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伟洪/摄
中国将于12月11日正式成为WTO成员。而根据中国“入世”有关承诺,外资银行可以对中资企业和中国居民开办外汇业务。这意味着中外资银行很快将在更广阔的战场零距离争夺外汇业务。中资银行在劣势领域与外资银行交手,境况不容乐观。
鲸吞外汇业务
尽管外资银行进入中国20多年来一直被“划地为牢”,仅能为“三资”企业及外籍人士提供外汇服务,但是外资银行的极强的竞争力已令中资银行“牢骚满腹”。
据央行统计,截止今年9月底,外资银行在华共有营业机构近190家,其中分行158家,下设支行6家,大部分集中在上海、深圳、北京、广州和天津等核心城市。尽管外资银行在华总资产仅占国内金融业总资产的2%,但外资银行的“鲸吞业绩”却令中资银行“胆寒”不已:在华外资银行的外汇贷款余额已占中国境内外汇贷款总额的20%!在上海和深圳等沿海开放城市,外资银行外汇贷款的市场份额竟占一半左右!与此同时,中资银行的外汇业务大型客户不断流失,外汇贷款需求日益萎缩!
对于外资银行在外汇业务领域的鲸吞行为,一家国有独资银行国际业务部门的一位人士颇为感慨。此人士称,目前符合进入中国条件的外资银行拥有雄厚的资本实力和成熟的国际网络及丰富的金融衍生工具,中资银行在外汇业务领域处于劣势,不少跟随中资银行10多年的老客户都纷纷转向外资银行,且一去不回头。
成本优势明显
记者采访获悉,中资金融业的高级人才已流入外资银行,这种现象在核心城市上海和北京和深圳尤甚。较好的海外培训计划和晋升机会将诱惑着困于中资银行的人才。
一家外资银行广州分行有关负责人称,外资银行不仅仅凭借自身魅力吸引中资银行的人才,更将凭借其背后全球化金融集团的母公司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如投资银行、保险和基金管理等,而在华外资机构很大程度担当市场营销员的角色。与此同时,外资银行产品创新能力很强。目前中资银行刚刚起步的金融产品或者还无法提供的金融产品,外资银行已经拥有成熟的产品或者极有可能“变通引入”境外产品。此人士还强调称,外资银行的优势产品主要是国际结算和外汇贷款,这是因为外资银行境外拥有庞大的网络及筹资能力较强而成本较低。成本低廉将令外资银行的定价和营销手段更为灵活。
这位人士称,在华外资银行短期内仍存在着分支机构稀缺的问题,但外资银行的重点目标主要是外汇业务发达的大中城市和优质客户,并有选择性地发展零售业务。可能首先重点发展国际信用卡业务和居民外汇交易业务,因为外资银行对外汇交易的资讯和分析能力将较中资银行更具竞争力。多样化的远程交易手段将弥补外资银行的网点不足的缺陷。而相关的中间业务将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中国银行迎战
在华外资银行在外汇业务领域被松绑,将对所有的中资银行构成生存压力。由外汇专业银行转变而来的中国银行更感形势严峻。
随着外汇业务管制的放开,其它中资银行纷纷蚕食外汇业务。目前,中国银行外汇业务仍占国内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的半壁江山。面对外资银行对外汇市场的鲸吞,中资银行开始主动迎战。中国银行行长刘明康称,将用3至5年时间,将中国银行建设成为按照良好公司治理机制运作、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有独特比较竞争优势的国际性大银行。再经过5年至10年的建设和以资本为纽带的重组并购,使中国银行跻身于国际一流大银行之列。中国银行境内五大信息中心组建工作已全面启动,海外纽约、伦敦和香港三大信息中心也开始筹备。中国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将从此跃升至一个与国际接轨的水平,为留住和吸引跨国客户准备了硬件。
中行广东省分行有关负责人透露,该行正针对外资银行在外汇业务方面的产品优势,加大国际贷记卡的推广力度和改善居民外汇交易的环境,并加快了外汇产品创新。该行目前已有些与国际接轨的新产品正待央行批准。
该行还针对外资银行高效先进的服务,聘请花旗银行对其进行诊断,并借鉴花旗银行、美洲和美联等先进流程,积极改革重整业务流程。本报记者谢艳霞
外资银行在中国在华机构:190家(其中分行158家,支行6家)
外资银行在中国在华总资产(占国内金融业总资产比例):2%
外资银行在中国外汇贷款业务(占中国境内外汇贷款业务比例):20%
外资银行在中国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截止今年9月底)
在生存压力下,中国银行业将超常规全面提速。有关人士声称,相信在外币业务领域,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不会首战告输。
不管是外汇业务还是人民币业务,中资银行面临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大。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