因而中资银行无法满足爱立信的要求。于是,爱立信公司就转投承诺提供买断性服务的外资银行。
外资银行避实就虚舍贫取富
避开传统业务,不打“阵地战”——“爱立信事件”回答了加入世贸组织之初,中资银行的猜测:对手的突破口会选在在哪里?
外资银行的“作战”心理很明显:在中国,至少四大商业银行的规模都比较大,员工少则20多万人,多则60多万人;网点少则六七千个,多则两三万个,而且都具有全国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化的支付清算系统。因此,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后,并不容易在这种运作规模上同中国的银行体系竞争;即使他们有雄厚的资本,也未必会到各个城市去布点。他们要选择更有利的支点和滩头位置,更多考虑的是资本的使用效益。此次“爱立信事件”表明,外资银行从一个目前许多中资银行由于种种原因还不能开展或者不愿开展的业务顺利切进,几乎如入无人之境。此举客观上的确给中国银行业出了个不大不小的难题,因为业务创新始终是我们的“软肋”。
据统计,截至2001年末,外资银行在我国有代表处214家、营业机构190家;有31家获准从事人民币业务的试点,人民币资产已达450亿元,其中贷款390多亿元。按照我国对外资银行开放的时间表,不难估计,以上数字在5年后还会有更大的突破。
汇丰和花旗银行的高门槛客户政策显露出,外资银行已把服务目标锁定在高端客户上。南京爱立信公司多年来的产销率均为100%,浙江的“庆丰印染”也是绩优企业。这些客户信誉良好,还贷能力强。他们的流失,对于中资银行来说,是釜底抽薪,必然造成不良贷款比率提高,进而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
中资银行修炼内功力图自强
面对外资银行近乎咄咄逼人的攻势,中资银行守土有责。应该说,在过去的一年里,中资银行一刻也没有放松应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其中最可喜的成绩是,到2001年底,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首次出现双下降。余额比年初下降907亿元,比例比年初下降3.81个百分点。在加入世贸组织第一年,轻装上阵,意义重大。此外,自1月10日起,在北京等5个城市推出了统一的带有“银联”标识的银行卡,并将在今年实现全国100个城市的跨行通用。未雨绸缪,对以整体实力,抵御外资银行在零售业务方面的竞争,做好了准备。同时,各商业银行在体制改革、内部管理以及业务拓展上,都进行了积极的努力。
尽管如此,我国的银行业仍然存在隐忧,未可乐观。中国民生银行公司业务部总经理冯剑松说,这次“爱立信事件”至少提醒我们,目前中资银行的经营观念还很落后。一些中资银行仍然是手里有什么业务就机械地提供什么业务,不能按照客户的需求去积极地开发新项目。缺乏强硬的竞争产品,甚至有的老产品几十年一贯制,不想方设法创新应变。因此,当务之急是及早建立健全创新机制,同时,作为金融监管机构既要兼顾防范金融风险,又要有力地支持金融创新,以提高商业银行整体竞争实力。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宗良说,面对外资银行步步进逼的态势,我们首先应该充分认清形势,迅速找到自身不足,了解对方的招数和竞争优势。同时,也不必惊慌失措,要保持坚定信心。不管“攻击”来自哪个角度,对于我国的商业银行来说,最重要的都是练好内功。这是以不变应万变的不二法门。练好内功在当前最根本的就是要进一步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商业银行经营体制,探索现代商业银行科学管理方法,不断掌握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努力提高银行综合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同时,在全社会建立起有效的信用体系,增强机构和个人的守信度,按照国际通行原则加大我国信息披露的透明度。通过外在的压力和内在的动力相结合,逐步建立起适应国际规则、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金融企业。
竞争同时也有合作
在外资银行的“狼”终于来了的呼声此起彼伏之时,一些业内人士指出,中资银行不仅要学会“与狼争霸”,还要学会“与狼共舞”。
随着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时间表的展开,外资银行逐渐进入中国并开拓业务,已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事物都有正反两面,中外银行的关系也是如此。双方既要竞争,又要合作,而且合作的前景广阔。对外资银行来说,由于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对其全面开放要有一个过程,所以,在短期内,外资银行的业务很难具备规模效应。而中国的银行业经过20年的改革与发展,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金融服务网络,积聚了一大批熟悉中国国情、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特别是具有天然的与本国客户的亲和力。因此,外资银行进入中国,要把业务做大,就有必要借助中资银行的优势,加强与中资银行的合作。对于中资银行而言,可以通过合作,迅速地从国外同业那里借鉴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方式、经营理念及风险防范措施,有利于自身经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重要的是中外银行都应当思考如何趋利避害,加强合作,互惠互利,谋求共同发展。
中外资银行合作的方式和内容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资本合作就是一种有效、长远的合作。通过产权方面的合作,可以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真正实现“双赢”。外资银行通过参股中资银行,可以迅速实现本土化,借助中资银行的资源优势、网络优势以及与客户的渊源关系,迅速扩大业务和产品范围。对中资银行而言,在合资参股基础上进行合作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资本规模或业务规模的扩大,更重要的是建立了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建立了明晰的法人治理结构,能够直接感受外资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实现完善经营管理机制的最终目标。
目前,中国银行、招商银行以及浦东发展银行均已在一定范围内与外资银行展开合作。事实也许将证明,着眼于共存共进的合作,会比以打败对方为目的的“争霸”,更能促进银行业的繁荣。(完)
新闻背景:我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
新华网北京4月7日电(记者张未民)我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1979年,我国拉开了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序幕,允许外资银行在华设立代表处。1981年,允许外资银行在深圳等5个经济特区设立营业性机构,从事外汇金融业务,并逐步扩大到沿海开放城市和所有中心城市。1996年12月和1998年8月,先后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银行在上海浦东和深圳经济特区试点办理人民币业务,1999年7月将上海、深圳外资银行试点办理人民币业务的范围扩大到所在地的临近省(区)。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华外资金融机构的数量和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01年末,外资银行在我国有代表处214家、营业机构190家,其中,外国银行分行158家,外资银行总资产452亿美元,外汇贷款总额约140亿美元;已批准31家外资银行从事人民币业务的试点,人民币资产已达450亿元,其中贷款390多亿元。虽然外资银行总资产仅占我国银行业总资产的2%左右,外汇贷款为国内全部外汇贷款的15%左右,但外资银行在促进我国银行业改革与发展、支持我国经济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我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根据世贸组织有关协议,我国将逐步取消对外资银行的限制。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时,取消了外资银行办理外汇业务的地域和客户限制,外资银行可以对中资企业和中国居民开办外汇业务。逐步取消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加入时,开放深圳、上海、大连、天津;加入后1年内,开放广州、青岛、南京、武汉;加入后2年内,开放济南、福州、成都、重庆;加入后3年内,开放昆明、珠海、北京、厦门;加入后4年内,开放汕头、宁波、沈阳、西安;加入后5年内,取消所有地域限制。逐步取消人民币业务客户对象限制。加入后2年内,允许外资银行对中国企业办理人民币业务;加入后5年内,允许外资银行对所有中国客户提供服务。允许外资银行设立同城营业网点,审批条件与中资银行相同。加入后5年内,取消所有现存的对外资银行所有权、经营和设立形式,包括对分支机构和许可证发放进行限制的非审慎性措施。允许设立外资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享受中资同类金融机构的同等待遇;外资银行可在加入后5年内向中国居民个人提供汽车信贷业务。允许外资金融租赁公司与中国公司在相同的时间提供金融租赁服务。(完)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